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中國近幾十年來的快速經濟發展造就了新富男性階層的誕生。這個階級強大的購買能力,直接影響了奢侈品牌。然而,很少有研究揭秘這個群體關于奢侈品消費的品味與習慣。
在精日傳媒Jing Daily與咨詢公司凱絡集團二月份發布的聯名報告中,我們首先研究了這個群體人口統計,以便了解他們是誰,他們如何與以前的世代有所不同,以及他們對于奢侈品購買的訴求。
在報告中,我們將中國新富男性階層定義為年齡25到40歲之間,月家庭收入在一萬六千至三萬四千元人民幣(約5139美元)之間的群體。預計到2020年時,這個階級人數將要達到中國總男性人口的51%。相比之前的一代,中國新富男性階層受教育程度更高,也更為西化。他們消費奢侈品的傾向也通過他們與奢侈品品牌和零售商日常接觸,不斷精進。一些傳統的奢侈品消費意識,例如地位和權力,已經被經驗和自我表達所取代。
為了更好地擴展對于這一群體的認識,精日傳媒Jing Daily與身在中美兩國的八位中國新富男性交流了他們的奢侈品消費習慣。我們觀察到了三個對于奢侈品牌及零售商有著直接影響的趨勢:
1.中國新富男性通過電商資訊尋找購物想法
傳統觀點認為,男性消費者的消費決策過程相比女性消費者會更為直接、務實。當他們需要購買一件產品時,男性喜歡迅速解決問題,而不會過度研究與對比不同的選項。然而,我們的采訪為中國新富男性群體繪制了一幅不一樣的畫面。
兩名分別27歲和29歲的受訪人告訴我們,他們經常在空閑時間上網尋找購物想法。他們主要的靈感來源是電商網站,尤其是阿里巴巴和Net-A-Porter男士。
其中一位受訪人強調了淘寶網與天貓商城在他日常時尚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表示,他訂閱并時常閱讀阿里巴巴推送的社論內容。社論內容,如上圖所示,向消費者提出穿著建議,并且會附上相關產品的鏈接。這樣的內容不但向消費者提供了信息,也促進了消費者的立即購買。
“阿里巴巴的時尚類文章我很愛看,主要是兩個方面。有時候我想買東西但是不知道買什么,看他們的文章可以一給我靈感找到當季的產品。” 27歲,在上海從事金融工作的Chris說:“有時候我比如說很想要買一件夾克衫。那我就看他們的文章會有各大品牌的夾克衫總價推薦,還有價格比較。省掉我的時間了。 ”
然而,Chris他意識到買到假冒產品的風險,因此并不會直接購買在淘寶網或者天貓商城上看到的奢侈品。他傾向于在品牌的官方網站上直接下單。
我們也詢問了他是否關注任何時尚博主或者意見領袖。這些人提供的高質量消費資訊,通常可以激發購物靈感。他說沒有,因為他認為關注時尚博主是一種女性行為。
“淘寶和天貓就像我的時尚搜索引擎和我購物開始的地方。”
新富男性在網絡零售商上尋找購物想法的習慣反映了中國電商文化的先進發展。阿里巴巴與波士頓咨詢公司六月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將線上購物視為一種體驗。中國消費者重視線上購物中探索與發現的感受,這種感受通過他們日常與朋友、名人、網紅的接觸進一步增強。然而,根據我們的采訪所揭示的電商資訊內容的重要性,奢侈品牌應該擴張它們的策略,進一步豐富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2. 中國新富男性階層對微信上的奢侈品廣告已經免疫:
如今,奢侈品牌正在迅速擴張它們的微信策略,并將其視為它們與消費者產生深度連結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八個受訪者中,有七個人說他們沒有訂閱微信上的任何奢侈品牌公眾號,也沒有興趣了解品牌的宣傳活動。
對他們來說,奢侈品牌在微信上的帖子只是廣告而已,不值得花時間閱讀。他們希望看到的是有內涵、有價值的內容。
奢侈品牌在微信上的內容策略早已受到矚目。數字智能公司L2早期的一篇報告顯示,微信作為一個內容生產平臺的角色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因為讀者對于奢侈品牌帖子的閱讀興趣缺乏而減弱。微信已經轉變成了一個多功能渠道,奢侈品牌可以將其作為中央樞紐來管理顧客關系,商業貿易,線上線下,以及更多。
3.新富男性對于奢侈品牌買手服務的需求:
對于中國新富男性消費者而言,線上購物的繁榮沒有削弱線下的市場。三位受訪人表示,在高端百貨店常見的私人買手服務,對于他們的奢侈品體驗有著至關重大的影響。
26歲的Marc在紐約經營自己的生意。他告訴我們,他喜歡百貨商店的私人買手,因為他們幫助他了解店鋪,向他提供新品信息。隨著他與私人買手的關系加深,他也會受邀參加品牌的一些特殊活動,這樣的體驗讓他感覺到被重視。
受訪人Patrick也同意Marc的觀點,并表示私人買手與他之間建立的關系對于他形成自己的時尚品味與風格至關重要。私人買手為他服務的時間越長,越能熟悉他的需求。
“我喜歡被服務的感覺。”
對于私人奢侈品買手的需求再一次說明了奢侈品牌長久以來代表的專屬感并沒有在數字時代變得無足輕重。類似微信的數字平臺可以讓私人奢侈品買手在客戶離店之后,延續這種專屬的服務。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精日傳媒”(ID:Jing_Daily_China),原標題:《中國新富男性階層3個獨有的購物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