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旅游經濟時代,核心是目的地能夠提供哪些更全套的產品。未來整個鏈條中以景區門票為入口的產品會增加更多的旅游項目,例如演藝類、文化類、餐飲住宿類的產品。
12月19日,同程旅游在全球旅游目的地峰會暨合作伙伴年度大會上,宣布正式推出新文旅戰略,同時聯合各方發起成立了“新文旅聯盟”,吹響了其進軍文旅產業的號角。
同程旅游創始人、同程國旅(集團)總裁吳劍表示,在目的地消費不斷升級的趨勢下,同程旅游推出新文旅戰略,意在通過整合內外部資源,聚焦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去創造更多文化和衍生產品,“目的是希望有能力去給更多旅游目的地賦能”。
眼看著拼流量、打價格戰的時代早已逝去,OTA(在線旅游企業)紛紛把目光轉投向文旅產業這塊大蛋糕上。事實上,從上游核心資源的爭奪、線下門店的布局,到旅游IP的開發運作、景區的智能化賦能,今年以來,各家都在文旅板塊上一路狂奔。
隨著OTA的戰火從線上延伸至線下,在激烈的文旅行業競爭中,不難看出,背后的考驗還是回歸到全產業鏈條的綜合運營能力。
目的地的2.0時代
當天下午,同程旅游聯合新華網發布了《2018新消費時代的目的地營銷趨勢預測》分析報告,報告認為,參照學者對日本消費社會的劃分模型,中國的消費社會已經進入“第四消費社會”,并且這一趨勢正在推動旅游消費的升級。
具體而言,旅游消費升級不僅包含了市場規模的升級,旅游者的消費方式也在發生根本性改變,消費內容品質化、多樣化,消費方式移動化、社交化都在對整個旅游產業產生著深刻影響。
同程旅游最新一次的在線問卷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旅游者單次出游人均預算水平為3722.96元/人,相比一年前增長了7.73%,主要得益于人們對于高品質旅游服務(交通、住宿等)需求的增長。
吳劍表示,同程旅游從2009年前后開始涉足門票業務,當時門票經濟的依賴度非常高,可以看做是景區1.0時代。到2016年,實際上已經進入了目的地2.0階段,目的地綜合消費開始從門票經濟向旅游經濟時代發展。
從“門票經濟”到“旅游經濟”的轉變過程中,目的地內容正在不斷重構,已經不再局限于目的地點評+目的地介紹的傳統內容。用戶通過旅游網站希望購買到的不再只是一張門票,多元化的景區產品會更受青睞。
在同程旅游副總裁、同程文旅CEO王凱看來,旅游經濟時代中,核心是目的地能夠提供哪些更全套的產品。未來整個鏈條中以景區門票為入口的產品會增加更多的旅游項目,例如演藝類、文化類、餐飲住宿類的產品。
此外,對于景區升級改造而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的應用也不容小覷。騰訊社交廣告高級營銷經理Alynn指出,旅游行業營銷當前最大的兩個痛點,一個是用戶旅游行為分散,需求更為個性化;另一個則是出行時間各異,以往以長假出游為主,現在還會選擇錯峰出行。針對這些痛點,騰訊利用會員社交大數據對用戶行為進行追蹤,從而精準捕捉用戶需求。
OTA的陽謀
隨著旅游標準產品時代的過去,全域旅游的變革還在不斷深化,OTA的功能也隨之發生改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中國旅游協會教育分會副秘書長厲新建指出,OTA的身份正在逐步向OTP(平臺)、OTS(服務)和OTC(內容)過渡。
景域集團董事長、驢媽媽創始人洪清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OTA比拼流量的時代已經過去,競爭的核心將回歸產業鏈的核心,回歸到資源-渠道-服務全產業鏈的協同、整合與競爭能力上面。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彥鋒告訴記者,由于人們早已不滿足于單純的觀光性旅游,原有的景區搖身一變,成為匯聚餐飲、零售等多種業態于一體的復合經濟平臺。現在很多排隊接受IPO審查的景區企業,恰好能說明“門票經濟”的依賴程度正在逐步減弱。
在他看來,同程也好,景域、途牛等其他旅游企業也好,近年來加大文旅板塊投入的邏輯都很清晰,就是讓目的地產品成為新的價值挖掘抓手。“原來在OTA擴張時代比拼的是各家的渠道能力,現在則更看重其精細化運營能力。這種能力包括營銷策劃、酒店托管、IP運作等等,簡而言之,就是為細分人群提供內容運營服務。”
以同程為例,王凱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新成立的文旅板塊有三大主要功能,第一是幫助景區進行門票及碎片化消費的升級,第二是圍繞目的地打造綜合性產品,包括自由行、定制游、跟團游等,第三是幫助城市進行全域旅游的規劃及項目落地。
今年3月份,同程旅游完成對精品民宿品牌花間堂的戰略投資,王凱表示,某種意義上,花間堂也代表了同程未來布局文旅產品的方向,既極富特色又具備大規模復制落地特性的項目。
王凱表示,同程旅游在2018年會推出100條專屬人群線路精品和100個康養樂居目的地基地,圍繞旅游+婚戀、旅游+健康、旅游+農業、旅游+教育多個領域進行跨界整合。
下半場的競賽
今年以來,除了攜程這位行業老大回歸盈利之外,不少承壓已久的在線旅游企業也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8月,同程旅游創始人吳志祥在內部郵件中透露,經歷了連續43個月的虧損之后,2017年7月,同程集團整體終于實現了超過3000萬以上的規模性盈利。
無獨有偶,11月27日,途牛公布了其未經審計的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非美國會計準則下的凈利潤為3970萬元人民幣(合600萬美元)。在連續虧損三年半之后,途牛終于迎來上市以來的首次單季度盈利。
楊彥鋒指出,OTA接二連三進入盈利階段,無非是由于企業已經過了燒錢的擴張時期,收縮裁減了弱勢板塊,聚焦核心業務并且進行精細化管理的綜合結果。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宣布盈利,向來被視作資本化運作的信號之一。事實上,進入下半年以來,在線旅游市場傳聞不斷,資本市場上關于途牛和同程合并、京東控股途牛、同程聯姻藝龍的消息一直沒有消停過。
盡管途牛等企業一致否認了各種緋聞,仍然給市場留下了無限想象空間。在暗潮涌動的OTA市場上,新一輪的博弈已經來臨,運營以目的地為中心的全產業鏈條,無疑會成為旅游企業的下一個盈利點。
縱觀各大企業的文旅戰略,同程賦能景區、驢媽媽專注IP打造、途牛布局線下門店、飛豬加大目的地直采……打法各有側重。
楊彥鋒認為,有別于標準化的機酒產品,文旅資源龐大且分散,而且大部分地方文旅資源屬國有體系,幾乎不可能形成壟斷格局。未來,旅游目的地將成為各大OTA角逐的新戰場。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溫穎然,原標題:《同程分拆文旅板塊 OTA線下搶灘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