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導讀:從目前看,康養項目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其中規模化是成功的“法寶”。但傳統的健康養老旅游經過大面積的圈地后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各自發展為主,單打獨斗;二是同質化明顯,“少了一些靈魂”。
這兩天,在醫療健康行業記者朋友圈里刷屏的可能不是往日的“大佬級”人物,而是一位穿著藍色連衣裙的“史女士”。
5月30日上午,在博鰲超級醫院和睦家醫療中心內,來自北京的史女士被全國各地媒體“長槍短炮”團團圍住,只因為她是在內地首位接種九價宮頸癌疫苗的女性。
今年4月28日九價宮頸癌疫苗在內地有條件批準上市,5月30日內地第一針在海南“開打”。在此之前,預約咨詢熱線已經被“打爆”。
經技術統計,自5月25日博鰲超級醫院公布接受預約的消息開始,截止到5月28日,來自全國的呼入電話累計超過5萬次。開始正式接受預約的5月28日當天呼入累計達到近4萬人次。因預約人數已滿,目前,博鰲和睦家醫療中心已停止第一階段九價宮頸癌疫苗預約。第二階段的預約登記,或于今年7月開始。
九價宮頸癌疫苗在海南率先落地是海南在“國九條”政策下在醫療領域的“先行先試”,同時也是海南省建設國際旅游島在國際醫療旅游方面破題。
醫療旅游產業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海南具有先天自然環境優勢。同時作為國務院審批的唯一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進入加速建設發展階段,引領海南打造醫養結合的健康旅游島。
在此之前,海南早已形成了“候鳥”養老模式,使養老與旅游結合,發展健康養老產業。
海南省“十三五”規劃中也指出,在海口、三亞、儋州等城市開展醫養結合試點示范工作。到2020年,醫療健康產業總產值達到 1000億元。
但是,因為季節性等因素,海南的醫養產業依舊在起步階段。一位在海南從事醫養旅游的人士告訴記者,雖然不少醫養結合的項目出現,但醫生資源不足依舊是海南省發展醫養旅游的最大痛點。“海南一些醫院硬件條件非常好,但醫生缺乏。有的醫院從北京請醫生做手術,但過不了幾天就會飛回北京,沒有幾個好醫生愿意這樣折騰。”
同時,在已經發展了多年的養老項目方面,因為成本回收周期長,一般要到10-20年,對于運營機構來說是不小的資金壓力,沒有一定的規模,在未來或許很難生存。
醫養旅游破題
實際上,海南省的醫療旅游已探索多年。2002年,一批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事故中的受傷人員就在三亞中醫院接受“中醫療養”,截至2015年底,三亞中醫院已為4萬余人次外賓提供高端健康服務,其中不乏一些外國政要。
但是,在當時具備三亞中醫院這樣醫療資源的項目并不多。
2013年2月28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在此設立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并給予九項支持政策,這標志著我國第一家以國際醫療旅游服務、低碳生態社區和國際組織聚集地為主要內容的國家級開發園區宣告成立,為海南這座國際旅游島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原本醫療資源并不具有優勢的海南省發展特許醫療和健康管理等高端服務,推動海南健康旅游從純粹的康養向國際化醫養破題。
經歷過幾年的建設期,2017年前后,先行區內的各醫療主體陸續啟動,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博鰲恒大國際醫院等多個大型項目已建成,3月31日,博鰲超級醫院正式開業。
博鰲樂城醫療旅游先行區相關人士表示,先行區對產業帶動效應初顯,先行區不僅帶動了博鰲機場包機客流,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博鰲地區會展業和周邊餐飲服務業發展。
同時,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內容還在繼續填充。
今年初,由中國人壽與海南省發展聯合成立的國壽海控(海南)健康投資有限公司,競得位于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某地塊。中國人壽表示,該地塊將打造成為具備中國中醫特色和國際精準醫療先進性的健康養老示范中心。
有了醫療主體后,在發展醫療旅游方面,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也在推動各種合作。今年4月,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委會和中國國際旅行總社有限公司簽約。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將通過與國旅總社的合作,借助國旅總社在資源、市場等各方面的優勢,設計健康、養老旅游等特色旅游產品,開拓東南亞、俄羅斯等客源市場,打造先行區國際一流的康養旅游度假區。
包括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內的醫療主體之外,海南已形成或在建一批各具特色、不同模式的醫養結合企業和醫療機構。
例如,采取PPP模式投資建設的海南省腫瘤醫院,還有三亞國康醫院、三亞海棠灣恒大國際醫療中心、海南頤仁醫院和養老基地項目、海南國際中醫康復療養中心項目和南麗湖濱湖康體養生養老基地項目等。
規模優勢
在開始發展醫養旅游的同時,傳統的康養旅游產品也漸漸增多。各種健康度假園區和康養小鎮陸續出現。
海口恭和苑、海南頤康中醫療養院、海口山海度假村、瓊海天來泉、南國夏宮以及正在建設中的海棠灣·上工谷(中醫藥國際健康旅游小鎮)等都是以商業經營模式開展高端養老服務的機構。
6月1日,富力地產海口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章政向記者介紹,從海南省看,目前的康養項目大概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種是以海南富力紅樹灣項目為例的綜合型康養項目,依托房地產,加入度假、 養生、醫療、 健康管理等打造健康之城。
第二種,是以海南第一投資控股集團旗下的頤養公社為代表。在康養方面,頤養公社依托集團自有的海南省腫瘤醫院、海南省基因檢測中心、博鰲(樂成)成美國際醫學中心、海口市濱海人民醫院等醫療資源,不過實質上仍是房地產項目。
第三種是旅居養老。以清水灣的親和源項目為例,親和源依托上海總部推介的客源,通過熟年俱樂部,以售卡的形式,銷售度假旅居產品,為會員提供異地居所。與之相似的還有瓊海天來泉項目。不過兩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天來泉項目完全采用售卡形式散賣給客戶。
而這幾種方式中成功的項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規模化。
海南富力紅樹灣項目就體現了業態的規模化,總占地面積達8000畝。稀缺資源紅樹林海灣占地面積約2200畝,其中紅樹林約1500畝、水域面積約788畝。配備錦標級18洞專業高爾夫球場、98.6公頃國家級紅樹林濕地公園、希爾頓逸林酒店、西班牙風情商業街、7900平方米的高爾夫會所、地主莊園、業主會所、游艇展示區,更有三甲醫院海醫附院(銀康海醫附院紅樹灣醫院)坐陣。
而親和源項目體現在客源的規模化上,能夠依托上海總部的客流資源。親和源在運營上,不同于傳統養老機構,采取售卡形式一次性收取多年居住租金,客戶根據卡的不同類型,可以繼承、轉讓、贈予。王章政認為,如果僅在海南島采取這種模式,項目很難生存下來。
不過,王章政指出,親和源康養項目可能屬于一種被迫轉型。因為房地產項目建設在工業用地上,具有公共建筑性,不能像普通商品房一樣售賣,只能通過采取售卡的形式收回成本。“當初親和源可能想要把土地性質轉為住宅用地走正常的售樓程序,但沒有成功。”
但從實際效果來看,親和源的康養項目也獲得了另一種成功。“據了解,現在親和源的卡從最早的50萬炒到70萬、80萬甚至翻番了,項目被認可了之后,卡也是可以增值的。” 王章政說,天來泉品牌沒有親和源響,售卡的價值就比不上親和源。
而富力紅樹灣項目在銷售上則依托全國的售樓部,同樣規模優勢明顯。而從地產開發商角度看,包括雅居樂、融創、碧桂園、綠地、綠城等都已進入海南市場。不過真正做養老的不多,大部分只是在銷售住宅。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楊悅祺,原標題:《醫養旅游海南樣本探源:三大“模式”下的海南康養市場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