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與張藝謀、樊躍合作的《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等“印象”系列開創實景演出先河之后,王潮歌又獨立開創《又見平遙》《又見敦煌》等“又見”系列情景體驗劇,《又見馬六甲》之后,她將開始第三個系列,叫“只有”。日前,王潮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談及自己在打造項目時的態度和對目前行業的看法。
王潮歌表示,實景演出行業出現泡沫不僅是正常的,還是必須的。量起來以后會慢慢出現質的變化,中間會出現一些錯的,我們修整一下,有的是對的,就讓它慢慢好起來。如果連這個發展的機會、犯錯誤的機會都不給,一上來就摁死它,那這個產業好不起來。
王潮歌認為,實景演出行業遠未過熱,不要因為哪個項目死了,就認定這個行業不行。一個產業,如果沒有積量就不會有質量。大浪淘沙,才會慢慢顯現出好的部分。
以下為王潮歌專訪實錄
(本文經每經影視授權轉載,執惠略作刪減。部分內容綜合自鳳凰網)
《印象國樂》《又見國樂》王潮歌只收了“一元錢導演費”,因為她覺得這是需要去助推的文化公益。但王潮歌并不認為文化公益是常態,文化應該形成產業,給市場好作品,再從市場上拿到很好的回報反哺創作,只有這樣,文化創意產業才能持續地發展下去。
問:您怎么看待作品的盈利性?
王潮歌:我認為盈利是一個作品存續下來的根本,盈利并不困難,只要作品好。
我的作品里基本上都是良性的,如果營收不好它們就都只能歇著。即便停演了的《印象海南島》,因為一場大臺風給吹來,把劇場的蓋都掀了,燈光、器材全毀了。臺風后由于規劃的原因,西海岸要騰開,劇場也就被拆了。當然,你說一個導演有沒有失手的時候?選址有沒有失手的時候?我都贏?那是不可能的。
問:《印象劉三姐》演出仍然在繼續,但實際運營《印象劉三姐》的主體公司卻負債累累并破產。作為導演,您想不想再回應一下?
王潮歌: 我覺得那事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這戲演著的,票房好著呢。觀眾去看一個演出,不是因為背后投資人是誰才去看,觀眾要看的是作品。所以對于普通觀眾來講,投資人愛玩什么資本游戲就玩去,只要這作品還在成功上演,我作為導演,我的閉環就畫完了。后邊的人,愿意怎么做資本運作,與我無關。
我只關心演員按時上場,燈光準確打出來,音樂按時響起,觀眾滿場到達。所以我覺得參與這樣的討論,本身又中了資本游戲的圈套,對于觀眾來說不需要討論,大家只認作品。
1、“又見”系列即將封山,“只有”系列要建幻城
藝術和市場雙豐收的創意問世后,隨之而來的是許多跟風之作,王潮歌對此的態度竟是“樂見”。
問:“印象”、“又見”、“只有”這三個系列一路演化,怎樣做才能不落入自己熟悉的那種套路?您每做一個系列,就有跟風、模仿,您怎么看?
王潮歌:超越人家不容易,超越自己就更難。我對自己的每一出戲,都要求創新,每分每秒都必須是顛覆性的。
做《印象劉三姐》時,我們第一次把大劇場和舞臺放在山水之間,第一次把勞動者、月亮、風,當成我們的演員,這是對以往戲劇形態的推翻。很多人看到“印象”系列實景演出火了,都爭相模仿。我一看有人跟風,心下竊喜。
我沒想到“印象”系列實景演出會打出這么廣闊的市場前景。這個產業的未來不是我一個人打下的,而是有那么多人趨之若鶩的跟著打。它給觀眾提供了享受文化的機會,讓文化市場變成真正的產業,變成大家都愿意去關注和投入的產業。我覺得這超過了自己的愿望。
到了“又見”系列,突然間又是一個詆毀性的翻覆,不是簡單地回歸劇場,而是把觀眾席和表演方式都做了巨大的顛覆,大家在不同的場景中,體驗不同的穿越和故事。又有好多人去學習,也去搭建這樣的東西,甚至套用“又見”的平臺。我說,“你們都跟上來了吧?好,我不玩了”。我現在新做的“只有”系列有一個新的宏圖大愿,看我有沒有這樣的運氣和才華來完成與實現。我想把演出的外延擴大,擴大,再擴大。
我不愿意去對標迪士尼或者環球影城,我想用中國人自己的文化,中國人自己的故事,建立我們的幻城。
它是一個戲劇幻城,是一個劇場的聚落群。也就是說,你走進來,并不可能一天全看完。從你進入這個劇場的那一刻起,就開始進入這個幻城,這里不用有多少速度的過山車、高科技的VR體驗,不要那些。我們還是用傳統的、帶有濃度的故事,用戲劇本體讓幻城成立。
目前“只有峨眉山”、“只有河南”、“只有紅樓夢”這三個“只有”正同步進行。這個項目,沒有對標。(執惠此前撰文指出王潮歌打造“只有紅樓夢”的三個難題,詳見《王潮歌的三個難題》。)
2、文旅產業遠未過熱,積量才能產生質量
產業要想做大做強,離不開資本和金融的支持,而資本對內容常常是一把雙刃劍。在王潮歌看來,中國的文化產業尚未成熟,正在朝陽期、正在風起云涌,資本應抱著對創作規律的學習精神。而產業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不可怕。
問:您的演出對當地的旅游、就業、經濟一向有拉動,現在各個省市,各個旅游景區,對實景演出、實景娛樂抱有極高的投資熱情,您怎么看這種現象?有沒有過剩的隱憂?
王潮歌:我樂見這種現象。
一個產業,沒有積量就不會有質量,大浪淘沙,會慢慢顯現出好的部分。如果現在全國一共就10個演出,你在10個里頭能分出什么仲伯?如果我們現在有1000個演出,那就能挑出10個最好的。
我認為大家有興趣去做文化旅游,讓一個景區除了看景還能享受到精神和文化體驗,這是一個好的現象。當然,演出多了也會付出殘酷的代價,那就是有的項目活下來,有的死去了,這個代價是我們應該支付的。
不要因為誰死了,就認定這個行業不行。大浪淘沙,慢慢洗盤。不光是我們文化產業,全中國的任何產業都一樣。互聯網產業不也是這樣嗎,死多少,留下來的都特牛。
先要把大的積量做起來,我們應該有這樣的高瞻遠矚。
問:出現一定的泡沫也是正常的?
王潮歌:不僅是正常的,還是必須的。量起來以后會慢慢出現質的變化,中間會出現一些錯的,我們修整一下,有的是對的,就讓它慢慢好起來。如果連這個發展的機會、犯錯誤的機會都不給,一上來就摁死它,把大家都摁死,那這個產業什么時候才能好起來。
問:您覺得實景演出、實景娛樂、文旅產業,還遠遠沒到所謂的過熱、過剩這個階段嗎?
王潮歌:遠遠沒到。就拿演出來說,柏林、紐約、倫敦的一條街道上,你去數數,多少家劇院,一個晚上多少演出。我們要是在紐約住一個月,每天看兩場演出,看一個月都看不完。可在大北京城,我說今晚看戲,看啥?頓時傻在那兒。我如果到你家鄉,不想吃飯,我這兩天就想看演出,你能帶我去看什么?所以我們的量還遠遠沒達到。
3、“不交換”是座右銘,時時拿來警醒自己
王潮歌此前在一期節目中談到,對她影響最深的一本書是《浮士德》。其實這本書是講一個人如何面對自己的欲望,一個人為了滿足欲望跟魔鬼作交換的過程。當今社會誘惑無處不在,什么東西能交換,什么東西不能交換,這個邊界特別難找。
問:您覺得自己哪怕走到最后一步,什么東西是堅決不能拿來交換的?
王潮歌:我基本上都不想交換,我覺得“不交換”這三個字可以成為我的座右銘,拿它來警醒自己。
很多時候,有人也在提示我可以給人掛名,做監制、指導,用這種方式拿好多錢。但現在,我一個都沒這樣做。我不想做這樣的交換。
我現在還保持在一線工作。我會親力親為地寫劇本、構思、處理臺詞、設計演員動作。因為我認為觀眾買的是王潮歌的作品,所以就應該是王潮歌的作品。
我不認為藝術創作是一個職業,它是我的信仰,是我生命中最珍貴的部分,是我在這個世上活下去的理由。如果你現在跟我說給我幾百億元或者更多,換我從此以后不能拍戲了,我就說:滾。但如果說你這個作品,能換來對創作的極限挑戰,換來給更多人和行業帶去好處,我就說哪怕只給一元錢,干!
我做藝術的初衷,我的唯一追求,是為了別人——我的觀眾們。如果不是這樣想,我早就可以不做了,我早就實現了所謂的“功成名就”,我不再需要一個作品證明自己的才華。
我今天還這樣瘋魔創作,就為了每一個我不認識的你們,來看我這場戲。進這個劇場我不會給你一杯水,也不會給你一頓飯,我給了你一種精神。如果我不能給你這種精神,我就叫謀財害命。
我認為每一個進到我劇場的觀眾,走出去的時候都覺得值了,你會有精神上的享受和獲得,或者是對人生重大問題產生思索和討論。那么我就覺得值了。
4、文化產業不缺錢,缺的是創意
互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以及數字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VR/AR等技術,對內容生產、文化傳播產生了重大甚至顛覆性的改變。有不少人認為,網絡上充斥的各種信息或將剝奪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關注,使傳統文化面臨著傳承上的“真空”,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產業地圖難免會經歷蠶食之痛。
王潮歌此前在接受鳳凰網專訪時談及當前文化產業的現狀,她肯定了借助互聯網傳播文創產品的重要性,認為正因為互聯網的發達,才使線下的體驗性演出變得彌足珍貴。
王潮歌認為,當今的文化產業方興未艾,許多人開始做演出、打造“文化小鎮”,市場的需求也恰恰證明了在互聯網時代,線下的體驗也同樣重要。
“今天的文化產業里,我認為不缺錢,缺的是創意,缺的是有天分的很用功的藝術家,也缺乏國家的一些政策支持。”王潮歌坦言。
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澎湃,作為一個發展勢頭強勁的朝陽產業,資本的涌入難免催生泡沫,給文創產品的投資帶來了不小的阻力。
談及文化產業的投資,王潮歌表示,在中國很多行業都是這樣,成也資本,敗也資本,資本的推動力是不可小視的。但是文化產業有它的特征,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文化,就沒有辦法成為在文化領域的投資人。文化創意產業的前提不是錢,而是文化創意。沒有創意的項目,即使投了,也風險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