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游艇業作為新興產業被認為是旅游經濟新動力之一。原國家旅游局早在“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即指出將努力培養游輪游艇等高端旅游市場。近幾年國內游艇業發展整體向前,但也有起落,在資源、政策等推動下,奢侈化轉向大眾化的趨勢也更為明顯,游艇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發展高峰期。
游艇業快速增長
近期海南正在推動游艇特色小鎮建設,按此前海南省海防與口岸辦印發的《推進游艇特色小鎮建設建議》,至2025年,海南擬在全省沿海市縣謀劃建設大約8個游艇特色小鎮。
海南的規劃定位是“中國一流游艇消費目的地”、“世界一流游艇品牌展示窗口”。按海南相關部門的規劃,到2025年,海南擬在全省沿海市縣謀劃建設8個各具特色、相互關聯的游艇小鎮,推進其游艇設計、制造、維修,以及游艇旅游業發育發展,實現游艇制造業較2018年增長300%以上,游艇旅游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10%以上。
海南有著發展游艇業的利好自然條件,海岸線總長度達1944.35公里,坐擁68個優質的自然海灣,沿海島嶼達600多個;四季長夏無冬、氣候溫和濕潤,適宜開展游艇旅游。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海南已成立游艇制造企業8家,游艇銷售、服務企業271家,游艇會(俱樂部)39家,游艇相關專業培訓機構3家,已建成游艇碼頭14個,泊位1800多個,在建泊位1900個。全省共有游艇800艘左右,游艇擁有量和境外游艇入境艘次均位居全國前列。
悠艇客創始人兼CEO余豐認為,海南發展游艇業是由天然海洋資源所帶來的絕對優勢而興起,可四季享擁海上度假。海南發展游艇小鎮需要區分主題,而非同一模式;游艇需要游起來而非像目前的單點靜泊,需要有規范和服務管理來保障;再者,游艇小鎮不該又回到房地產俱樂部的模式,而是成為全新的業態,不同的業態才是驅使游艇游動的真正動力。他表示,從地方政府的產業規劃上已看到游艇這個新興產業的規模預期和發展潛能,畢竟這個產業是能夠拉動消費,滿足消費升級的下一個熱點,對地方經濟和就業能提供實質貢獻。
游艇的產業鏈龐大且綿長,集聚了勞動、技術、知識、資金及文化密集的特點,具備較為樂觀的綜合經濟效應。有研究表明,因為游艇產業的關聯企業較多,對上下游產業諸如游艇維修、游艇專業保養及游艇碼頭等有拉動效應,每投入1美元,預計可帶來6.5美元-10美元的經濟效應。
另一層面,游艇業是旅游業態升級的一個具體抓手。以海南為例,其觀光游已不復此前優勢。其在此前百日招商任務中即指出,要構建以觀光游為基礎、休閑度假為重點、文體旅游和健康旅游為特色的旅游產業體系。涉海旅游是海南旅游業細分發展的側重點之一,而游艇則是涉海旅游的工具之一。
早在2015年,海南省政府即公布了12項促進郵輪游艇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強郵輪游艇合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口岸監管模式及實施郵輪旅游補貼等。
彼時,海南省高層就表示,海南將發力郵輪游艇全產業鏈,打造亞太地區重要的郵輪游艇產業集散中心和國際郵輪游艇旅游目的地。到2030年,將建成包括公共碼頭泊位在內的游艇碼頭泊位2.3萬個,實現游艇年度消費250億元。
加快走向大眾化
世界游艇行業曾有個發展規律,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超過7000美元時,分別對應游艇經濟開始萌芽、游艇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人均GDP約為8016美元,2017年人均GDP約為8836美元。按此測算,我國游艇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期。
余豐說,游艇在國內曾一直被冠以奢侈之名,把它定義為富人的標志,是阻礙消費大眾化的一個原因。但近幾年,隨著消費升級的剛需,游艇消費慢慢開始發展,特別是小型類、帆船類等船只,在今年有非常明顯的升溫現象。
專家認為,游艇產業要做大,就必須從富豪階層走向大眾化,而目前數額龐大的各項游艇消費支出,讓普通中產階級難以企及,需要降低消費門檻。其中發展公共游艇碼頭降低停泊費用,以擴充消費人群是個辦法。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船艇分會副會長周長利曾表示,中國游艇產業現正在爆發期的前夜。2000年到2012年是快速發展期,以商務艇為主,之后進入瓶頸期,商務艇市場發展基本飽和,不過釣魚艇、帆船等顯現萌芽發展跡象。他認為,現在是游艇產業轉型期,由以商務艇為主往大眾化游艇發展為主流轉型的時期,國家發布的《促進游艇旅游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行動也在引導、支持大眾化游艇的發展。
有行業報告顯示,我國游艇產業企業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少數分布在中西部地區。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游艇建造企業120多家,出口各類游艇300多萬艘,內地注冊的游艇數量約4000艘,主要分布在海南、深圳等地。
行業發展掣肘待解
2012年中國各類游艇總數為3000艘,預計到2020年中國各類游艇保有數量將達到10萬艘,市場價值達到86億美元。周長利認為,我國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以及龐大的消費群體,經過瓶頸期、轉型期,中國游艇產業會快速爆發。
對于國內游艇業的發展走向,余豐認為,行業走向應該會降維,產品向合適和需求的方向轉化,生產和銷售會更為密切,消費服務也會進行革新。客群隨需求而細分,例如親子、體育、派對、巡游、商務等,各類細分所要求的產品配置會有些功能和價值的區別。所以,未來一定是需求導向。他表示,游艇行業外的資本對其關注度加劇,開始關注游艇制造和游艇消費兩端,但感覺還在試探,還沒有大舉進入。國內未來的游艇消費,也一定會和國外的歷史進程相吻合,“消費升級一定會波及這個領域。”
海南省相關人士表示,要正確看待游艇產業發展優勢和問題,首先從國際經驗來看,中國到了游艇業發展的階段。海南發展游艇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國際旅游島的政策優勢,已經有了初步的產業基礎。但發展現狀還不盡如人意,主要是缺乏成熟的消費模式、配套的政策支持以及成熟的經營模式。
有分析認為,海南游艇業發展呈現“南北強、東西弱”的區域不均衡局面,且存在多個問題,包括以地產開發為核心,重地產、輕游艇產業;產業鏈發展不足、同質化嚴重;集約化不足,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不足,以及配套不足,導致游艇體驗不足等。余豐也認為,國內軟硬件配套、針對娛樂艇的法規和全運營能力的欠缺是目前產業發展乏力的根本。
人才也是游艇產業的一大坎。游艇設計、管理、維護及保養等環節的專業技術人才目前整體還處于較為匱乏狀態,在游艇產業愈加前推發展時,專業人才的爭奪及匱乏態勢或將更為明顯。
海南的一個應對之舉是加強人才引進,鼓勵和幫助企業通過人才招聘會、人才中介機構、人才獵頭公司等多種渠道引進游艇小鎮建設所需的各類專業人才。游艇小鎮引進的人才可按該省相關人才政策享受相應待遇。
*本文來源:經濟參考報,作者:張利民,原標題:《奢侈化轉向大眾化,國內游艇業或快速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