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這個假期,當一些游客流連于都市風光時,另一些人正在享受“生態游”“紅色游”帶給自己的樂趣。
人民網發布的《2017年紅色旅游影響力報告》顯示,近三年,全國紅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計達34.78億人次,綜合收入達9295億元;2018年6月,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生態旅游分會、中國生態學學會旅游生態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中國生態旅游發展報告》中稱:中國的生態旅游已進入了黃金發展期,我國生態旅游行業市場現狀和未來趨勢向好。
在如此背景下,“生態游”“紅色游”更是被業內人士譽為旅游市場的新星。近幾年,這些新興旅游方式的熱度為何一路走高?
“新政”出臺,生態游、紅色游熱度持續攀升
“這個假期我們選擇到江西井岡山游玩,不僅價格親民,而且還能帶孩子感受紅色教育,特別有意義!”來自北京的張女士告訴記者。
今年6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關于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 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指導意見》,一些紅色旅游目的地的門票價格有所下降——陜西延安紅色旅游代表性景點寶塔山門票從65元/人次下降到60元/人次;井岡山旺季門票票價由190元/人次下降到165元/人次。北京市旅游委宣布將16個重點推薦的紅色景區、景點串聯成20條“十一”紅色游主題線路供游客選擇。
中青旅遨游網國內總部副總經理王崢表示,今年國慶期間,旅行社將紅色景點融入不同的旅游路線中,“比如在唐山方向的旅游線路中增加了李大釗故居紀念館和唐山抗震紀念館。”在北京本地游也推出了走訪名人故居、重走紅色紀念館等紅色旅游線路。
“新政”出臺,不僅助力 “紅色游”升溫,更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游”越發火熱。
記者注意到,經過幾年時間的大力發展,一些地方政府開始重視開發生態游,以此拉動經濟增長、改善生態環境。
為發展山西省右玉縣生態旅游開發區,省委、省政府專門制定出臺32條措施,經過荒山造林、公路沿線退耕地綠化,右玉縣已從昔日的“不毛之地”變成了今天的“塞上綠洲”,林木覆蓋率由建國初期的0.26%提高到了54%。如今,不少游客選擇假期來到右玉,享受當地的自然風光,體驗風土民情。
來自河南的導游張雅芝表示,很多山區生態環境近幾年得到了修復,她所在的旅行社也在今年的旅游旺季加開了生態游的團次,以滿足大幅增多的游客數量。“前幾年,人們對于生態游的熱情度并沒有這么高,而現在,在河南省的各類旅游線路中,選擇生態旅游的游客占60%以上。生態游線路一經發出,很快會被游客報滿。”
王崢發現,假期中,中青旅的客人有50%至60%會選擇生態旅游,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以家庭形式出游,熱衷于深度體驗一地的景觀和特色民風。“近兩年,人們對于生態旅游的熱情越來越高漲,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增加了十幾條全新的線路,供游客選擇。”
“景區+游客”共同行動 助力新興旅游方式
日益增長的游客,固然讓景區方欣喜,但頭疼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破壞景區自然資源、珍貴地貌的不文明行為時有發生;而在一些紅色游景區,過度商業化以至沖淡主題的情況也有出現。
這些問題的答案,在這個假期有了更為合適的解答。
《中國生態旅游發展報告》中提到,據國際生態旅游協會測算,在全球范圍內,生態旅游收入以每年10%-12%的速度在快速增長,已成為整個旅游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部分,我國生態旅游的發展幾乎與國際同步。“21世紀,生態旅游已成為整個旅游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部分。”中國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唐承財說。
唐承財認為,近年來人們對生態旅游喜愛有加,不僅因為大家希望暫時離開自己所習慣的生活環境,走進自然景觀當中,還和他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增強,密不可分。“許多游客更傾向于選擇生態旅游活動,在促進旅游目的地生態環境科學保護、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地方經濟增長的同時,游客自身的環保意識也得到了加強。”
在一些生態旅游地區,景區與游客通過聯動,共同保護生態環境的機制已開始運行。西藏普蘭縣巴嘎鄉神山圣湖景區的垃圾越來越多,給環保工作帶來很大壓力,為了破解這一難題,當地開設了8處“垃圾銀行”,鼓勵游客和當地居民拾撿垃圾兌換獎品。1袋生活垃圾可兌換胸牌1個,2袋垃圾可兌換鑰匙扣1個,1袋可回收垃圾兌換抽紙1包或濕巾1袋……“‘垃圾銀行’這種做法非常好,不僅減少了景區的垃圾,還能讓游客兌換紀念品,讓人很有成就感。”一位游客表示。
而在紅色游方面,讓青少年參與到紅色游中,成了部分景區弘揚紅色歷史文化的亮點。
今年國慶假日期間,廣西百色起義紀念館舉行了由少年兒童為主要參與者的詩朗誦活動,謳歌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同時,紀念館又組織了由少年兒童為主力的歷史講解員隊伍,讓少年兒童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既做愛國主義教育的接受者,也做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播者。
“紅色旅游分成團體旅游和散客游。團體游基本上以黨政學習進修為目的,年齡以40~50歲為主。”王崢表示,特別是從去年建軍90周年的節點開始,紅色旅游的勢頭逐漸向好,而參與紅色旅游的游客也日趨低齡化,大多是父母帶著孩子來感受紅色氛圍的。
*本文來源:中青在線,作者:郭佳立、李帛堯,原標題:《“生態游”“紅色游”國慶升溫 旅游出行有了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