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近日,關于國際郵輪公司離開中國的消息不少,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全球三大郵輪品牌之一的諾唯真郵輪公司為中國打造的豪華郵輪“喜悅號”將退出中國。一些自媒體發文稱,郵輪上中國大爺大媽們浪費食物現象嚴重,“只浪費、不消費”讓這條航線難以為繼。
諾唯真郵輪真的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嗎?記者昨天多方求證得知,諾唯真郵輪并沒有退出中國市場,此次暫時取消中國航線是因為公司戰略調整。多名郵輪游旅客和郵輪業工作人員表示,中國游客浪費食物的現象存在但并非常態,以偏概全稱“吃垮”郵輪的說法實在太夸張。
回應 官方稱“未退出中國”
2017年6月,喜悅號郵輪自上海展開首航,但在中國只是“曇花一現”。今年三季度諾唯真公司宣布喜悅號運營至明年4月份,隨后就將前往阿拉斯加航線。
有自媒體文章稱,“國內游客尤其是大爺大媽們,面對24小時供應的自助餐揮霍無度,一次夾取一堆食物,吃不完就甩在桌子上。”另有文章列出了非常夸張的數據,稱喜悅號郵輪上食物消耗量是其他地區同級別郵輪的5倍,其中80%的食物被浪費掉。
一時間,關于“國際郵輪在中國水土不服”的消息甚囂塵上,有人直言“郵輪過個20年、30年再進入中國市場可能才是比較合適的時機”。
記者向諾唯真郵輪公司邁阿密總部求證其退出原因,對方回復稱:公司通過優化布局響應主要目的地市場需求,并沒有退出中國,2020年夏季將展開在中國的季節性航程,并啟用載客量較小、約2000人的諾唯真之勇號。
此前,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采訪時解釋稱,喜悅號駛離中國市場并最終定位于阿拉斯加航線,是因為公司更加看重歐美游客船上的二次消費能力。
算賬 餐飲成本“吃不垮”郵輪
“餐食只是郵輪經營成本非常小的一塊,一般只占據5%到8%左右的比重。”國內某在線旅游網站郵輪產品負責人透露,郵輪公司支出的大頭是燃料成本、人員開支等。
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北亞太和中國區總裁劉淄楠稱:“中國消費者吃垮國際郵輪這一說法是無稽之談。”他表示,郵輪公司進入或者退出中國市場,算的是船上收益率高低,而不是成本問題,“文中描述的少數游客食物浪費問題確實存在,但不是中國游客行為的全景寫照”。
食物浪費是否成為郵輪游的常態?記者采訪多位參加過郵輪游的游客,他們均表示“并不常見”。
今年中秋節假期,孫先生帶著家人從上海踏上了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目的地是日本福岡。“多數人都是家庭出游,中老年人居多,一到飯點兒自助餐取餐口就排起長隊。”他留意到,因為游客經常只能占到離取餐口較遠的座位,很多人會一次性取較多飯菜,但基本上都會吃完。
不過少數中國游客的確“吃相難看”。有乘坐過喜悅號郵輪的游客稱:“福岡港口下船時,有人因帶大量郵輪上的食物被安檢員攔住。”家住上海、多次參與東南亞地區郵輪游的張連池說,中國游客普遍比外國游客拿更多的食物,有菜品上新時就有中國游客人擠人地去拿,遇到吃不習慣的菜也有浪費情況,文明素養還需要提升。
變化 亞洲郵輪市場短期調整
從2006年歌詩達郵輪公司“愛蘭歌娜號”第一次駛入中國海域后的十余年中,中國郵輪出入境旅客人數從最初的不到40萬人次,攀升至2017年的495.4萬人次,中國從零開始,一路發展成為如今的全球第二大郵輪客源國。
不過,自今年起,中國郵輪市場發生了微妙變化。上半年,全國11個郵輪母港與訪問港接待郵輪447艘次,同比下降16%,公主郵輪“藍寶石公主號”、皇家加勒比“海洋水手號”、歌詩達郵輪“維多利亞號”等暫別中國市場,中國郵輪產業是否已駛入“冰河期”的疑問浮出水面。
記者查詢旅游網站發現,郵輪出游四天五晚的日韓線路價格多在3000多元,部分線路甚至2000元起。而四年前,同類產品的價格還在五六千元。
“過度競爭,使得曾經高大上的郵輪游落入低價陷阱,不得不降低船上服務質量,并增加各種岸上購物游。”一位旅行社負責人分析,目前郵輪游相比個人自由行價位更低,旅行方式更適合中老年人,而中國的中老年消費群體船上二次消費能力的確偏低,郵輪收入普遍難達預期。
“部分郵輪企業根據其市場布局及經營戰略考慮,對郵輪運力投放進行了適當調減及結構優化,是企業正常的市場行為。”10月25日,交通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稱,中國郵輪運營市場進入了調整期。
近日在上海召開的亞太郵輪大會也印證了這一說法。世界郵輪公司都在抓緊搶占中國市場,不過供給量的迅速增加使得需求難以消化,因此郵輪公司開始紛紛調整中國航線。與會專家分析,未來中國和亞洲郵輪產業將進入二至三年左右的短期調整,這是郵輪經濟在長期產業發展中的一個正常波動。
*本文來源:北京日報,作者:潘福達,原標題:《中國大媽“吃垮”郵輪?航線調整折射郵輪低價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