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11月29日,記者從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獲悉,《江蘇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2018—2022年)》(下簡稱《規劃》)已于近期由省委省政府印發實施,制定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3個關鍵時間節點,26項具體指標
在《規劃》第二篇“總體要求”中,提出了2022年、2035年和2050年這三個關鍵時間節點。
2022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各地各部門合力推進鄉村振興的格局全面形成;2035年,鄉村振興目標基本實現;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全面實現,全體農民共同富裕高標準實現、享有幸福安康的生活,美麗宜居鄉村成為“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鮮明底色。
除了對未來的展望,《規劃》還具體提出了振興指標體系,共包括5大類26項具體指標,為鄉村振興制定衡量目標的方法。
機遇與挑戰并存
江蘇是農業大省,到2017年底,江蘇高效設施農業占比18.8%,高標準農田占比59.3%,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83%,農業信息化覆蓋率達到60.2%,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農村承包地流轉比例達到60%。在農村基礎設施方面,行政村實現“村村通”等級公路,通達雙車道四級公路的行政村占到71%。農村地區寬帶覆蓋率為95%,區域供水入戶率達97%。在全國率先實現除島嶼村以外的行政村100%通客運班車,鎮村公交開通率達72.4%,村郵站實現了所有行政村全覆蓋。2017年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1萬元,位居全國省區第二位,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2.28:1,位列全國先進水平。
但是,目前蘇北鄉村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農產品階段性供過于求和有效供給不足并存,城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仍有差距,城鄉之間要素雙向合理流動機制還不健全,農業農村發展仍面臨著要素凈流出困境,農村精英回鄉、城市資源下鄉、資本、技術、人才等各類要素向鄉村流動還面臨不少障礙;農村人口結構、社會結構正在發生劇烈變化,而一些村的集體經濟較為薄弱,鄉村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難以適應這一前所未有的大戰略。
立足江蘇實際,梯次推進鄉村振興
按中央規劃要求,屬于東部地區的省份要比全國平均年限提前實現鄉村振興,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在《規劃》編制時,專門列了一節“梯次推進鄉村振興”。
“梯次推進鄉村振興”是從省內區域差異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搞一刀切和齊步走,對江蘇各地區進行時序進行規劃,發揮揚子江城市群鄉村振興的引領作用,2022年蘇南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注重推動沿海經濟帶加快發展。2025年左右沿海南部地區和揚子江城市群的蘇中地區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注重聚焦淮海經濟區精準發力,堅持以城帶鄉、以工補農;支持江淮生態經濟區攻堅克難,走出一條生態經濟發展新路,2030年左右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下一步,有關部門將共同建立《規劃》實施的協調推進機制,推動規劃任務舉措落實落地。明確部門分工和責任,提出細化方案和年度任務清單,督促加快實施;因地制宜抓緊編制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及時跟蹤《規劃》實施情況,加強對《規劃》中的指標體系和各項重點任務進行跟蹤監督,適時開展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
*本文來源:鳳凰網,作者:尹珺婕,原標題:《江蘇發布鄉村振興戰略 為農村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