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12月22日,中國景區協會山岳分會成立大會暨中國黃山第三屆旅游投資發展高峰論壇在黃山市舉行。原杭州市旅游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浙江省旅游智庫專家、浙江工商大學碩士生實務導師李虹發表了演講。
以下為李虹現場演講實錄:
在杭黃高鐵即將開通之際,我們面臨什么樣的機會,特別是我們面臨什么樣轉型升級的機會?昨天我從杭州坐高鐵到了黃山,遺憾的是,高鐵開通還有三天,結果這個火車是一直開到了浙江南部,然后又繞到了江西,又繞下來,耗時3小時20分鐘,三天以后,將會有杭州發出直達黃山北的高鐵,整個運行時間將在一個半小時左右,這就是我今天為什么黃山的同事會把我找來說這個事,是因為我們回想到在十二年前,也就是2006年年底,黃山和杭州之間的高速公路開通,剛才黃山市長分享里面已經說到一組數字,黃山在十多年來,旅游的增長,無論是接待游客的人數也好,還是旅游收入也好,無論是境內游客還是入境游客都有著巨大的,呈數十倍的提升,這個原因和這條高速公路的貫通是有著直接邏輯關系,三天以后,將會有更舒適、更快捷的、最時尚的,穿越風景廊道的杭黃高鐵開通。這意味著什么呢,這意味著除了從華東導入更多的國內游客,更重要的是思考一個,在當下我感覺我們不太有人太過熱情去討論的問題,就是象征著中國的文化,中國山水的重量級的旅游資源,究竟怎么面向國際,謀求新機會,這是我想分享的。
我們在兩個小時風景廊道中看的是什么資源呢?看兩頭,杭州東起,黃山北起,杭州和黃山各占2處,更精準一點黃山是3處,背后積淀的品質和國際爆發力完全有可能通過我們基礎設施的改善在引爆中國入境旅游面向國際市場的新亮點和新引爆點,我非常高興的看到黃山各個簽約儀式里面有一件事,新華社他們把黃山的旅游資訊通過國際三大社交媒體臉書等這些內容直接向國際傳導。我想尋著這個邏輯分析一下我們的資源、面臨的場景。
我們現在說在最近杭州市委市政府的考慮,浙皖合作、杭黃合作,我們差不多用了四個名,2006年杭州黃山是我到杭州旅游委工作的第二年,兩個城市聯手提出打造面向世界的黃金旅游線,那時候的印象是講從上海出發,到了杭州的西湖,最后到了黃山。今天在說什么呢?感覺到今天的內涵和外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現在講的可以加上一條名,加個名江進去。杭州不妨可以扮演一下名城,但這個觀點值得探討的,有很多人說杭州說名城,意思上海不是名城,當然是,但我認為杭州加入名城里面。名江是什么呢?就是酒店門口的新安江,新安江一脈相承不斷的往下流,再往下流黃公望的實景井,最后經過杭州灣入東海,我們是一江相連,一脈相承,我們是有內在資源上的邏輯聯系,我個人認為這是世界級的旅游目的地群。一般都說目的地的體系,我們已經構建一個群。大家可以看一下三個江,實際上它的主脈就是一條江一個水系,我們說的城從杭州開始,當然我在做PPT的時候想過半天,把上海加進去合不合適?也是合適的,上海是更重要的,從戰略意義上永遠不能忘了長三角的龍頭老大,我們現在杭黃高鐵開通,所以杭州在最近的十多年、二十多年發展當中,應該城市的知名度和綜合國際競爭力慢慢起來了,所以我們努力,看看能不能成為四名線的名城。
名湖已經跟大家說到了,杭州的西湖和隔壁的千島湖,黃山毫無疑問的,凡是看到這張圖片,中國人心里面在張明敏唱的黃山黃河,這是國家象征。它是中國現代旅游的最早的旅游目的地,文化之厚重、景觀之奇特雄壯,這是國人和華人文化圈認知范圍內有共識的。再來又發現改革開放四十年,小平同志1979年在黃山,說了很多我摘了一句話“外國人到中國旅游,有時花錢少了還不滿意。你們要很好的創造條件,把交通、住宿、設備搞好”。講這個話什么意思?我們這位世紀偉人他們看到了中國旅游式的方向,但是中國旅游品質的基礎和我們的這種產業經濟的競爭力在哪里?雖然小平同志話是不多,但是句句都點到了要害。
在杭州同樣很奇怪,我們找了小平同志在杭州的講話,其實很少的,他說過兩句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真是個好地方,要把西湖保護好、建設好”,還有“要把杭州旅游好好發展起來”。這兩句話對兩個城市而言,這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對這兩個城市的殷切希望,也是我們未來的方向。在今天改革開放慶祝紀念之際,我們發現世紀老人,對我們兩個城市的旅游說了很多很多,非常重要、也非常親切,對我們寄予了厚望。
我們看看西湖,看看京杭大運河,這兩個點的背后,就是剛才大家講的很熱“文化”,特別像西湖,都說山水很美,西子姑娘之類的話很多,實際上西湖如果要在國際旅游市場上作為目的地,它真正要彰顯背后的魅力,未必是景觀。申遺的時候中國式的景觀,美學意義上的景觀在跨文化、跨宗教、跨語言、跨地域的背景下要穿透另外一群人的心不容易,只有你把中國故事用國際語言講好講透講到它動心,講到你認為是有示范意義的,那才是文化之所依。同樣的,我們在黃山世界遺產西遞宏村,這兩個放在中國的文化板塊里,放在中國的文化事業里,毫不遜色是中國民族的文脈之一。我在想一個問題,為什么在國際旅游市場上,杭州也好、黃山也好,作為客源地的時候,所有的境外旅行社也罷、游客也罷,在國家品牌導向的時候黃山也有,但是外國游客、境外游客選擇的時候,北京、西安文化見長,自然景觀桂林見長,到現在為止這個順序度并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這是我們這個區域需要長期來磨礪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我們現在的資源里面有一條水系,盡管這個水系我們的高鐵也未必完全沿著這個水系來走,但這個水系確實是高鐵沿線可以停下來,可以快行慢游的概念里面,完全可以支撐起來,非典型杭州。杭州市是西湖山水怎么出來這個呢?這是一個燈光秀,2016年杭州舉辦G20峰會的時候燈光秀,現在每周都還有,然后就是沿線這些圖景,第二站在桐廬,第三站在劍閣,所以這個水系帶是什么概念呢?這一串毫無疑問在景觀意義上是最美的旅游區段,它不是點,它是一個帶,這個帶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呢?可以扮演目的地群的角色,同時還有一件事我們也值得要引起注意的,通常說火車坐在上面發呆睡覺,實際上高鐵上如果兩岸景觀足夠美,時間不是長到打瞌睡的程度,坐在車窗里的游客可以看到快速通過的景觀,這些景觀對于更重行程體驗的游客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包括現在的高鐵奇跡對于境外游客感召魅力是很大的,這就是中國的新干線,我們現在中國的高鐵應該是中國國力強大,人民生活提升很快的一個重要的象征,所以我覺得本身就是一個產品。
再來我們世界級旅游市場有哪些要素在支撐呢?在市場方面,江浙滬皖四個行政地區,我們算了一下,這里面是有內部重復的,不是完全進入到這個程度的人,大口徑有3000多萬人次的境外游客,在航線方面上海兩個機場加起來有150多條國際和區域航線,這些航線加起來,杭州有50多條國際航線,導入國際游客完全不是問題,就看我們有沒有本事把它吸引過來。72小時在長三角必須在江浙滬已經通了,但皖有沒有通我不知道,如果通就可以沿過來,我想說的政策支持這個地方是黃山最近加入了杭州都市經濟圈,成為杭州都市經濟圈的成員,什么意思呢?就是杭州在謀劃大都市共建共享的過程當中,把黃山在制度上納入到我們最緊密最好的伙伴,我們在生態上要共同保護這一江水,我們在旅游上要互相支撐、互為因果、互送客源,今天的杭黃高鐵毫無疑問提供了最有利的支持。我們這條線把文化、景觀、現代時尚以及生態都集于一身,杭黃高鐵開通以后我們應該是國際旅游目的地群,是不是在中國可以崛起,長三角地區以及經濟實力和國際化程度而言,毫無疑問是中國最具活力、最有意思的地方。但是我們作為旅游目的地群,是不是能夠比拼那些經典百年老店的國際旅游品牌,這件事情我個人覺得還是需要我們持續努力。
為什么這樣說呢?我覺得是兩個緯度,中國作為旅游大國現在在提要旅游強國,表現在什么呢?我覺得對外旅游產業或者旅游業要為美麗中國深入全世界人心扮演一個角色,而且是要有國際競爭力的旅游目的地,這一點因為我們現在是什么呢?我們現在最大的情況,各位現在在這里肯定心知肚明,我們最大的情況國內的游客非常龐大,2017年50億人次,人均出游超過4次,所有的注意力在這里面忙得不亦樂乎,我們對中國品牌的對外宣導可能在一段時間以內,我個人覺得重視程度與我們國家具備的文化實力和景觀燦爛度還是有差距的,咱們中國現在2017年整個旅游規模40億人次,可是我們的入境游客是1.2-1.3億人次,更重要的是1.2-1.3億人次里面有80%的游客,雖然被統計在入境游客,由于統計的原因它是港澳臺,也就是3000萬不到,這個數才是我們真正的全世界各地的外國人來到中國,我認為這跟中國的美麗中國應該具備的文化自信、產業自信是不太匹配的,中國要向外面宣傳中國有多好,拿一個案例我看看,人家愿意來就是你有多好,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塑造美麗中國的國際形象,通過旅游這些,比較容易回避一些敏感國與國之間,體制與體制之間,甚至麻煩都可以回避過去,現在所有的關系熱起來,最早熱的就是旅游,冷起來最早冷的也是旅游,這是基于市場的民間活動,它與其他的政策走向之間,時間上是有滯后和領先的。
其次對內,今天在黃山是我要講的最重要的事,對內導入國際游客是可持續旅游品質升級的一個手法,為什么這樣說呢?前面小安老師說到,我們新型游客80后90后,它面向小清新、二次元完全不同的消費理念是用熱點、網紅吸引他們、引爆他們,有一套IT的手法,但這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們的關注點是性價比,不是價格低,這是核心的核心,但各位注意到沒有?在成熟的旅游市場,對性價比關注完全誠實的比旅游城市先發的發達國家,他們對于消費不像我們這樣有錢就的一擲千金、不計成本,沒錢就是攤便宜,這兩種情況在成熟游客當中對品質的要求是非??量?,有人說做國際旅游是吃力不討好的事,百分比很小,黃山5000多萬的游客上山就300多萬,入境也就200多萬,杭州接受國內游客的人次1.6億,我們入境游客是402萬,導入更立志的游客是從需求端,以品質的名義反推我們走向更發達、更高級的旅游發展階段,謀求更好的產業回報和更良好的旅游秩序。比如說現在杭州是西湖免票,西湖主要景區是免費的,黃山景區我們也注意到剛才說抖音,在長假的時候看到的黃山和西湖是一樣的,全是人頭,這種人頭不斷增加,人均花費難以提升,環境承載量每每受到威脅的場景,我個人覺得我們是要來反思怎么樣把旅游產品、旅游秩序,包括我們的目的地旅游營銷,怎么樣面對更為理智、更為關注性價比的游客,用更國際的旅游環境和服務來吸引到這群人,我深深的相信如果這群人對中國的旅游環境,對中國旅游品質滿意了,我們這些塞著耳機、戴帽子的90后、00后,他們的選擇和境外游客是高度相似,他們背后的邏輯是性價比、是體驗。
當然從統計數字可以看出來,杭州的國內游客,我算出來,多年來沒有變化,過夜的整個逗留時間,國內游客過不了兩天,入境游客三天,國內游客人均花費是過不了兩千塊錢,入境游客是超過四千,從2004年開始,杭州連續實施,我是2004年第一年到的旅委工作,去年我退下來,干了十三年,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就發現這個比例一直沒變過,當然有人說這個比例很高,但是總量很小,后面是這群理性消費對文化可能更感興趣的一群人,如果不重視,就有可能變成一個環境越來越雜亂,人越來越多,昨天我跟黃山書記也再說,黃山的書記,他們的領導高度關注黃山現在旅游的核心詞是品質,不是總規模,我覺得這個路子是完全正確的。
第三個觀點,跟大家分享是什么,我個人覺得,文化先導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吸引力,是咱們中國旅游面向國際的一個基本的判斷,我們說中國山美不美,很美,水美不美,很美,但是實際上你要擺到全世界的空間尺度里面,自然資源的尺度里面,在14億人這樣的大國,如果僅僅是把自然的山水之美拿出來在國際上做呈現,可不可以,可以的,桂林就很成功,張家界吸引韓國游客也蠻成功的,但是你要把跨文化、跨語言、跨宗教、跨社會的體制,飛行12小時以上的北美、歐洲的人因為你這個地方好看他就過來,不是核心競爭力,我認為核心競爭力是中華文化、是中國旅游的核心價值,中國旅游對國際宣導,首位的IP應該就是文化,是國際游客到訪中國的核心訴求,這是外國游客到中國來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當然這個文化包括了傳統文化,因為中國是文明古國,有文化吸引力,還有中國崛起對外國人產生的好奇心,為什么會有好奇心呢,老外很奇怪,你這個國家政治制度跟我們差異那么大。但是你不但沒趴下,而且越做越強,到了世界第二位了,這個國家發生了一些什么啊,這后面是什么,他們對這些概念高度的感興趣,我們覺得當然如此了,天經地義,但是對于跨國文化,他們是非常有興趣的,所以這是一個概念。
在我們這個旅游目的地群,大家可以看一下,所有的核心競爭力落點都是落在文化上,剛才說文化旅游和產業,我個人有一個比較奇怪的想法,我覺得文化和旅游部門合不合,現在有些部門有點忐忑,其實兩點,旅游在合并以前和合并之初,合并以后,旅游本來就是我們制度安排下,行政授權非常慘的一個點。文化和旅游之間長期以來是事實婚姻,今天的部門合并只是增加了一張結婚證而已,所以我們大可不必為文旅合并究竟會怎樣,會產生過度的遐想。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什么呢?國際訪客固然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但是對當下文化一樣感興趣。這個人是齊達內(PPT),他看到小巷子里面看到一堆老頭老太太打麻將,一看就看了十分鐘,回去以后就發了推特,說感覺這個很有趣。所以杭州在面向國際的時候,我們把農貿市場,我們甚至于把法院、把公安局、派出所拿出來作為社會資源,作為國際訪問點來吸引到對中國充滿好奇心的,特別是歐美游客,也包括一部分的日韓游客等等,這些所有的零零總總,我覺得我們面向國際社會,杭黃提供的交通便利把我們的廊道打通了,但是我們的思維轉折點上應該有更加高強度的對品質的關注、對市場關注的新的思維來驅動,然后我們杭黃兩地就將成為中國國際旅游目的地在新時代崛起的更具競爭力、更具魅力的國際旅游目的地群。
最后我想說兩句話,我們浙皖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也祝我們黃山旅游在杭黃高鐵開通的背景下能夠越做越好,兩地能夠實現雙贏、多贏、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