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白渡橋至金陵東路的一段黃浦灘,因位于上海縣城廂之外的浦灘,被習稱為“外灘”。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輪廓線,曾被稱作黃浦路、揚子路、黃浦灘路,1945年改名為中山東一路。它是上海的風景線,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群”。
曾經作為“租界”的一部分,外灘的歷史繁華似錦,她聆聽著黃浦江水的潮起潮落,見證了近一個半世紀的變遷。
外灘原是一片荒蕪的淺灘,沿灘有一條狹窄的泥路,供船夫拉纖時行走。灘的西邊為農田,阡陌溝渠之間散布著星星點點的茅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英帝國主義在上海開辟租界前,首先劃定外灘一帶江面為其船只的“下錨地段”。
1845年11月29日,通過《上海土地章程》把外灘以西的830畝土地劃為英租界。此后,殖民當局便在李家莊(又名李家場,今圓明園路西南、北京東路近外灘的一段)建造英國領事館(今外灘33號中國旅行社上海分社所在地)。
不久,英國領事館的南邊沿黃浦江一線,陸續出現沙遜洋行、仁記洋行、寶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長洋行等洋行。臨黃浦江的纖道,1848年被改造成18米寬的馬路,并在馬路東側建造碼頭,堆棧、本行和船廠。
1854-1941年間,出現十余家外資銀行和中資銀行,成為上海的金融中心,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外灘的房屋開始時都是兩層樓和三層樓。
本世紀以來,由于建筑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出現多層和高層,式樣五花八門,諸如英國古典式、英國新古典式、英國文藝復興式亞細亞大樓(原上海冶金設計院)、上??倳?今東風飯店〕、匯豐大樓(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恰和大樓(今外貿局大樓)等、法國古典式、法國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東印度式、折中主義式、中西摻合式等,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
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全長約1700米。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
現在我們見到的外灘大樓大都經過改建,但基本風格不變。1992年國慶節前,又完成了外灘綜合改造一期工程?,F在的外灘防汛墻呈廂廊式,高6.9米,寬15.4米,可抵御千年一遇的潮水。
廂內能停放300多輛汽車,廂面是綠化景點和沿江步行道。路面比先前拓寬一倍,有8快2慢10個車道,外灘歷來是上海的旅游熱點,除能觀賞中外罕見的“萬國建筑博覽”外,還可領略外白渡橋與吳淞路閘橋的豐姿,黃浦公園的俊巧,防洪墻的設計匠心,以及大樓與江水交相輝映的勝景。浦江夜游更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