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近年來,隨著全球航空業由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數字化成為業界公認的新價值增長點。由此,包括本土航空企業在內,多家巨頭開始積極布局航空產業數字化“藍海”。
業界人士認為,對當今的航空業來說,數字化意味著安全、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而中國航空產業的數字化是一座“富礦”,將為全球創造新的龐大商機。
多家企業布局航空數字化
中國政府部門和本土航空業對新技術的應用一直持積極態度。
2018年,中國民航局發布了《機上便攜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多家航空公司隨后相繼宣布解除“手機禁令”,此舉被業界視為中國正在加速構建航空客艙空中互聯網新生態圈。
而在最新公布的2019年民航發展目標中,中國民航局更是進一步提出,要促進民航“無紙化”服務提質升級,鼓勵人臉識別、自助值機、自助托運、智能問詢等系統建設,探索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識別等新技術與民航安保工作的融合,推進空中接入互聯網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在利好背景下,空中互聯的“藍海”市場清晰可見,多家企業開始將觸角伸向了高價值的航空業。
2019年新年伊始,南航在其國內航線上全面展開網上選座業務,并大力推進電子登機牌等服務。
總部位于廣州的南航擁有亞洲最大、世界第三大民航機隊,在2018年為超過1.39億人次旅客提供了航空出行服務。最新統計顯示,數字化選座服務推出后的第一周,就有約75%的旅客通過數字化手段預選座位,相比該業務開展前增長了125%。
之前,作為數字化戰略的一部分,南航已于2018年上線了“南航e行”,將移動互聯網與航空出行全流程服務結合起來,整合航空旅游上下游行業資源,打造了集成一站式服務的南航移動應用平臺,為旅客提供出行門到門的服務。
國內另一大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則在2018中國航展上宣布,攜手霍尼韋爾公司為其機隊提供輔助動力裝置和售后服務,其中就包括GoDirect互聯維護技術,即基于數據的預測性維護技術。
據了解,通過這一先進技術,航空公司可以連接飛機,下載輔助動力裝置維護和故障等相關數據,而這些數據會以直觀的、視覺化的方式傳遞給飛機維護團隊,以幫助他們對即將發生的硬件故障進行高準確率預判, 同時識別尚未發生的潛在問題或故障,使工作變得更加主動、高效。
2018年11月,阿里巴巴集團與中國商飛合作的“王堅大飛機工作室”成立,探索在中國大飛機研制中采用智能制造技術。
這一合作無疑開啟了中國互聯網技術企業與本土商用飛機制造商合作的新局面。據悉,未來雙方將共同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智能技術與商用飛機制造領域深度融合,實現商用飛機研發、制造的數字化。
除此之外,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也從2018年10月29日起,每天在上海浦東機場出發的15個航班上“試水”無紙化便捷出行——從機票預訂、支付、值機到登機,旅客全程均可享受電子化服務,而這是國內首條實現全部無紙化的地區/國際航線。
“數字化已經成為全球航空業公認的新價值增長點,而中國的數字經濟和基于數據、互聯技術發展起來的技術企業已經居于世界前列。” 霍尼韋爾航空航天亞太區副總裁徐軍表示,新技術的注入將令航空產業大有作為。
航空產業數字化價值凸顯
對當今的航空業來說,數字化意味著安全、效率和更低的成本,這令它在航空制造和民航運營方面擁有巨大的價值。
目前,飛機是全球單個價值最大的“重資產”商品,它長達數十年的漫長生命周期創造出了從研發到運營、維護等環節眾多且價值巨大的產業鏈。同時,飛機還是個不斷產生海量數據的“大塊頭”。比如,每架波音787夢想飛機年產生數據量就能達到TB級別。
在徐軍看來,對于飛機制造商和系統供應商來說,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如今,飛機從系統設計開始,就已應用“數字孿生”技術,使得設計、研發和調試的效率大為提升,成本則相對降低。
在公眾相對熟悉的民航運輸業,不少航空公司正通過新的數字化手段,提高運行效率和安全性,以便擁有更智能且安全的飛機、更好的飛行體驗和更低的運行成本。
而這一切無論對航空公司還是每一個搭乘飛機的乘客來說,都意味著不一樣的飛行:航空公司可以通過基于大數據的設備健康預測來降低維護成本,乘客則可以在“互聯飛機上”體驗和地面一樣順暢的通信和娛樂服務。
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于占福說,民航業有個通俗但非常生動的表達,“飛機只有在天上飛時才是真正賺錢的,一落地就意味著創收的暫停”。也就是說,如果技術人員能夠通過數據對飛機的“健康狀況”進行感知和預測性維護,盡可能增加健康飛行的小時數,那么就可以進一步降低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得到更好的經濟結果。
“讓人欣慰的是,‘更加電氣化的飛機(MEA-More Electric Aircraft)’已經成為飛機設計和制造領域內的一個重大趨勢,越來越多傳統的機械/液壓飛機模塊正在快速經歷電氣化升級。”于占福說。
他解釋說,當今飛機的“健康狀況”很大程度上已能夠通過這些電氣化系統實時產生的運行數據向外傳遞,專業技術人員對這些豐富而精細的數據進行分析后,可以對飛機的狀況作出及時評估,并選擇合適的時間點進行維護保養和部件的更新替換。
“全球航空業正處在一個由快速拉升的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的關鍵時間節點上,并試圖從這一轉變中挖掘出更大的價值和更多的機會。”于占福說。
數字化重塑航空產業鏈
“中國是全球航空業矚目的高增長地區,其發展活力和潛力讓人激動。中國航空企業和主管部門對新技術的關注和行動,讓我們看到,中國有可能通過航空數字化為全球創造新的龐大商機。”徐軍說。
中國民航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航空運輸全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6.1億人次、貨郵運輸量738.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0.9%和4.6%。根據國際民航組織預測,中國有望在2024到2025年成為全球最大民航市場。
業界權威人士表示,在天然具備大數據特征的航空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意味著航空企業需要探索新的運行方式,也意味著新價值和新機會的誕生:航空企業可以通過有效收集與整合海量數據,分析它們的流動趨勢,塑造出行業的“全景圖”和客戶的個性化“數據塑像”,并據此創造出新的業務模式和服務手段。
2017年,波音全球服務集團正式投入運營,當年營業額達到146億美元,其最大業務就是數字化運營。其中,波音全資子公司杰普迅通過提供導航工具和服務,年營業額超過10億美元。
“持續增長的中國經濟和中等收入群體,讓中國成為全球最激動人心和最有活力的民航市場。”波音公司民用飛機市場營銷副總裁蘭迪·廷塞斯說,隨著中等收入群體對經濟的拉動,以及新技術帶來的飛機能力和效率提升,中國民用航空市場的未來將非常令人振奮。
根據波音公司預測,作為全球唯一的萬億美元級民用飛機市場,中國未來20年間將需要7690架新飛機,總價值達1.2萬億美元。同時,中國龐大的機隊也將需要總價值達1.5萬億美元的航空服務。
“數字化時代為飛機研發、民航運營和維護打開了新的天地,帶來巨大價值。在全球航空業數字化的大趨勢下,行業的邊界正在被打破。而對中國來說,航空產業的數字化既是自身產業升級的需要,也為全球航空業創造了新機會。”于占福說。
*本文來源:經濟參考報,作者:呼濤,原標題:《數字化開掘航空產業鏈“富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