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走進一家商場,店員以中文接待;進入一家餐廳,門口有大眾點評標志,有中文菜單,有支付寶、微信支付……這是在泰國,而非國內。
去年中國有1.5億人次出國旅游,這些人群中大部分選擇的是周邊國家,其中泰國多年被評為國人最希望出游的國家。多年的積累下來,它已成為成熟的國人出游產業鏈。
在這個產業鏈中,從行前的攻略、換匯、預定到行中的結賬、交通,乃至行后的評價分享,攜程、去哪兒、飛豬、途牛、支付寶、大眾點評等OTA以及鄰近行業的APP們,全程參與其中。
伴隨國人高漲的出游熱情,OTA們也選擇出海謀生,有的早,有的晚,有的細分,有的綜合,有的高舉,有的低打……多種多樣的它們,構成了一幅OTA出海圖卷。
從1.0的跟著游客走,到2.0的以資本與技術行走天下,背景不同的它們各自走出了自己的出海之路。
跟著游客走
文化部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15.0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4.7%,這一增速遠高于過去兩年。同樣,境外支出消費也再創新高,超過1200億美元。
從1998年開始,中國的出境游市場一路保持高速發展。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出境游市場一直保持兩位數乃至20%以上的增長,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國和旅游消費支出國。國民收入的增加、簽證便利性的提升等因素,無不成為這場國民“出國熱”的催化劑。
在快速增長的出境游市場,中國除了有上億的游客和千億美元的花費,還有伴隨互聯網而發展起來的OTA。它們對國外旅游資源的整合,同樣推動了出境游熱潮。
從2015年開始,國內OTA接連出海,從韓國、日本、東南亞,再到歐洲、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更遠的地方。它們一路循著國人出國的腳步,同樣也在探索更多目的地讓國人有更多的出國選擇。
借著國人出游的東風,它們也將自己的腳步覆蓋到了這些地方,覆蓋到了他們出游的每一個環節。
從行前的兌換外幣、WIFI租賃(電話卡購買)、旅游產品預定,到行中的包車打車、餐廳選擇、付款方式、當日產品購買,所有的這些活動都可以通過這些OTA完成。
巨大的需求,催生龐大的產業,在龐大的產業下,既有攜程、飛豬、途牛這樣的OTA實力派,也有皇包車、海鷗地圖這樣的新勢力,還有HappyEasyGo等眾多待成長的新人。如今,它們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OTA出海圖。
其中,攜程、途牛這樣的老牌OTA,在縱橫捭闔地進行目的地布局。在國內市場地位穩固的攜程,開始在孫潔的帶領下進行全面的全球化探索,主要圍繞渠道與平臺,先后投資英國機票巨頭Skycanner、印度在線旅游平臺MakeMyTrip以及多家位于美國的中國旅行社。
在國內處于多家夾擊下的途牛,則從海外目的地直采出發,整合當地資源,并在去年拋出“全球合伙人招募計劃”,首個海外站正式投入運營。窮游則選擇直接在當地進行資源建設,先后在泰國清邁、日本京都、新西蘭皇后鎮、日本大阪開出四家Q-Home。
中途踏入旅游行業的飛豬,倚靠著阿里這艘大船以及旗下完善的生態,走了一條與常規OTA不同的道路,與目的地資源采取了不同的合作方式,比如它打通了與新加坡航空的積分體系與會員權益。
對這些跟著游客走的OTA來說,出海是出于其自身業務延伸的必要,是為了滿足用戶的更多需求。
發展與延伸
OTA的這一波出海,集中爆發于2015年、2016年左右。
當時,此前激戰正酣的在線旅游行業格局初定,攜程拿下藝龍,合并去哪兒,當時的市占比達到了43.6%,遠高于途牛(22.7%)、飛豬(13.4%)和同程(11.1%)。
從行業競爭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行業格局意味著其他競爭者機會的減少以及出頭難度的增加。2015年,幾乎與藝龍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約同時,于敦徳宣布,途牛將加速全球化,目標是在2018年前直接采購比例可達到50%。其首家服務中心于2015年6月初在馬爾代夫正式開始運營。
至于老牌OTA的另一家同程,CEO吳志祥也曾表示,隨著攜程與去哪兒的曲線合并,在線旅游行業在標品領域的競爭格局已定,整個行業進入了非標品競爭時代,境外度假游是最后的藍海。
在國內以景點門票等為重點的同程,選擇的出海之路是在境外設立合資公司,比如與日本第一大旅行社HIS、韓國樂天以及與完美假期在泰國的合作。
同樣,對攜程自身來說,藝龍、去哪兒的納入意味著它所要面臨的第一輪行業競爭告一段落,接下來同樣需要尋找新的競爭對手和方向。最終,在新掌舵者孫潔的帶領下,攜程開始全球化。
在對當地的平臺與旅行社進行收購外,它也在北美、韓國、日本等分別成立了分公司。
在旅游市場格局奠定前,國內旅游市場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激烈競爭,價格戰以及國內信息的透明化、景點、酒店等渠道的開放化,國內旅游市場的利潤點降低。
與之相比,受語言不通、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影響,境外市場則仍然相對封閉,競爭門檻高,競爭激烈程度較低,且沒有取得絕對壟斷的巨頭,發展空間大。
與已經“熟透”了的國內游市場相比,境外市場的資源整合程度低,且由于自由行逐漸為越來越多的用戶接受,其產業鏈條相當之長,可容納更多在線旅游企業的發展。經濟學人的一篇文章曾預測稱,中國出境游市場的空間在1300億美元左右,是中國在線旅游的未來之星。
2016年,出境旅游人數達到1.22億人次,旅游花費1098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3%和5.1%。在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出國旅游的同時,隨著80、90后逐漸成為主流消費人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由行,而非傳統的跟團旅游。2015年,甚至被稱為是“自由行元年”。
歷年出境旅游人數及同比增長
有一項關于在線出境游用戶購買偏好的調查顯示,有43.8%的用戶選擇標準化打包產品,即傳統的跟團游產品,占比不到一半。其余的,有20.0%的用戶選擇純“機+酒”產品,有21.2%的用戶選擇單品類產品,即自由行產品,有15.0%的用戶選擇的是個性化定制產品。
一方面,對這些選擇國外自由行的用戶來說,機票、酒店、景點等標準化產品的購買必不可少,為相關領域的OTA提供了更多可能;另一方面,伴隨自由行而生,游記、WIFI、包車等增值服務也必不可少,同樣為相關領域的創業者提供了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這一市場鏈條長,仍然存在信息差,利潤空間大。對所有的OTA來說,出海幾乎成為它們尋求進一步發展和更大利潤空間的必然選擇。
以攜程為例,其近日公布的財報顯示,其四季度營收11億美元,同比增長22%,國際業務收入占比30%~35%。
其中,剔除天巡外,國際酒店業務和國際航空業務均為2017年同期的三倍,增長遠高于平均增速。
出海2.0
水土不服,幾乎成為所有中國出海企業存在的問題。比如華為近來在歐洲所遇到的抵制情緒,其中固然存在一些政治考量,但更多的是因為不適應當地的風俗人情。
當然,這個問題在旅游行業似乎并不那么單純。旅游是高度碎片化的行業,游客在目的地落地后存在酒店、景點、交通、餐飲、購物等多環節,每個都是極重視體驗的服務環節,相關人員的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也很難標準化。
甚至哪怕把這些資源整合好,也極容易出現其他突發問題。比如去年的“鳳凰號”事件,一些用戶正是在OTA上預訂一日游等相關產品,雖然可能自身不需要承擔事故責任,但出于平臺品牌角度來說,它們也需要在這樣的事件中承擔一定角色。至于具體是什么,當前似乎也沒有定論。
為了減少企業出海中可能遇到的這些問題,OTA們選擇盡可能地“深入當地”,比如收購當地旅行社,在當地進行目的地資源整合。
但是,無論是收購合作,還是在當地設點,當前國內OTA的一系列動作背后,仍然有褪不掉的“國人”底色,目標用戶是國人,服務人員主要是華人或華人后代。
比如在國人偏好、旅游行業發達的泰國,接送機的司機、一日游的中文導游大多是華人后代,在預定SPA按摩時也可以通過攜程由華人查找、聯絡。國人游客、當地華人、OTA,三者幾乎可以組成一個近乎閉環的旅游生態。
在這樣1.0式的OTA出海路徑中,國人的海外旅游需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多達1.5億人次的用戶需求同樣可以支撐OTA在海外的發展,當地的華人也有了就業機會:整個生態似乎可以有機運行下去。
但是,在國內OTA們爭先恐后地扎根向海外市場時,也有一些業已成熟的國際OTA企業在那里扎根盤旋,比如在民宿市場上,有Airbnb;在旅游產品預定上,有Priceline、Expedia;在旅游評論與社區上,有TripAdvisor。
在國內OTA們固守國人版圖的時候,這些國際巨頭們在旁虎視眈眈,試圖時刻分食市場份額。在國內OTA們主要從資源層面踐行全球化,最終市場仍然落地在國內時,這些國際巨頭們的選擇則是從市場、渠道等多方面進行全面進攻。
“守則不足,攻則有余”,正如《孫子兵法》所說,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對正在出海的OTA來說,真正扎根海外市場,將出海不只停留在尋找上游優質的目的地資源上,而需要同樣向下拓展渠道,在全球范圍內尋找用戶。
正如復星旅游文化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錢建農所說,“未來要比拼的是企業有沒有形成自己的生態圈,有沒有影響世界的力量”,這才是真正的全球化。
如果說停留在資源層面的出海屬于1.0階段,那么真正參與、影響全球的出海可以說是2.0階段。
可喜的是,當前中國的電商發展模式和技術,一定程度上已經達到了世界水平,使得一些企業已經具備了走向2.0的能力。
比如攜程,其近來的收購重點之一正是渠道,在收購歐洲最大的機票搜索引擎天巡后,攜程對其進行了改造,以自身的技術將其進行改造,為全球用戶服務。
攜程最新公布的四季報顯示,天巡的直接預訂計劃繼續保持強勁勢頭,2018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00%。
同樣,在零售領域掀起“新零售”旋風的阿里,也在旅游領域賦能“商家”,曾宣布與美國航空、新加坡航空合作。雖然當前這一合作主要停留在會員體系的打通上,但未來憑借阿里完善的生態,其“賦能”空間可能進一步擴大。
結語
在全球復雜的政治與經濟形勢下,全球化這一曾被極力推崇的發展模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但是籠罩在全球的“逆全球化”陰霾并不能遮掩全球化自身的光輝。
“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這不是一兩個人的訴求,而幾乎是全球所有人類同胞共同的心聲。在這樣的聲音里,蘊藏的是農產品與商品之后服務業與技術的全球化商機,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現在,全球旅游仍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
近年來才開始海外探索的OTA們,看到的也許不是遠方的全球化商機,可能更多的是用戶和增長。如今,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是如何更好地服務出境旅游的億萬國人。
當然,在別人看三步的時候,也有人看的是五步,畢竟五步之外是更為龐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畢竟以移動互聯為基礎的服務業全球布局,正是全球化4.0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文來源:一點財經,原標題:《OTA出海2.0:不僅跟著游客走,還要跟著技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