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OYO酒店在中國酒店行業又一次上了頭條。
在日前OYO酒店戰略升級發布會上,OYO酒店合伙人兼CFO李維宣布OYO酒店邁入“萬店時代”,2019年也將繼續擴張。
而將OYO推到頭條的,不是此次發布會,卻是近期OYO對外宣布與攜程、美團關系破冰。
據媒體報道,攜程、美團即將對OYO酒店進行解禁,在這兩大酒店預訂平臺搜索OYO酒店可以實現和搜索如家、漢庭等品牌一樣的效果。
5月27日,OYO酒店與攜程宣布達成戰略合作,用戶在攜程平臺上可直接搜索到OYO酒店。
在單體酒店連鎖化轉型升級過程中 業主和住客的真正需要是什么
OYO目前在中國320個城市上線了近10000家OYO品牌酒店,客房數量約45萬個。在進軍中國市場1年半后,OYO宣稱已成長為中國第一大單品牌酒店,中國第二大、全球第六大酒店管理集團。
而在發布會上,李維表示,OYO的擴張速度不會放慢,到2019年年末,將下沉到1500城市,合作酒店數量達到2萬家,最終成為全球最大的連鎖酒店集團。
這一驚人的數據確實讓人咂舌。筆者作為一個經常出差的人員,卻從未住過這家號稱中國第二大酒店管理集團的酒店。是筆者太孤陋寡聞,還是根本就不是OYO酒店的目標用戶?
如同大家都能理解的采礦理論,首先是挖掘富礦,其次是中礦,最后才是貧礦。而現在,對我國采礦業而言,富礦都開采完了,最主要的挑戰則是貧礦。
這一狀況也同樣適用于經濟增速放緩,人口紅利日漸消失的酒店行業。
據統計,中國的單體酒店有近100萬家,市場規模近萬億,而其品牌化程度卻不到10%,品牌影響力弱、缺乏專業運營體系、會員體系等問題讓其在品牌連鎖酒店和OTA的夾縫中艱難求生,長期陷入孤島式的經營困境。
單體酒店存在的問題,國內的酒店從業者都門清,為什么之前不重視,不作為?非不能也,是不為也。上面的采礦理論很方便的解答這個問題。有容易賺錢,賺大錢的高星酒店和連鎖酒店生意,為什么要做這個傻大黑粗的苦活?
誕生于印度的OYO乘虛而入,在單體酒店的品牌連鎖市場砸出了一點響動。
目前單體酒店普遍存在生存壓力大,轉型升級難的問題,業主和住客真正需要什么?
1、提升收入
單體酒店缺乏專業的運營管理人才,沒有有效的獲客渠道,無品牌化,整體品質低,沒有集中采購優勢,導致整店獲利難。
2、讓住客安心放心
對于單體酒店低質的整體印象和安全、衛生問題的普遍擔憂,也影響了單體酒店的發展。
OYO入華后第一次花錯錢
OYO的問題在于,進入中國后的1年半時間里,燒了巨額資本,本來該花錢在業主專業度和改善住客體驗上,卻花錯了地方,沒有讓業主和住客的以上需求得到充分滿足。這是OYO中國第一次“花錯錢”。
OYO高層深諳中小店主渴望“大品牌、國際化”的心理,走了一條不同于傳統連鎖酒店的差異化路線,那就是免加盟費,零保證金,承擔所有門店改造費用,并贈送抱枕、床巾等酒店消耗品。而且,合同只簽一年,店主可看效果決定是否續簽。
依照OYO自有的一套以酒店核心硬件為重點的標準化改造清單,平均每家酒店從確定意向到最后上線,平均周期僅需15天。
15天的時間,普通家庭簡單的裝修時間都不夠,更何況是一家最少有40間房間的酒店。
OYO賦能的無品牌單體酒店普遍存在建筑陳舊、設備老化等問題,OYO的低成本改造也不會進行系統地裝修。廣州的幾家OYO酒店評論中,消費者提出不滿的意見包括空調壞了、衛生間排水不暢、床不舒服、床單陳舊等,同時還存在衛生問題、周邊環境嘈雜以及服務態度等問題。
已加盟的單體酒店業主普遍反映,OYO給每個加盟店只是補貼門店改造費用,給房間內增加帶有OYO標志的抱枕、床巾,其他如業主真正需要的酒店管理系統、專業化服務培訓等基本沒有。實際上OYO只是給酒店“貼牌”,為OYO做免費廣告。
這樣輕量、快速的復制過程,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據了解OYO中國員工主要考核的指標,就是簽約酒店數量和客房數量。“平均每1.4天開進一座城、接近3小時開一家店。”這是外界對OYO速度的的總結。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為了追求速度,住客的體驗沒有得到實質的改變和提升,酒店的住宿環節沒有得到實質的改變。
對加盟OYO的單體酒店業主來說,最大的打擊還是來源于OTA的封殺。2018年11月前后開始,無論是美團點評還是攜程網,都搜索不到OYO酒店。流量入口遭到關閉后,客流與收入遠低于加盟前,甚至出現了虧損現象。而摘掉了“OYO”的前綴,則能在OTA平臺上線。
所以,導致1年合約期將近時,媒體報道出現合作酒店解約潮。
在飽受輿論質疑的續約率方面,OYO酒店合伙人兼CFO李維透露目前的業主續約率已經達到97%。
而據騰訊科技的報道,這個97%的續約率指的是在2018年四五月份簽的那批酒店,每到一個新的月份,其實就會有一批新的酒店到期,所以續約率在動態變化。
但是數據并不能回答所有問題:OYO真的能夠為簽約酒店帶去價值嗎?
與OTA合作 會不會再次花錯錢?
OYO這次和OTA的合作,可能再一次的花錯錢。
據了解,OYO每年向美團支付保底4億元(每家店5萬元,8000家酒店)的通道費;每年向攜程支付將近2億元的通道費。除此之外,OYO仍將向美團和攜程另外支付傭金。按照通道費及傭金估算,OYO支付的綜合傭金率應該不低于20%。
其實OYO與OTA的關系,用相愛相殺形容是再恰當不過的。
早在OYO剛在印度興起的2015年,就遭到了印度市場最大OTA MakeMyTrip的封殺。
在OTA看來,OYO這樣的聯盟,雖然是散兵游勇拼湊的“丐幫”,但天下第一大幫不可小視。一旦成了氣候,將來就可能反制OTA。
這樣一來,對付OYO最佳的辦法就是扼殺于搖籃之中。印度的 MakeMyTrip是這么做的,國內的攜程和美團也是這么做的。
據統計,中國酒店市場客房訂單量來自OTA的比例已經達到70%。
形勢比人強,OYO先是與印度MakeMyTrip續簽了五年的商業合作協議。OYO將向MakeMyTrip支付15%-25%的傭金。
而在成為MakeMyTrip最大股東之后的攜程,與OYO酒店進行簽約也順理成章。
如同城下之盟,攜程和美團雖然收下了OYO的投名狀,并不會就此讓OYO在國內繼續攻城略地。
付費雖然可以在OYO在國內OTA上架露出,但是能否獲得海量的訂單和客戶。這個相信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國內OTA競爭格局實際上是非常炙熱的,在OYO們侵占邊界的同時,OTA老將們發起了反攻。
今年上半年,攜程推出了酒店品牌“索性”,同程藝龍推出了“OYU”酒店,美團推出了“輕住”酒店。
伴隨著邊界的迷糊,加上OYO輕加盟模式并不具備壁壘優勢,巨頭的接連進入,會讓OYO所在的賽道更加擁擠。
應該怎么正確花錢給業主和住客?
在筆者看來,OYO的錢花錯地方了,單體酒店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專業化和標準化。應該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為業主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住客提供安全衛生的入住體驗上。
未來擁有專業基因的企業,才能主導這個萬億級的市場,不能給用戶帶來更安全、干凈入住體驗,無法幫業主帶來真客源,無法幫助酒店提升收入的酒店管理公司是沒有價值的。
OYO如果不在這兩個方面下功夫,那些海量的酒店和客房,來得快去的也快。資本不相信眼淚,特別是對于還在持續燒錢的OYO。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GPLP犀牛財經”(ID:gplpcn),作者:一條輝,原標題:《OYO與OTA相愛相殺 這次巨款又花錯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