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等正式發放了4張5G商用牌照,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IMT-2020(5G)推進組組長王志勤表示,5G商用牌照的發放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公開指出:國內5G將在2019年實現預商用、2020年商用,在2021年到2026年實現包含數百萬量級的宏站和千萬級小基站的大規模商用。
5G網絡,指的是第5代移動通信網絡。在4G——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無wifi下流暢觀看視頻”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了虛擬現實數據的實時傳遞問題,并且永遠連接。具有高速率、高可靠、低時延、低功耗等特點,可以全面應用于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場景中。
而在高穩定性、高容量的傳輸渠道下,將會帶來科技提升,全面而無時間、信息差的傳播傳播局面。隨著5G應用廣泛融入社會,可以預見,在不遠的未來,文化產品的數量與種類將會不斷豐富,音樂、動漫、影視、游戲、演藝等傳統業態的數字化程度將不斷加深,具有可視化、交互性、沉浸式等體驗特性的數字創意產品和服務將不斷涌現。
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對于現場演出行業——一個本身就強調“體驗性”的行業,因為5G強大的數據傳輸功能而帶來的一系列技術提升,對于整個演出市場究竟意味著什么?演出內容與形式是否也會隨之改變?而這種改變又是否會帶來本質上的顛覆?
產業鏈的補足完善
超高清的演出實錄將會成為產業鏈中的銷售衍生產品,演藝行業的產業鏈也將更加完善。
當下演出市場的現場演出,尚未實現演出內容的高清官攝錄制。對于一些巡演幾年“封箱”不再重演的劇目來說,更為可惜。對于現在大部分執著于演出內容的“死忠粉”,只能依靠網絡上東拼西湊的影像資源。而目前的大部分演出錄制視頻,基本上畫面音響質量都十分一般,觀感較差。因為并未開發高質量的演出錄制產品,也難以作為衍生產品進行銷售。
5G時代后,我們將迎來超高清視頻(4k/8k)。超高清視頻已經逐漸在文化產業領域開始應用,一些文化企業如中國移動、華為、愛奇藝等也陸續開始布局超高清視頻產業。可以預見的是,在5G條件下,未來的演出將會開發“超清錄制影像”,并在官方渠道進行銷售。
科技賦能成為“常規操作”
與4G相比,5G能夠實現更加快速的傳輸速度和更加穩定的傳輸通道,容納更大的數據量。這為一些需要強大數據傳輸的科技使用,提供了巨大優勢。
VR、AR、全息投影等“黑科技”在現場演出中的運用其實4G時代就已經不稀奇。但在過去現場演出中種種“黑科技”的加成,因為技術支撐不足,這種科技加成大多也只是一種實驗性的嘗試:信號傳導問題導致視聽體驗不足,“虛擬現實”和真正的現實感官仍存在較大差距……在技術問題下,這些科技賦能其實本質上只是讓觀眾圖個新鮮。
2019年4月20日至21日,由來自德國的VR技術團隊賽博格強盜策劃出品的VR戲劇《見見朱麗葉|見見羅密歐》在北京上演。每個觀眾都有20分鐘的時間,通過VR設備進行觀看體驗劇目中的真實場景。
然而團隊在個人主頁介紹演員數字化技術時也明確地展示了猶疑:“這種技術運用具有挑戰性,因為它輸出效果并不完美。但它或許是有效的……。”而從表現形式來看,展現效果距離真正的現實畫面仍然存在一定的距離。
正在巡演中的舞臺劇《三體II 黑暗森林》前期宣傳中最博人眼球“運用裸眼3D和3D眼鏡呈現劇中經典場景”在實際操作中狀況頻出,遭到了不少觀眾詬病:3D眼鏡失靈、失效現象不時發生,嚴重影響觀劇體驗;帶上眼鏡之后,對整個觀劇效果并未產生視覺體驗上的實質提高。
在數字技術尚未完善時,這些科技加成為觀眾帶來的感官變化,是相較于傳統現場演出值得期待的部分。但反之,也會因為信息傳輸中的種種“后勁不足”成為一個暴露短板的關鍵。
而5G帶來的強大的數字技術與信息傳輸功能的支撐,勢必會帶動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8K視頻、人工智能等技術方式的協同發展。
同時,5G強大的連接功能,讓“萬物互聯”變得不再遙遠:未來多個演出設備形成聯系,能隨時檢查、排除故障,以及多個設備0延時共同控制等等功能都變得可以實現。
隨著5G數據的全面普及,科技手段和現場演出方式的結合,將不僅僅是演出過程中的一種技術宣傳手段。這些“科技賦能”將在現場演出中成為一種可用來進行創作的工具,甚至變成演出內容的一部分。
舞臺技術的創新的可發揮空間將大大擴大,種種技術手段在演出行業中的運用也會逐漸變成一種常態,而非“新嘗試”。
“親臨現場”必要性的削弱
現場演出的“現場性”似乎也變成了一種概念知識而非必要條件。
在現場控制方面,因為5G信號的穩定性,這大大降低了現場設備之間的連接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對場地布置的需求。原則上說,只要有5G信號的地方就不用線纜或者當地的WiFi設備進行信號控制了。而因為5G的強大數據傳輸能力,一些常規性的臨場控制可以直接借助云計算來實現,一些指令也可以由云平臺直接完成,降低了現場控制設備的成本,同時也大大提升了現場和轉播的節目效果。這也對現場傳播上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條件。
同時,5G超強的數據傳輸能力再加上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VR)的運用,使得現場演出的“在場性”達到了一個新的維度。虛擬歌手洛天依在江蘇衛視2019跨年演唱會上與薛之謙的現場合唱,與鋼琴家郎朗的音樂演唱會,都屬于此類技術的初步應用。
實時動作捕捉技術,能讓虛擬人物在現場與觀眾進行互動,與真人無異。線下的觀眾可以通過手機欣賞到合唱的效果,同時在現場的觀眾也可以通過手機端感受到和舞臺上完全不同風格的演出,現場演出的趣味性將大大增加。
而在5G支撐下,多種技術的聯動使用,現場演出的因為“在場性”而產生的更加多元豐富的感受,也將不再是不能模擬不能復制的。
201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是奧地利廣播電視公司鏡頭記錄的第六十次。實況轉播范圍已經超過了90個范圍和地區,實現了5.1環繞聲效。
5G信號時代下,極度高清視頻畫面、杜比環繞音效、流暢的播放效果……都將逐步得到實現。因為去不了現場而觀看直播的選擇已經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甚至將變成一個相對優解:云平臺內存儲的不同布景,都能夠通過舞臺上的表現,把相應的布景實時傳輸到現場的顯示單元之中,實現多個不同角度的觀感畫面傳輸——這能給不在現場的觀眾帶來更多的視角和更多的細節表現,更豐富的色彩運用,以及更細膩的環境體現。
甚至,通過移動設備觀看的觀眾還能夠自由選擇視角:比如從演員的視角來觀察臺下觀眾的反應,追蹤自己喜歡的明星偶像的表演……這種多樣的視角和視角的自主選擇性都是當下在現場觀看所不具備的。
結語
5G時代的到來,毫無疑問為整個文化產業領域都帶來了更多新的機會。而這種機會究竟是一種對現場演出原有體驗更深刻的加強還是一種顛覆性的變革,目前尚是未知之數。
對于演出行業隨著5G而帶來的種種技術革新,在“萬物互聯”的同時,也模糊了很多領域的界限:對現場演出無時間差、多角度的流暢轉播,虛擬人物與真實人物同臺互動演出,自由選擇切換的視角,虛擬現實中無比真實的感受……
在5G視角下,對現場演出的種種展望,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我們對現場演出的認知,確實會讓我們產生了一種恍惚:當下的現場演出模式在5G時代下是不是已經變成了一種概念或者情懷?
是優化加強還是顛覆性的變革,這個問題我們只能交給時間。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本文作者:屈欣悅,原標題:《勢不可擋的5G浪潮下,現場演出會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