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測,2022-2025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單一航空市場。這意味著2022年中國旅客吞吐量會達到9.8億,而那時美國航空市場的規模應該是9.5億或9.6億。”在6月19日舉辦的2019民航趨勢論壇上,國際航協北亞地區機場、旅客、貨運及安保服務總監侯侃透露了上述信息。
據民航局的數據,2018年我國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2.64億人次,較2017年增長10.2%。據了解,目前中國約有235個機場,官方估計,到2035年,中國將需要約450個機場。分析人士預測,屆時中國的民航旅客吞吐量將占到全世界的1/4。
去年12月,首都機場成為中國第一個年旅客吞吐量過億人次的機場,也是繼美國亞特蘭大機場后,全球第二個年旅客吞吐量過億人次的機場。目前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將于今年6月30日竣工驗收,2022年將實現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到2025年達到7200萬人次。
在當天的論壇上,侯侃還提到了一個關鍵趨勢,即全球航空市場正在向亞太地區傾斜。根據IATA的預測,到2022年,印度的航空市場將從現在的第七位升至第三位,印度尼西亞將從第十位升至第五位。而幾天前,波音發布的2019年《民用航空市場預測》顯示,不斷增長的客運量和飛機退役趨勢驅動了未來20年對44040架新飛機的需求,總價值達6.8萬億美元,與去年相比今年的預測值增長了3%。未來20年,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將繼續引領增長,全球約有40%的新飛機將交付這一地區,飛機交付量達到17390架次。北美地區排名第二,未來20年預計將交付9130架飛機。
侯侃稱,未來20年全球航空市場大約55%的增量都來自于亞太市場,其中僅大中華區一個地區的增量就將超過亞太區其他地區的總和,占到28%。“所以這種發展是不均衡的,這種不均衡給中國現有的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侯侃總結稱。
根據侯侃的介紹,目前全球最大的100個機場中,只有4個機場在未來五年能夠滿足現有的旅客增長量。其余96個機場或已經達到飽和,或將在未來3-5年達到飽和。對此侯侃認為,未來機場應具備三大發展方向,一是旅客端的全流程無紙化,二是機場端的智能化處理,三是差異化安檢。
今年5月,中國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巡視員張清在例行發布會上公布了這一消息,但當時民航局也指出,包括季節性因素、臨時活動和事件以及極端天氣增多三大因素影響了千萬級機場的吞吐量。
*本文來源:北京商報,作者:尹文武,原標題:《2025年中國成最大單一航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