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近一段時間,北京、上海、濟南、天津、南昌等城市相繼出臺了新一輪促消費政策,“夜經濟”一詞頻頻出現,被作為新消費增長點,例如“點亮”夜間經濟被提上2019北京市政府工作日程、天津圍繞海河打造夜間經濟帶、上海提出圍繞“國際范”“上海味”“時尚潮”夜生活集聚區的目標推動“晚7點至次日6點”夜間經濟繁榮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3個省區市陸續出臺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的舉措,政府從旅游、餐飲、文化、交通等多維度培育發展夜經濟。
夜經濟不負眾望,提交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8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受夜經濟等促進消費舉措的帶動,7月份全國餐飲收入3678億元,同比增長9.4%。另外,和餐飲相關的行業也受到帶動,當月飲料類零售額增長 9.7%,煙酒類零售額增長10.9%,都比上個月有所加快。
夜經濟已然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亮點,也冒出了環保、治安、交通、擾民等一系列問題。如何給夜經濟的發展提供包容開放的市場環境,如何保障交通和安全等配套條件的提供?這些問題考驗著一個城市的管理智慧。
夜經濟奔跑
商務部發布的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有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晚上18時到22時的銷售額占比超過全天的一半。如北京王府井夜市出現100萬人的高峰客流量,重慶三分之二以上的餐飲營業額在夜間實現,廣州的服務業產值有55%來源于夜經濟。
熱氣騰騰的夜間消費激發商業活力。《阿里巴巴“夜經濟”報告》顯示,23點到24點,一二線城市超過83%的口碑商戶還在營業,24點之后,仍在營業的口碑商戶比例超過60%。
大眾點評必吃榜數據也顯示,20點至23點成為新的餐飲消費增長點,其中,20點、21點、22點、23點的商戶瀏覽量分別增加42%、53%、51%和50%,燒烤、面館、小吃快餐、串串香等品類的必吃榜上榜商戶上述趨勢較為明顯。
這幾天,在青島市市北區臺柳路1907音樂街上,每晚吸引著大量的市民與外地游客來參加青島國際啤酒節。而這個長約240米的街區,在6月27號之前還是個正在進行的商業街區的改造提升項目。“之前整個商業街區的空間利用不足,商業業態也很難維持。現在這個商業街舉辦了不同的(夜間)活動,吸引市民飯后遛彎和外地游客打卡,從車庫的泊車數量也可以看出它現在運營狀況比較好。”臺柳路1907音樂街的設計團隊奧雅設計北方區域公司副總經理、青島公司負責任人趙振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不過,趙振介紹,音樂街舉辦的活動也受到過居民的噪音投訴。一個整體的感受是,在夜經濟為訴求的城市項目中,不論商業街區還是旅游景區,都對企業運營管理和城市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掌燈人
夜間這個特殊的場景,的確對城市治理的要求更高。
如何滿足人們夜間消費的交通、安全、飲食安全需求?每一個問題單列來看都很細小,但放在一起,可能是一個龐大而系統的城市治理工程,過嚴監管容易壓制經濟活力,過松監管容易放大問題,這考驗著一個城市的協調和管理智慧,也推動著城市管理的進一步創新。
之前,城市的環境治理曾一度讓整個“宵夜江湖”退場。對此,廣州市發改委服務業處處長尹志新表示,有市場需求,才有政策的相應調整,政策跟著需求走。
他認為,作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政府應緊跟民眾的需求,緊跟夜經濟主體商戶的需求。同時,政策實施要做好統籌和頂層設計,算好經濟賬。他舉例說明“通盤考慮”的必要性:公交公司可以虧,但公交公司加上商場的綜合效益算起來如果是盈利的,那這個班車就可以開通。但如果綜合算來依然虧損,那么拿公共財政去補貼就不合適,得實事求是。
羅蘭貝格執行總監劉波建議,提高夜經濟的公共服務能力,可以發揮街區商會自治的作用,如成立街委會作為管理主體,以市場化運營機制推動專業化管理。
同樣,4月底,上海出臺《關于上海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建立了“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
北京市7月份發布《北京市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提出設立市、區、街(鄉鎮)三級夜間經濟“掌燈人”,負責統籌協調本級夜間經濟發展。鼓勵“夜京城”地標、商圈和生活圈相關企業成立商會等社會組織,全面推進本區域夜間經濟工作,引導行業自律發展。建立“夜京城”地標和商圈動態評估機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許通過政府的政策杠桿來刺激市場,充分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其間。比如,通過制度創新,設立“掌燈人”制度,邀請專業人士共商共議,和商戶市民共治共享,共同為夜經濟“掌燈”。
*本文來源:經濟觀察報,作者:程海瑞,原標題:《誰來掌燈夜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