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看上去,不差錢的OYO在“一路走偏”。從婚禮空間到聯合辦公,OYO的擴張腳步反復橫跳,令人捉摸不透。
而如今,OYO又進軍了咖啡領域,推出的“芬然咖啡”品牌,近日在西安開出第一家門店??Х鹊瓴捎米詣涌Х葯C,咖啡豆等原材料由OYO酒店篩選,咖啡制作則由酒店前臺來負責。
根據OYO酒店方面的說法,借助龐大的酒店網絡,OYO酒店積累了大量城市商業活動數據,根據不同區域的人流狀況和酒店條件,能快速找出適合開設咖啡店的酒店,加上項目在單體酒店內開發運營,因此無論是前期投入還是日常運營成本都遠低于同類型咖啡店。
并不常規的操作背后,藏著OYO的大野心。
酒店業“瑞幸”,來搶瑞幸蛋糕
OYO常常被稱為酒店業的“瑞幸”,探尋兩者發展的道路,不難發現相似之處——
OYO擯棄傳統酒店的擴張方式,投身資本,不計成本高投入以支撐擴張的邏輯,與瑞幸如出一轍。兩者選址同樣強調數據驅動,只不過瑞幸咖啡的數據來自線上,OYO的數據來自其密布的線下酒店網絡。
此外,更為巧合的是,2018年9月加入OYO、出任CFO的李維,其前身也與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同屬“神州系”,曾擔任神州租車的COO兼CFO。
而如今瑞幸與星巴克的硝煙還未散去,OYO又借助“芬然咖啡”品牌來切這一塊蛋糕,竟有殊途同歸之感。
有人表示,OYO做咖啡品牌,會比瑞幸要容易得多,“芬然咖啡”主打酒店場景,更偏重于線下到店消費,而酒店環境靜謐、客流量較大,本身也是適合咖啡消費的場景——畢竟在酒店大堂辦公都成為現實,喝咖啡就更見怪不怪了。
另一方面,人員、場地,都是酒店本身就存在的,這一部分成本就已經省去了。
看上去,OYO正在成為咖啡館門口的野蠻人。
咖啡館,酒店的“??汀?/span>
事實上,酒店里開咖啡館在業內已不算稀奇事,OYO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后一家。
90年歷史的和平飯店一樓有一家咖啡館,窗景便是南京路與外灘,復古氣息會讓人仿佛身處海明威筆下《流動的盛宴》中的巴黎。這可能是最為相得益彰的酒店與咖啡館案例。
早在2017年,華住集團就推出了嵌入式咖啡館niiice café,對酒店前臺進行少許裝修改造即可開始經營咖啡。niiice café投資不超過3萬元,產品毛利達65%,全國平均門店月營業額為5000-6000元,60%-70%的客源來自于酒店入住賓客。
而鉑濤集團旗下的喆啡酒店,更是直接采用咖啡館+酒店的經營模式,號稱“首家以咖啡館文化與酒店完美結合的中端的精品酒店品牌”。迄今為止,喆啡酒店已在北京、天津、成都、西安等多個城市開有酒店,數量超過200家。
在這些“前輩”面前,OYO有著無數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鑒,而推出自有的咖啡品牌,似乎是想將酒店與咖啡館的結合,推向更緊密的一個方向。
OYO的真實野心
無論是收購聯合辦公品牌,還是推出咖啡品牌,OYO的擴張,并非毫無章法,而更像是將酒店行業走了十多年的道路,壓縮到一年兩年內走完。
急劇擴張的OYO,已經開始思考空間利用的問題了。
華住集團董事長季琦曾指出,酒店業未來的發展重點是對空間的解放。他表示,華住酒店未來的發展重點就是以依托現有的物業,衍生出公寓、短租和辦公空間,以滿足社群住宿、辦公、商旅等不同的場景需求。這樣改造存量物業,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提高酒店的空間利用率,起到一石二鳥的作用。
正如相關人士所說,OYO酒店推出“芬然咖啡”是針對單體酒店物業利用率普遍較低的現狀,探索更多增值服務,盤活酒店閑置物業空間,為業主提效創收。
酒店空間大量留白,以彰顯尊貴的道路,并不適合中低檔酒店的長足發展,尤其是隨著酒店行業產品多元化發展,更多的中端、經濟型酒店在消費升級大潮下,都在做跨界、產品升級的轉型,服務場景化、空間坪效化已經是不可避免的發展之道,RevPAR(每間可供出租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收)的時代已經過去,坪效逐漸成為更為重要的酒店收益管理指標。
面對開始做咖啡的OYO,酒店更無需瑟瑟發抖——畢竟,OYO正在試圖闖出一條新的道路。
只靠客房盈利的酒店,都在餓死的路上,求生欲強的酒店們,都在用多元化的跨界轉型,撬動盈利的天花板。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邁點”(ID:meadin),作者: maimai,原標題:《OYO推咖啡品牌,該瑟瑟發抖的是咖啡館還是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