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快布局夜間生態,“夜經濟”作為消費增長點,頻頻出現在各地促消費政策中。
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各地依托中秋賞月,瞄準“夜經濟”大做文章。《證券日報》近日走訪北京多家商場、劇院、便利店等,并采訪消費者和工作人員發現,市民夜間出游、消費的需求旺盛。與此同時,各地便利“十一黃金周”夜間消費的舉措也呼之欲出。
多地出臺繁榮夜經濟舉措
今年以來,各地推動“夜經濟”發展舉措不斷。
以四個直轄市為例,今年4月15日,上海市商務委等九部門聯合出臺《關于上海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上海“晚7點至次日6點”夜間經濟的繁榮發展;天津市自6月1日起啟動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措施之一“鼓勵開展延時經營”;重慶市聯動商業、旅游、文化等多個業態,自7月份啟動為期三個月的夜市文化消費促進活動;北京市商務局7月9日印《北京市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包括點亮夜間消費場景等13項具體內容。至此,四個直轄市今年的“夜經濟”舉措全部配齊。
除上述城市,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還有成都、濟南、三亞、長沙、廈門、南京、西安、南寧等地出臺相關政策舉措,激發夜經濟新動能。
此外,8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游、休閑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夜經濟是滿足人們多元化生活需求的一類經濟形態。在時間上延伸了消費的鏈條,能夠豐富人們的休閑娛樂生活,挖掘人們在假期之外,工作之余的消費潛力;在空間上拓寬了消費的群體,滿足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群體的需求。
夜間消費需求旺盛
今年中秋節期間,多個城市的眾多商家開展夜間活動,延長營業時間,為消費者派送節日福利。本周,各個省市逐漸公布中秋假期旅游消費情況,數據顯示,各地夜間消費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地區部分商場、劇院、體育場館、便利店等場所,并采訪了多位消費者和工作人員發現,市民夜間出游、消費的需求十分旺盛。
在朝陽區一家位于商場一層底商的24小時便利店,記者晚上9點半在店門口觀察了10多分鐘,發現進店的人依然不少。當晚值班的收銀員告訴記者:“商場平日關門時間是晚上10點,不過商場內的電影院、KTV等娛樂場所閉店比較晚,所以我們店即使過了凌晨人也挺多。”
在上述商圈,記者走訪了幾家健身房,詢問了營業時間、客流集中時間等問題。一家緊鄰居民區的健身房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我們店兩大客流高峰是早上9點前和晚上7點后。我們和寫字樓附近的健身房不同,小區居民上班前和下班后才有時間來健身,因此營業時間也相對靈活。”
出租車司機小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是“不夜城”的見證人,即使到了深夜,也能接到來自各大商圈、電影院、酒吧街的單子,他調侃道:“我性格比較急,怕堵車,晚上路況好,單子多,更喜歡跑晚班。”
9月15日,男籃世界杯決賽在五棵松華熙凱迪拉克中心舉行,球迷現場觀賽熱情高漲,散場后人山人海的觀眾排隊打車還成為部分觀眾熱議的焦點。
除了體育賽事、演唱會等常規晚間項目,“夜經濟”還延伸到了兒童劇院。《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今年暑假開始,木偶劇院的演出不局限在白天,增設了晚間19:30的場次;兒童中心劇院也有部分表演場次安排在19:00開始。據工作人員介紹,前來觀看晚間演出的大小觀眾坐滿了整個劇院。此外,夜宿動物園、夜宿海洋館等親子項目也受到了廣泛歡迎。
有不少受訪市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除了吃喝,期待更多的景區、劇院、博物院等場所能夠延長營業時間。
北京市統計局近日發布北京夜間消費調查報告顯示,最受青睞的消費形式要數美食餐飲,有73.2%的夜間消費人群把票投給了美食餐飲。電影和文藝匯演吸引了52%的夜間消費者。32.9%的夜間消費者選擇晚上逛書店、圖書館,參觀展覽等。
驢媽媽旅游網大數據顯示,中秋節期間,除傳統景點、古跡、主題樂園備受歡迎外,夜游預訂數據增長最為迅速,相關產品預訂人次同比增長約44%。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近期各地會議公告了解到,為迎接十一黃金周,多個城市正在牽頭制定夜間消費攻略指南。相信隨著各地對夜間經濟業態的不斷重視和豐富,“夜經濟”和國慶節也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多位受訪專家表示,中秋國慶雙節期間餐飲、廟會、歌會、賽會、展會等各式各樣的文體娛樂活動,將給服務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持續發展需創新和規范并舉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為提高夜間消費便利度和活躍度,持續創新改善夜間交通、安全、環境等配套設施。
入秋以后,天氣轉涼,為了推進夜間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部分北方城市開始探索夜市四季運營模式。
例如,天津市近日出臺了“夜間經濟街區可持續高品質發展2.0版”的實施方案,鼓勵各個夜市盤活資源,將室外經營向室內轉移。積極探索夜市四季常態的運營模式,在秋冬季節,持續為市民打造休閑去處。
除了氣候因素,“出得去,回得來”也是市民參與夜間活動的重要因素。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針對消費者反映的夜間交通問題,各地也在逐步改善。
例如,北京實施延時運營方案,每逢周五及周六,地鐵1號線、2號線沿線各站末班車發車時間推遲到次日零時30分以后;廣州印發《廣州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將延長地鐵、公交的夜間運營時間,增加夜間停車位、的士候客點、夜間公交線路。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向東建議,發展夜間經濟還要注意消防安全,特別是人口密集地區。對于上班族來說要注意調整夜間生活和白天工作之間的關系,避免顧此失彼;對于商家來說要降本增效,合理安排夜間用工和時長,在滿足消費者夜間多樣性的需求的同時,不過度增加成本負擔。
“夜間經濟是一種新的業態,在挖掘消費潛力的同時,需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查和成本收益分析,同時考慮到可持續性,防止出現盲目跟風的情況。”劉哲提醒。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網,作者:王萌,原標題:《多地出臺政策助力夜間消費 夜經濟迎“金九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