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在傳統旅游項目發展趨冷,游客相對減慢或者下滑的大市場環境下,大部分的投資人都在尋找新的突破口。旅游演藝因為其動態的產品形式,被很多項目所看中,力求作為突破口。
但在我自己觀看過的幾百臺旅游演藝而言,真正能夠成為市場主角的演藝項目還是鳳毛麟角。大部分的演藝項目還只是一個配套的角色。旅游演藝的確可以成為很多項目甚至未來旅游產品的突破口,但是當下發展之路卻并不是那么健康。
一、選址高于一切
目前市場上的旅游演藝產品主要是實景演藝和劇場演藝兩大類。很多投資人對于旅游演藝項目并不是很了解,主要看的就是一個大氣、一個熱鬧、一個新奇。總會主觀的去評定這個項目的好與壞,還有未來預期。
因為無知,所以無懼,因為無懼,所以在自己的景區旁邊就開干。
其實相對于景區選址,旅游演藝的選址更為重要。因為景區如果資源優質,可進入性強,就可以保證景區的健康發展。但是旅游演藝還需要一個非常苛刻的條件就是游客基數。
因為傳統旅游演藝不光是前期打造成本高,后期的演出運維成本也是非常之高。如過無法保證上座率,那帶來的就只能是持續性的虧損。
對于專業做旅游演藝的公司而言,例如宋城系列,在選址上我們可以發現,每一個項目的落地都有一個共性的選址特點,那就是每一個項目的落地點都是旅游目的地。即使這樣的選址,也不是每一個項目都能保證盈利。
傳統的旅游演藝,對于傳統的景區的破局,其實并不是一劑良藥。畢竟在傳統景區周邊盲目上馬的旅游演藝項目,雖然能夠帶來短期的市場熱度,但是就演藝項目本身,就無法維持日常運營,又談何為景區引流呢?
所以千萬要注意選址的硬性問題,不是每一個景區都玩得起傳統旅游演藝。
二、小錢就是過億
對于中國目前的旅游行業環境而言,雖然投資趨冷,但是仍然充斥著暴發戶的氣息。不過不是那個定個小目標,先掙它一個億,而是先投它一個億。對于國內這些主流的演藝而言,真心都是身價不菲。
先不說項目本身花多少錢,單單就導演的“出場費”,動輒就是幾千萬甚至過億,真心感覺這個人民幣有點像大風刮來的一樣。
一場演出的制作成本,動不動就要過億甚至幾個億,難道做這個項目不是為了掙錢?是為了給老板自己做后花園,搭個大戲臺?如果是為了掙錢,那這幾個億的投資要多久才能掙回來呢?
再加上大額的演員人工費、機械維護費、耗能費、設備折舊費等等,這項目是要做到什么層級才能保證不虧錢呢?動不動就花一個億,那可是一個億,不是一百塊、不是一萬塊,可能這一臺演藝的成本都能拿下一個上市公司了吧?那樣是不是掙錢的機會更大呢?
三、導演魚龍混雜
中國的面積大、人口多,市場也大,不管是什么樣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機會。在旅游演藝備受追捧的當下,憑空誕生了很多的旅游演藝“知名”導演和團隊。
這里面很多都是跨界而來,有的可能是做電影電視的;有的可能是,做節慶策劃的;有的可能是做各類晚會的。但是,真正的旅游演藝,真的是這些“專業人”能做的嗎?
沒有高質的導演團隊,哪來高質量的演藝產品。導演團隊的魚龍混雜,直接讓國內的旅游演藝產品參差不齊。更多的是現代科技與燈光的拼湊式結合,徒有其表,沒有其魂。
國內的旅游演藝產品很多,但是真正的好產品卻是屈指可數。旅游演藝是靠大眾市場存活的產品,不是服務小眾的定制化產品,同時也不是所謂的情懷產品。
因此旅游演藝對導演團隊的要求更甚于其它的表演形式,因為他們需要的是洞悉大眾的需求,了解大眾的藝術認知形式。產品的表演形態既不能太高大上,也不能太下里巴人。
所以旅游演藝項目的導演團隊篩選準則是:不選貴的、不選知名的,只選對的。
四、打破觀演關系
當下不缺能看的旅游演藝項目,缺的是捆綁游客的好演藝。讓游客深度體驗參與,才能更好的讓游客開心,因為任何旅游項目的終極追求都只是一個讓游客樂呵。游客開心,一切就都有了價值,游客不開心,一切也就都會淪為垃圾。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這么多年下來,做出類似產品的公司,真心沒幾個。不知是沒有理解參悟透,還是都有著自己的情懷,不愿意輕易改變。
其實,現在大家都在追捧的沉浸式,就是觀演關系的一個突破。但是目前國內的所謂沉浸式還只是做到皮毛,所謂的沉浸式還只是場景沉浸。場景沉浸,只是讓游客看到了這樣的外在環境。但是,游客還是游客,演藝還是演藝,沒有讓游客真正的改變角色。
當所有游客都是看客的時候,一旦游客量比較大的時候,就必然出現嘈雜混亂的場景,從而影響體驗。
真正的沉浸式是情感沉浸,而不應該是僅僅的場景沉浸。在整個體驗過程中,我們不要把游客僅僅作為路人看客,要學會把游客變成一個“混”。
觀演關系的打破,其實就是一個玩法,把普通的游覽,轉變成一個開心的游戲體驗。
小結
旅游演藝的大投入,對于ZF是政績,對于投資人是臉面,以至于在打造初期讓很多人忽略了后事如何料理的問題。所有人都認為旅游景區和旅游演藝都是一次性投入,終生收益的事業。但我只能說,這是大錯特錯。這種思維只是在給自己的找死之路上鋪了第一塊墊腳石。
大型旅游演藝的運營成本可能一點都不比前期的投入少,關鍵是很多的大型演藝,每次的演出成本,都要高于百分之五十的上座率收入,有的可能更高,這又如何保證不死呢?
演藝是一門溝通藝術,大投入不一定能打造經典;小投入不一定就無人問津。船小好調頭,一切都是為了博游客一笑,不必要一定搞得那么復雜,就像好多演藝項目一樣,看完之后,跟本不知道演的什么。
做旅游就是研究人性,做演藝更是追求歡樂,我們要做的是靠專業降低成本(投入成本和運營成本),靠專業打造經典。
貪大求亡是一種大風氣,當然,求亡肯定不是每一個投資人的主觀意愿,只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搭乘了這趟死亡列車。
忘掉所有的案例、忘掉所有的認知、忘掉所有人的忽悠,只考慮兩個問題,就是游客笑了嗎?我能賺錢嗎?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旅游產業觀察”(ID:lycygc),作者:韓吉飛,原標題:《旅游演藝的貪大求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