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如果你看過Uber的財務報表,可能會覺得2014年并不像他們所說的那么艱苦難熬,這家成立還不到六年時間的公司,今年毛收入預計會達到100億美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最近的估值已經高達400億美元啦。
實際上,Uber雖然獲得了如此大的成功,但在處理與司機和本地政府之間的關系上卻表現的不是很好,當然啦,即使Uber的公共關系處理不佳,也沒有對其商業模式造成太大影響,畢竟就目前而言,他們的商業模式還是非常穩固的。駕乘分享平臺正在顛覆傳統交通運輸行業,而且他們也正在成為分享經濟中的一大亮點。
2014年,分享經濟規模已經排到全球行業經濟的第五名,行業規模大約有15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分享經濟規模將會達到3350億美元。Uber、Airbnb、以及TaskRabbit這些公司的成功并非曇花一現,而是一種全新的公司經營方式。
新常態
分享經濟背后的理念已經不是新聞了。事實上,Napster,eBay,以及CrAIGslist都是基于這一基本理念構建起來的。但是Uber和Airbnb卻把所謂的“協同消費”帶入到了一個新層次。
在經濟蕭條時期,這些分享經濟領域里的先驅為那些“屌絲”消費者們創造出了非常實惠的消費解決方案,此外,他們也為那些需要“賺外快”的、或是工作時間較為靈活的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賺錢渠道和收入流。舉個例子,Airbnb公司首席執行官最初創立該公司時,就是想為自己省點兒房租,于是把空閑房間出租給了別人。還有Uber,他們把人們的汽車變成了一個“賺錢工具”,而不是財務負擔。
在利益的驅使下,人們更愿意去承擔風險,比如搭乘陌生人的汽車、或是寄宿在陌生人的家里,他們就是新一代的“分享者”。分享經濟里的首批企業基本上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隨著他們獲得了成功,很快就會產生新的變革。
分享經濟的優勢
分享經濟絕不僅僅只能應用在出租車或房間出租領域里,它正在將觸角延伸到更多用戶群體,消費者、企業、企業主、企業員工,等等。
當消費者可以分享、或循環利用自己的資產,比如房屋、汽車等等,那么這些產品的產量需求可能就會有所減少。然而對于身處的分享經濟里的傳統企業來說,除了要與行業內競爭對手“廝殺”,現在還需要面對數以百萬計的“分享者”。這種狀況會驅動相關產品價格降低,繼而削弱傳統企業的盈利能力。
另外,雇傭關系也會受到分享經濟的影響,因為彈性制的兼職工作會變得越來越多。“失業”一詞的概念或許也要被重新定義了,因為相對于傳統職位,分享經濟中的“全職工作”是多變的。
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高效、協作的平臺。就像那些基于YouTube上的多渠道網絡一樣,也會有更多新工具和新服務出現,用于支持分享經濟。舉個例子,Zen99可以幫助1099個工人處理稅務問題;還有Checkr,它可以提供自動背景調查服務,背景調查是一個較新的行業,也需要打好行業基礎。
分享經濟的下一階段,應該會是采用中心輻射型的服務模式。一旦分享經濟平臺有了各種應用程序接口,并且可以相互整合,那么就能看出這種模式的優勢了。消費者只需登錄到一個平臺上,就能預定到自己需要的所有服務。舉個例子,OpenTable是一個晚餐預定應用,但如果要約女神吃飯,除了使用它訂餐之外,還可以直接連接到Lyft叫車,順便購買鮮花,訂酒店一條龍服務,最后你懂得…..當所有服務都整合在一起之后,將會給用戶帶來無縫的使用體驗,甚至能為“分享者”帶來新的商機。
此外,分享經濟也會給各種垂直服務帶來巨大機遇。舉個例子。在線室內設計平臺Laurel & Wolf可以讓設計師們主動來找到你,并且價格也非常實惠。通過定位室內裝修市場,Laurel & Wolf找到了這個領域里的痛點,他們的解決方案極大地提升了設計師們的工作效率。雖然室內裝修整體市場規模并不大,但是如果你深入挖掘,并且找到用戶真正所需的東西,還是會有很大機會的。
或許在幾年之后,我們根本不會再去討論分享經濟的利與弊,因為那時分享經濟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之中。傳統企業不愿接受這樣的現實,但是如果不站在風口上,他們勢必就會被淘汰。 當然,在分享經濟發展的道路上肯定不會一帆風順,但至少,身處其中的公司應該已經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