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chuàng)建賬號
登錄出行方式被移動互聯網改變的同時,也掀起了用車O2O創(chuàng)業(yè)的巨浪。2013年底由滴滴、快的掀起的打車補貼大戰(zhàn),在半年時間內雙方共燒掉15億元人民幣,直至2015年2月雙方合并,移動打車市場”快滴“一家獨大的格局已定,因此新的戰(zhàn)火也就順勢蔓延至了專車市場。
打車應用鼻祖Uber也于2013年入華攪局,一年后以資本為紐帶結盟百度。專車是否合法尚無定論的當下,拼車和順風車又來了。僅百度一家,在近段時間就連續(xù)出手投資了兩家拼車O2O創(chuàng)業(yè)公司——51用車和天天用車。
打車、專車、拼車/順風車、租車以及代駕作為城市多樣化的用車方式,在移動互聯網改造下,整個市場已是風起云涌、花樣翻新。同樣,資本對用車O2O亦是相當瘋狂。
還未上市的Uber最新一輪估值已經達到400億美金,虎嗅粗略統計了下,從2014年至今,國內風險投資在用車O2O領域的投入累計近18億美金,其中滴滴、快的融資額就占到了15億美金,公開披露融資消息的用車O2O創(chuàng)業(yè)公司就超過20家。
用車O2O百花齊放的同時,也是一派亂象叢生。本文就以打車、專車、拼車/順風車、租車以及代駕為切入點,選取了用車O2O市場各自代表性企業(yè),對其產品屬性及行業(yè)特點進行了盤點分析,若有遺漏的視角及公司,歡迎評論補充。
一、打車:格局已定,滴滴、快的“大一統”
追溯至兩年前,在快的、滴滴打車問世之前,市場上已經有多個打車應用出現。但搖搖、百米這些名字如今早已被遺忘,他們是怎樣走向衰敗的?
一方面,打車軟件對傳統出租車行業(yè)帶來巨大變革之初,監(jiān)管部門的嚴厲態(tài)度以及官媒的批評聲音與如今對專車的質疑和打壓極其相似,原因一是打車軟件自身存在支付信譽、安全管理等問題。
二是因為其影響了金融機構、呼叫中心等單位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有一部分打車軟件被政策限制打壓,而滴滴、快的則為搶戰(zhàn)市場而冒著不確定政策風險頻頻出招,包括大量向司機地推軟件、降低注冊門檻、訂單加價、推送假訂單等。
另一方面,瘋狂的補貼大戰(zhàn)一舉撼動了打車市場的平衡狀態(tài),在其他公司還在思考盈利模式的時候,滴滴、快的擺出了我根本沒想著盈利的姿態(tài)執(zhí)著燒錢。
究其原因,當然是背后的騰訊、阿里兩家巨頭的持續(xù)加碼,拋開互聯網巨頭對移動支付、O2O等方面的布局不談,幾十億的資金支持讓滴滴、快的在價格戰(zhàn)上越打越歡,直接將資金不足的競爭對手甩出局。
2014年的補貼大戰(zhàn)至今已過一年,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篩選,打車市場已日趨穩(wěn)定,呈滴滴、快的二分天下之勢,而兩家也于今年情人節(jié)這個浪漫的日子宣布牽手合并。如今打車應用大量的補貼早已消逝,專車市場的一場大戰(zhàn)又拉開了帷幕。
二、專車:是不是黑車,誰說了算?
在打車難的情況下,專車以高水準服務的姿態(tài)出現,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而“專車”一直處于法律灰色地帶,究其根本在于車輛與司機的來源是不是私家黑車。
今年兩會,交通部相關負責人被記者問到私家車當專車問題時,其回答是:“永遠不允許。” 而此前交通部明確表示過,只有合法合規(guī)的“租賃車輛”才能作為“專車”提供服務,于是乎出現了“私家車租賃”的現象。
“專車第一案”已于4月15日開庭審理,此案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被認為將反映政府對專車的態(tài)度以及該市場能否出現深度改革。
按照規(guī)定,專車車輛都是專車運營公司從汽車租賃公司租來的,而汽車租賃公司的車輛數受政府管控。但現實中,也有私家車車主帶車與租賃公司簽訂合同,加入專車運營,從而形成一個監(jiān)管灰色地帶。下面帶你了解各家公司“專車”的來源:
易到用車、滴滴專車
【車輛、司機來源】對外宣稱與租賃公司合作,選擇符合要求的車輛加盟,節(jié)省至少上億元的車輛采購以及養(yǎng)護費用。
據了解,“租賃車輛”實際上不乏私家車。私家車司機加盟的時候,會跟另外一個汽車租賃公司簽合同,把車委托給租賃公司;再跟一個勞務派遣公司簽合同,自己變成司機,這就是為了迎合政策而做的人車分離。
Uber
【車輛、司機來源】Uber進入中國市場之初直接和租車公司合作,司機是前租車公司員工。這些租車公司常年與酒店合作,為住戶提供接送機等偏商務的服務。
Uber只是把那些租賃公司的車,租了出來,然后拆分成很多次,給不同的人搭乘,僅此而已。所以,Uber的司機有更良好的習慣,用戶可以享受到優(yōu)質的線下體驗。
神州專車、一號專車、AA租車
【車輛、司機來源】他們的模式基本與交通部規(guī)定的“租賃車輛”政策相吻合,具有天然優(yōu)勢。自己建立車隊,培訓司機,全部自有化。神州專車規(guī)模較大,據說在北京已有5000臺專車。
截至2014年9月30日,神州租車車隊規(guī)模達57745輛車,超過了行業(yè)第二名至第十名的總和,規(guī)模居全國之首,這一數字仍在穩(wěn)步增長。
在體驗上,用戶注重的是叫車速度、價格和行車服務。
【叫車速度】用戶在Uber叫車時無需輸入目的地,附近的車輛不會出現挑單的情況。而神舟、易到擁有更多的車輛資源優(yōu)勢。
【價格】專車市場的補貼優(yōu)惠雖不像2014年打車補貼那樣紅火,卻也出手頻繁,且各家的優(yōu)惠方式皆不盡相同。
【行車服務】神舟專車等自建車隊的模式,擁有標準化培訓、車輛要求,行車體驗較為良好。
三、拼車/順風車:迎來政策紅利
專車發(fā)展受限,拼車服務卻迎來政策利好。近日,北京出臺了《小客車合乘出行的意見》,拼車變得合法合規(guī);另外,在今年兩會期間,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也表態(tài),鼓勵拼車出行。一時間,拼車服務迎來多方利好消息。
拼車的優(yōu)點是充分利用資源、價格低、一定程度緩解交通擁堵問題,政府都鼓勵了,企業(yè)豈有不跟風進入的道理?
51用車、天天用車
【約車方式】車主設置自己的路線,乘客輸入路線后系統匹配相近的一些車主,車主根據需求搶單。上下班搭順風車,每輛車每天只能接兩單(上下午各一單)。
【計費模式】計費有統一標準,經濟型(POLO)、舒適型(雅閣)、豪華型(奧迪),經濟車型20公里只要30元,比出租車費用低了一半。
【社交】車主必須一對一服務,提倡乘客坐副駕駛,大大增加了車主與乘客深度交流的機會。天天用車還在APP中增加了“行業(yè)圈”,需要實名、公司認證。
微微拼車
【約車方式】用戶可以發(fā)布自己的上下班路線和長途出行路線,系統根據地理位置及時間做智能匹配,并向用戶推薦最合適的路線。乘客選擇一條滿意的路線,并向對方發(fā)出拼車申請。
【計費模式】乘客可以在一定區(qū)間內選擇分攤車費。
哈哈拼車
【約車方式】乘客可以發(fā)布拼車請求,放置在社區(qū)里,等車主報價;乘客也可以搜索到車主發(fā)布的拼車線路。哈哈最大的特點是按座位收費(允許一對多),且可以跨城市長途拼車。
【計費模式】乘客發(fā)布拼車請求后,車主按意愿提供報價;而車主發(fā)布路線時可以自己制定價格。
【社交】APP中加入了群組功能,群組以路線為維度,可以聚集相同上下班路線的人。乘客與車主可在聊天窗口內溝通,車主還能對幾位乘客組建群聊。
嘀嗒拼車
【約車方式】與51、天天大致相同。
【計費模式】所有車型價格統一。如:在北京接送費10元,每公里1元分攤費,封頂99。
【社交】與51、天天大致相同。
在拼車應用發(fā)展的路上,防止“變味”尤為關鍵。每日拼車次數,乘客與車主雙方信息傳遞的方式與先后,這些細微上的變動都有可能滋生黑車運營的土壤。
拼車應用的商業(yè)模式要建立在規(guī)模之上,因為沒有用戶基數很難找到和自己相同路線的車主與乘客。所以用戶量是拼車應用的最大瓶頸,市場上存在的大量應用勢必會有一部分被淘汰。
擁有巨頭投資的應用會得到更多的技術支持、市場推廣,從而在這場競爭中獲得一定優(yōu)勢。此外,拼車帶來的新鮮的社交體驗也令此種出行方式增色不少。
四、租車:移動“共享”成主流
一嗨租車、神州租車
車輛為公司所有,具有強大的線下網點資源。用戶可以到線下門店取車,也可以選擇送車上門服務。
送車上門服務:可將車輛送至指定的地點,現場辦理租車手續(xù)。
上門取車服務:租期結束,到指定的地點取回租賃車輛,現場辦理還車手續(xù)。
異地還車服務:可全國任一服務網點歸還車輛。
PP租車
P2P模式,用戶可查找附近待租的車并下單,車主同意后成交,用手機即可打開車門。利用車主閑置的車輛資源,并幫助其將閑車租出去賺錢。這種模式同樣依賴用戶量,吸引車主提供閑置資源的關鍵,而當用戶量增大后完全可以出現同一小區(qū)租車的情況。
相比之下,P2P租車模式已經打破了線下門店租車的地域限制,也是“共享經濟”的代表模式,所以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對神舟租車、一嗨租車互聯網線上化,線下門店經營的渠道方式構成威脅。不過,后兩者在車源及車況保障方面,會比PP租車有優(yōu)勢。
五、代駕:用車領域的勞動力市場
在手機代駕應用出現前,互聯網代駕的模式只是提供代駕公司的信息,類似于58同城等平臺,只是做線下代駕公司的代理而已。
而e代駕、愛代駕、微代駕等移動端應用繞開了代駕公司,直接招募司機,建立透明的服務規(guī)范倒逼行業(yè)變革,傳統的電話預約、公司調度即將消失。
基于LBS的代駕應用下單流程為:司機打開客戶端進入接單模式,用戶可查看附近的司機并實時叫車,也可以選擇時間與地點進行預約,下單后司機接單并前往車主所在地開始代駕。
代駕應用相比于大量的傳統代駕公司,擁有信息更透明、流程更簡單、司機密度更大、抽成少的優(yōu)勢,但仍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平臺的用戶量,所有用車應用繞不開的問題。如果用戶附近沒有足夠多的司機,代駕司機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在路上,而一個規(guī)模不大的平臺往往訂單數量并不高,因此司機接到的訂單也很有限。司機往往同時掛靠幾個不同的軟件。
2)服務的規(guī)范化管理,涉及能否提供對用戶、司機透明的費用標準,建立司機服務標準以及考核、評分體系,如何避免司機與乘客私自成交等。e代駕近日發(fā)布了《互聯網代駕服務安全白皮書》,試圖建立更高的規(guī)范。
六、小結:前程各不同
隨著滴滴快的合并后幾乎壟斷移動打車,新進入的用車O2O創(chuàng)業(yè)者在打車領域已幾無機會。而沒有了打車補貼,出租車司機也已漸失最初的搶單熱情,一線城市移動打車市場趨于成熟,而在三四線城市則有待培養(yǎng)。
滴滴專車以“0元起步價”搶市場,神州專車則依靠租車業(yè)務的車源優(yōu)勢,在二線城市瘋狂砸廣告、圈用戶,二者在專車勢頭上緊逼易到用車,但這些用車O2O有共同的難題——政策限制,抹不掉黑車專車化的嫌疑。
另一方面,出租車司機看到多數專車司機投入比他們少,收入卻遠高于他們,要求降低“份子錢”的呼聲增大。由于三四線城市收入水平低,本地專車需求與打車需求相差甚遠,因此專車服務還是會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拼車成為用車O2O新熱點的原因大體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政策環(huán)境的利好勢頭——譬如北京承認拼車合法,原因在于這可以一定程度緩解本地區(qū)交通擁堵,但若在其他地區(qū)放寬該監(jiān)管,黑車涌入市場的亂象則依然難以避免。
另一方面,拼車和P2P租車模式符合“共享經濟”特征,不存在庫存風險,基于地理位置的需求調度閑置資源效率明顯高于傳統方式。還有就是拼車領域還未出現巨頭,新進者都有機會。私家車實名入駐拼車平臺,免費提供乘車意外保險,在拼車O2O競爭額局勢下會成為標配。
租車和代駕分別為用車領域的車輛租賃和勞務雇傭,打車、專車、拼車的服務購買存在很大差別。相比之下,租車、代駕非高頻消費,非大眾需求,使用場景也相對固定,所以租車和代駕的競爭激烈度亦會弱于打車、專車、拼車。
移動做背景,資本助推用車O2O,退潮之后,不是裸泳就是抱團,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