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截至3月17日中午12點,中國確診病例81116例,較昨日增加39例;累計死亡病例3231例,增加13例;治愈病例68799例,增加936例。新冠疫情的高峰在中國已經度過,國人可以喘過一口氣。但是,世界疫情高峰來臨,同期已有疫情國家151個,國外累計確診100712例,較昨日增加7442例;累計死亡3881例,增加399例;累計治愈10322例,增加4例。這些沉甸甸的數據,讓人喘不過氣。對應疫情,各國有各國的路數,在疫苗和對癥藥品研發出來以前,無非是嚴防死守。這種情況,被坊間稱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但我看,是馬拉松,甚至是鐵人三項,拼的是耐力,最后誰得到什么名次,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跑到最后,能夠減少損失。另一方面,是金融危機的來臨。美聯儲大放水,充分釋放流動性,非但沒有拉動市場,反而在兩周內觸發股市三次熔斷,創造了歷史。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央行都采取系列政策,效果如何,還很難看到。疫情如同戰爭,沒來之時,大家可以隔岸觀火,甚至說點風涼話,一旦來臨,則是生存第一,生活第二。可以看到的,大概率是經濟危機來臨。生產停滯,消費下降,通貨膨脹,失業加劇,一系列現象都會發生。
疫情加劇和金融危機疊加,乃至即將來臨的經濟危機,使世界進入了至暗時刻。尤其可悲的是,大家都是自掃門前雪,一戰和二戰時期尚且有同盟國,建立同盟軍,現在誰和誰同盟?然而,全球一體化,人類共同體,沒有一個國家是無辜的,在一國之內,沒有一個公民是無辜的。現在來看,一是科學家拯救世界,只能看疫苗和藥物的研發進度,如有突破,則有希望。二是政治家聯合世界,在至暗時刻,政治家如果還是眼前的小九九,沒有希望。三是企業家動員世界,資源還需要充分利用,生產還是要全面運行。四是老百姓支撐世界,慌亂沒有意義,活下來就需要資源,干出來則可能推進變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最新致辭:“當前,我們面對的應該是審慎而不是恐慌、科學而不是污名、事實而不是恐懼的時刻。大流行仍然可以得到控制,但是這需要世界采取前所未有的個人、國家和國際行動”。現在還是處于慌亂階段,稍微穩定之后,新招數會層出不窮,也會相互學習,相互支撐。中國將會在這個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已經開始進行,而且見到了顯著效果。
中國在抗擊疫情中,比世界先走了一步,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嚴防死守,全民抗疫,集中動員,八方支援。同時,信息透明度大大提高,問題官員及時處置,大大平息了民怨。政府更加親民,民意更加集中,社會也在這個過程中進步。現在,復工復產全民推進,包括湖北在內,也在適度開展。從世界角度來看,我們又走在前邊一步,總體走在世界前邊兩步,這是不得已的艱難探索,畢竟積累了經驗而且還在積累經驗,所以,中國經驗,至少是作為一種參照,將會長期發揮作用。3月13日,經國務院批準,23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文旅休閑是文件中的重點。這就是未雨綢繆,需要關注的是,文號是“發改就業”,是國家發改委就業司牽頭辦文,也就是說,就業訴求更強。按照中國旅游研究院的數據,2019年,旅游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10.31%。自然,復工復產的同時,復商復游也應當提上議事日程。
但是,一方面疫情不容忽視,外防輸入已經成為重中之重,大批海外華人趕回中國避難,患病者已達143例,密切接觸者更是幾何級數增加,不得不進一步嚴防死守,嚴重影響復工復產和社會生活正常化。另一方面,經濟影響不容忽視,今年一二月份,經濟增長下降了兩成左右。不僅是增長率的下降,深層次的問題則是產業鏈的影響,再進一步是在全球供應鏈的位置變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步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在產業鏈中,我們多年處在垂直分工的末端,這些年產業升級,一部分產業開始和發達國家水平分工,也自然引發了發達國家的警覺和抵制。疫情的擴散,一是給中國高端產業鏈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他們自顧不暇,沒有精力再和中國干仗,還有可能借此爭取中國援助。二是給中國剛剛培育的醫療資源產業化提供了機遇,大把產能形成,可以充分供應世界,避免剛剛形成就產能過剩的局面。三是低端產業,雖然在全球供應鏈上比較容易轉移,但是疫情擴散,哪里安定,哪里安家,短期內也構不成威脅。因此,中國的復工復產,成為國民經濟復蘇和發展的重中之重。全國也在積極行動,政府出政策,地方全面行動,復工率節節上升。
除此之外,還有復商問題。消費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頭,傳統的三駕馬車,現在已經轉化為消費一馬駕轅,投資和進出口兩馬拉套的局面。2019年,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3.9%,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57.8%。尤其在地方,消費起不來,就沒有活力。有些地方領導帶頭到餐館消費,同時要求各級官員促進消費,就是明證。這個問題是長遠之憂,疫情大大消耗了國家財富,也大大消耗了國民財富。不掙錢,只花錢,長遠不了。掙小錢,多花錢,也不可能。看著春暖花開,只能在社區走走,即使不甘心,也無可奈何。經濟危機一旦發生,通貨膨脹就不可避免,對消費的壓力更大。也就是說,在重視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同時,還有消費鏈和服務鏈的問題,這也是社會生活正常化的表征。
最后是旅游鏈,這個問題是更加復雜的問題,不能籠籠統統說。控制疫情首先要控制人口流動,而旅游的本質就在于流動,這是沖突,不可避免。我們一般說旅游,往往局限在觀光,需要人口長途出行,大范圍流動。在世界疫情泛濫的情況下,出國旅游想都不要想。目前,全球196艘郵輪停航,36萬個床位,占全球郵輪運力一半以上,充分反映了局勢的嚴峻。國內長途旅游則涉及大交通等各個環節,也需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這又涉及到各個環節的協調,也涉及到成本和價格等問題,在不確定性很強的情況之下,也不宜大量開展。可以看到的是觀光旅游需求實現,在一定程度上壓抑,短期內并不樂觀。旅游行業也要顧全大局,不能過于急躁,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萬一,也是全局性的影響。
但是,中國已經形成99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體量,人均GDP70892元,需求是潛在的,也是應當滿足的。滿足現實需求,挖掘潛在需求,引領未來需求,是我們需要做好的大文章。第一,與傳統觀光旅游不同,可以看到的是城市休閑和鄉村休閑的火爆,將成為現象級的消費。壓抑這么長時間了,何以解憂,唯有休閑。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釋放壓力,放飛心情。而且,休閑沒有長途人口流動,自然沒有大風險,方方面面壓力都小。第二,升級的消費則是度假,一次性長途交通,多日停留,全面消費。除了形成品牌的度假地之外,現在城市的退休老人都熱衷于到山區度假避暑,今年也會成為熱點。第三就是房車和營地,又有私密安全,又能到處游蕩,最好的方式莫過于房車。營地基本都在大自然之中,山青水秀,形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第四,在這個過程中,科技的力量將越來越大,便利化是永遠的追求,必然促進科技的進入。
城市休閑是大眾性的,鄉村休閑是普遍性的,度假享受是新型消費,房車和營地是未來導向。這也是中國旅游未來的發展趨勢,消費引領供給,供給促進需求。但是,這些新型消費是短鏈消費,甚至是一次性消費,又多是當地人消費,掙錢不容易。而觀光旅游是長鏈消費,外地消費,相應來說,盈利空間大一些。以短補長,是一種選擇。高頻次,低單價,大眾化,是一種趨勢。形成市場分工體系,長短結合,高低俱全,是一種成熟的表現。今年旅游消費的總體表現,將是休閑主體,觀光輔助;度假主導,多樣運行;房車開路,營地生活;科技支撐,多元發展。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ID:XXDJFH),作者:魏小安,原標題:《魏小安︱何以解憂,唯有休閑——復工復產與復商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