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相關部門”神一樣的存在并沒有讓互聯網+出行服務降溫,它正在以燎原之勢蔓延。出租車只是開始,專車服務也只是局部,所有出行交通服務都在被互聯網滲透。
200+玩家構建的互聯網出行拼圖
來自互聯網策源地硅谷的Uber是近年來少有的現象級公司,它的理念是“出行服務提供商”,核心模式很簡單:出行服務者通過App接單,出行用戶通過App下單,地圖自動導航、遠程自動結算。所有的其他用車服務,都是基于上述模式,這被總結為“共享經濟”模式,其精髓是讓閑散服務資源最大化且精準地與本地需求對接起來。
Uber這種模式在中國快速普及很大程度要歸功于滴滴和快的為代表的出租車服務大戰。在騰訊和阿里支撐下雙方展開超過一年、耗資超過10億的貼錢營銷,加快了市場普及。隨著滴滴和快的合并,打車應用市場已塵埃落定,2015年最熱競爭點莫過于Uber、易到、滴快掀起的專車服務。這依然只是冰山一角,以下幾個互聯網服務涌入的玩家正在紛紛涌入:
1、互聯網大巴。如果說滴滴們是要革出租車的名,那么互聯網大巴就是要取代公交車。剛剛宣布完成4200萬元融資的噠噠巴士是其中代表。它們擁有或合作大巴車,為用戶提供上下班通勤服務。還有一些是長途乘車和機場大巴這樣的互聯網巴士服務。
2、拼車、順風車。拼車應用是更典型的閑散資源共享應用,它讓司機可以共享自己的座位,尤其適合上下班這樣的高頻、剛需場景。這個領域已有20多個團隊獲得合計2億美元投資,其中51用車和天天用車獲得了百度的融資,巨頭押寶說明這個領域被看好,并且會加快這類用車服務發展。順風車理論上來說不會有拼車這么高頻使用,主要場景不會是上下班。除了滴滴已經推出順風車服務,還有一些創業玩家。
3、租車。租車分為干租和濕租。干租只是租車不租人,說白了是用互聯網手段來取代神州租車,讓有閑置車輛的人可以分享這輛車的某個時間段出來,它們會給車主一個設備安裝在汽車里,想要租車的人下單后就可以直接去打開車門,無需面對面交鑰匙。做得最早的是PP租車,已獲得6000萬美元B輪融資,與之模式類似的還有寶駕租車、微租車等。濕租包括司機,說白了就是包車,主要是旅游、企業會用得比較多。
4、代駕。與租車相反,這個只租賃司機,依然是在解決出行需求,現在的趨勢是互聯網代駕,本質上還是共享經濟,因為它可以讓每個人變身兼職代駕,有駕照就可以幫附近有需要的人開車,共享自己的時間。AppStore搜索代駕300多個App,其中e代駕已獲得58投資,這個領域還比較冷。
5、叫船。Uber做過一個比較漂亮的營銷活動,杭州推出了Uber叫船。在一些海濱城市,存在專門的叫船應用。位于??诘乃淹ЬW是一個游艇行業一站式服務平臺,對接游艇企業、游艇人才和游艇用戶,幫助游艇用戶享受游艇服務。這個就偏旅游行業了。
6、機場。機場是包車、租車、大巴需求都十分旺盛的場合,一些玩家瞄準機場用車服務。比較有意思的是FlightCar模式,乘客搭乘飛機之后,把車租車去,這樣不只是免了停車費,還可以獲得一筆收入。流幫租車是中國類似的玩家,宣稱要打造中國版的FlightCar。
7、周邊。出行交通相關的一些服務,比如班車查詢、火車票預訂、機票預訂這些信息服務很早都出現也很成熟了。停車位共享的應用已經陸陸續續出現了,都是受到共享經濟模式的啟發。
在IT桔子檢索可以發現,有700+汽車交通相關的互聯網項目,其中200+屬于“交通出行”,這里應該沒有完整收錄所有的項目,不過依然可以看出互聯網出行服務的火爆。除了上述類型之外,還有婚車租賃、火車租賃這類更垂直的玩法,我估計未來出現救護車、豪車、跑車租賃的互聯網版本都有可能。除了汽車、船舶,摩托車、自行車、電動車的租賃和服務現在還沒看到,不過美國已經有自行車共享了。交通出行領域,估計最后只有地鐵、火車、飛機這樣的門檻非常高的領域難以被互聯網服務所取代了。
誰會成為下一個滴滴?
BAT押注之后給錢還給資源,勢必會起到巨大的市場教育和推動作用,滴滴和快的正是受益于此。誰會是下一個BAT親睞的滴滴呢?
第一個是專車服務。今年專車服務大行其道,同樣有巨頭助推的因素。滴滴和快的雖已合并,但背后還是有騰訊和阿里在撐腰。百度投資Uber、跟投易到,并且Uber已實現與百度錢包和百度地圖打通。百度對專車服務愈發重視,有要跟騰訊再干一場“專車大戰”的意思。
第二個是拼車服務??紤]到私家車保有量遠遠大過出租車,可以充分利用閑散交通資源,整體成本更低,減輕城市擁堵,具有環保價值,可以說是未來出行服務的藍海。在過去中國人不喜歡拼車、順風車,主要是缺乏信任和回報,在互聯網拼車應用的教育下,拼車很可能成為人們主流的出行選擇。百度已投資51用車、天天用車,在拼車市場上率先出招,滴滴快的則推出了對應服務,并且有消息稱易到也會推出順風車應用,拼車服務已成熱點。
第三個行將爆發的很可能是大巴,尤其是解決白領上下班出行需求的大巴服務。這個模式非常清晰,本身就很容易盈利。同時又需要用到互聯網地圖、移動支付這些互聯網服務,與百度等公司的結合點很大。而且百度們投資出行服務很大程度是為了推廣支付、加載生活服務、搶占出行場景,大巴是非常剛性和高頻的出行場景。
相當一部分互聯網創業者懷揣著被BAT等大公司收購的目標而去,巨頭未來需要什么,現在沒來得及做或者不大可能親自動手,就為其量身打造項目,等著巨頭上門。滴滴和快的碰到了巨頭的移動支付大戰,移動支付大戰之后必將是移動服務大戰,這時候巨頭需要什么樣的服務,或者需要什么樣的應用來推廣其他服務?能解決這些問題就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滴滴。
實際上,對于用車服務而言,擁抱巨頭也是最佳選擇。
抱大樹,建平臺方可求生存謀發展
互聯網用車服務是大勢所趨,充分利用閑散出行交通資源這一點使之有非常大的“先進性”。不過要走上正軌,卻并不容易。
1、監管:互聯網用車服務發展速度驚人,通過互聯網的營銷聲勢浩大,影響到傳統用車服務商群體的利益不說,還面臨著監管制度、溝通機制諸多配套跟不上的客觀問題。去年滴滴和快的的打車業務遇到的監管問題,現在的專車業務同樣面臨,未來的各種交通車型服務同樣繞不開類似問題。
2、啟動:共享經濟模式最高的門檻是冷啟動,它需要兩方用戶,如果需求方太少,用車服務供給者來了體驗不好,可能就走了;如果服務太少,需求者來了無法被滿足,很可能就換別家平臺了。只有需求和供給端一起推才行,這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和精準的需求對接。一般創業者哪怕是幸運拿到一輪融資的玩家,恐怕都會感到力不從心。
3、盈利:大部分用車服務短時間內很難盈利,實際上滴滴和打車雖然已經取得出租車市場的勝利,但它的出租車業務并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不可能向用戶或者司機分成。幸虧有騰訊和阿里“贊助”?,F在面世的200+互聯網出行服務,未來有清晰的模式比如大巴車本身就是一個大巴服務公司,還可以加載互聯網服務,不過前期還是要燒錢,盈利時間還沒有眉目。
擁抱互聯網巨頭,上述幾個問題迎刃而解。
一方面,巨頭擁有用車服務應用覬覦的推廣資源,廉價,并且是獨占式。滴滴能夠勝出除了燒錢之外,還有一個重大原因是微信里面遍地開花的打車紅包,快的在與之合并前是并沒有資格在微信里面發紅包的。同樣,手機百度、百度地圖、去哪兒則是出行的天然入口,未來用戶在百度糯米買了個雙人電影票套餐都有可能被推薦專車服務。同理,手Q、微信、大眾點評、支付寶錢包、阿里高德地圖、去啊,都是非常重要的用車服務入口。
另一方面,成為巨頭業務版圖的一部分,賺錢壓力小很多。巨頭錯綜復雜的業務總有一些與打車應用可以串起來,完善圍繞出行的生活服務版圖。比如百度地圖出行前規劃路線并推薦服務,百度錢包在用車后直接支付并且推薦生活服務優惠,引導用戶進入下一個生活場景。這意味著用車服務可以不用獨立盈利,只要充當互聯網巨頭線下生活服務布局中的“出行”這一環即可。說到底,用車服務對于巨頭而言,可以構建一個傳輸人流和傳輸服務的網絡,如果獨立存在則只是一個通過互聯網來解決出行服務的用車公司。用車服務最終是生態大戰,進入別人生態成為重要角色,或許自行構建一個生態,前者對于用車服務商而言將更加現實。
小結一下:出行服務市場正在爆發,專車、拼車服務之后下一個很可能是大巴車,這個市場依然還是藍海。交鋒正在日趨激烈,在百度、騰訊等巨頭的押注下很快會再度上演大戰,獨立用車服務商最佳出路,是投入BAT等巨頭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