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最近,曾經亞洲最受歡迎的主題公園之一——香港海洋公園,突然站上了風口浪尖。
就在一個月前,海洋公園因為資金流周轉出現問題,差點徹底關門。
工資發不出,兩千多名員工面臨失業的窘境,就連園內超過400個品種、7500只海陸動物都可能會被丟棄。
正在生死存亡的時刻,消息突然傳來:海洋公園獲得54億港元注資,它又重新活過來了。
這不禁讓很多人感到唏噓:畢竟,海洋公園一度是香港最具人氣的主題公園,風頭甚至蓋過了近在咫尺的迪士尼,對很多人而言,這里記載著他們的青春回憶。
但這樣的輝煌早已成為了歷史。如今的海洋公園已經命懸一線,54億港元注資不過是吊命湯而已——只夠維持一年的運營。
長年經營不善的負重感依然懸在頭上,海洋公園的未來究竟會何去何從?這仍是個未知數。
香港海洋公園40年 從輝煌走向衰落
創建于1977年的海洋公園,占地面積91.5公頃,是一座臨山面海集合了海陸動物、游樂設施和大型互動表演的主題公園,開業至今已經超過43年。
40年時間,海洋公園孕育了幾代香港海洋生物專家和訓練員。
游客接待量從最初100萬游客上升至500萬人次,動物種類也從165個增加到了500多種,被譽為“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娛樂休閑公園”。
特別是在2003年,在人稱“蘭桂坊之父”的盛志文接手后,香港海洋公園的發展達到了頂峰,一舉拿下了“全球十大主題公園”的桂冠。
游客人數連年刷新,盈利不斷攀升,客流量太大時,甚至需要將游客送到迪士尼公園分流。而盛志文本人也因此獲得了一個稱號:“米老鼠殺手”。
幾乎每一個香港人都對海洋公園保留著一份美好的記憶:在海洋劇場里說“我愿意”,萬圣節期間扮鬼到建成全港第一個高空纜車,連水族館里看了千百遍的魚,都讓人流連忘返。
對于內地人而言也是如此。
小時候看港劇《陀槍師姐》,知道配槍女警娥姐是在海洋公園被前夫劈腿,又在這里帶著兒子與陳小生游湖,期待人生能夠重新出發。
發生在這里的故事,都與成長還有愛情有關。
香港自由行開放后,不少年輕人專程來公園打卡,回憶劇中的經典場景。
但從2015年開始,形勢突然急轉直下。
2015年6月30日,海洋公園的業績報告顯示,當年的虧損達到了2.41億港元。
從那之后,海洋公園一蹶不振,陷入了連年巨虧的窘境,2019年的虧損額甚至達到了5.57億港元。
今年年初的疫情,更是給了海洋公園致命一擊:閉園100多天,讓海洋公園損失了100萬人次的客流量,剩余的資金連撐到9月都做不到了,徹底關閉近在眼前。
如今,54億注資成功地把海洋公園拽出了鬼門關,但形勢并沒有因此變得樂觀起來。
疫情是壓倒的最后一根稻草
香港海洋公園的衰落,既是因為外患,也是由于內憂。
2014年,珠海的長隆海洋公園建成。
它擁有比香港海洋公園面積更大、性價比更高,設備更新的娛樂設施。
珠三角的游客想要體驗海洋世界,不用再準備復雜的過關手續,就能輕松玩到業態更豐富的主題公園。
隨著消費水平的普遍提高,除了珠海長隆,美國、新加坡、迪拜也成為了游客出國的第一選擇。
這樣,自然也分流了許多人流量。
而此時的香港海洋樂園,仍然維持著陳舊的管理模式和游樂設施,這使得它的吸引力直線下降。
有人形容來現在的香港海港公園,就像到了一個學齡前兒童才會去的地方:”不知道為什么,就是提不起興致“。
再加上海洋公園的人氣海豚Pinky,早前被發現會無故撞向池邊,再潛入池底。
撞頭行為引來大量游客批評和抵制,是否公園里存在對于動物的虐待?這種質疑更是將海洋公園推向了絕境。
40年過去,就算再次坐上空中纜車,也是為了找回昔日里記憶中的香港,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情懷。
意識到問題的海洋公園,其實早在今年1月已經向政府申請了106.4億港元,用來擴建樂園。
在計劃中,他們準備打造全新的主題園區,開發七個體驗區,景點增加至100個以上。
希望借此來吸引年輕人再度來園內打卡。
只是沒料到,還未等到設施的更迭,就遇上了疫情。疫情的出現不僅縮減了撥款,更像壓垮樂園倒閉的最后一根稻草。
攥著只有預期一半經費的香港海洋公園,需要拿出30億港元來償還已經到期的商業貸款,剩下的20億港元還得撐滿一年左右的運營。
目前看下來,就算樂園暫時沒有關閉,要怎么存活下去,依然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難題。
站在轉折點的海洋公園
不僅僅是香港海洋公園,如今在世界范圍內,許多盛極一時的海洋公園都處于亟待轉型的關鍵點。
過去,海洋公園很好地滿足了人們接觸和親近海底動物的愿望,也因此一直長盛不衰。
但今天的情況已經不同了:隨著動物保護意識的不斷覺醒,不少人發現,海洋公園的一切并不想看上去那么和諧美好。
在很多海洋公園,動物表演都是最具人氣、盈利最高的項目,而絕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對表演動物的極大傷害上的。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時,香港海洋公園擁有一頭十分罕見的虎鯨叫“海威”。在當時,虎鯨表演是海洋主題公園中最受歡迎的游樂項目之一。
但長期超負荷的訓練、逼仄的活動空間和精神上的壓抑,讓“海威”很快病死在了海洋公園,直到今天,依然是香港海洋公園的一大丑聞。
2016年,日本名古屋海洋館中的母海豚,也是因為訓練的壓力,將自己才出生4天的小海豚,親口咬死。
于是,人們轉而開始批評和抵制海洋公園的所作所為。
最被世人熟知的例子,就是來自美國邁阿密海洋館的虎鯨Tilikum。在僅僅36年的生命里,Tilikum一共牽涉三宗命案,被稱為“殺人鯨”。
而究其原因,其實是在長期的囚禁中,Tilikum患上了精神疾病,并因此對人類展現出了極大的敵意和攻擊性行為。
真相曝光后,動物保護組織和民眾一次次針對邁阿密海洋館展開了抗議、抵制活動,一直持續了11年之久,而邁阿密海洋館也因此名聲大跌。
海洋公園曾經的金字招牌、也是最具盈利能力的項目“動物表演”,如今已經成為了“傷害動物”的代名詞,這使得海洋公園的式微成為了一種必然。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海洋公園紛紛轉型,從強調“表演”轉向重視“保護”。
紐約時代廣場、澳門以及臺灣等地還陸續推出了虛擬海洋館,讓人們可以通過互動技術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海洋動物的一舉一動,而不會對動物造成任何傷害。
可以預見的是在將來,傳統形式的海洋公園終會成為歷史,但在通往未來的路上,我們會找到能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新方式。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外灘TheBund”(ID:the-bund),作者:外灘君,原標題:《瀕臨破產的香港海洋公園重新開園了,但你還需要它嗎?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