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旅游休閑偏好生態游和鄉村游
《國民旅游休閑發展研究報告》顯示,76.2%的受訪者認為休閑是基本權利,是緩解壓力、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休閑消費和休閑時間增長明顯,73%的人認為旅游休閑是最心儀的休閑方式,旅游休閑消費占休閑花費的64.8%,未來將成為國民重要的消費方式。
國家旅游局綜合司張吉林司長說,旅游休閑在當前我國大眾休閑活動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在出游方式、旅游休閑產品選擇、個人趣味等方面呈現出一些特點。家庭式出游在國民旅游休閑活動中占據突出地位,旅游休閑活動偏好生態旅游和鄉村旅游,同時滑雪、擊劍、航模、探險、科考等新興旅游休閑方式也在迅速成長。
報告分析認為,我國旅游休閑需求正在升級,45.4%的人選擇自助游,26.25%的人選擇自由行,說明超過70%的人不再選擇跟團游或單純的旅游觀光,現在,觀光、度假、專項旅游三足鼎立的格局初步形成。
國家信息中心旅游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交通大學石培華教授認為,在國內旅游快速大眾化之后,我國出境旅游快速進入了大眾化階段。如今,大多數人都有機會像孔子那樣周游列國,大多數人可以成為徐霞客,可以像李白一樣游歷山水。從旅游休閑的角度,這是一個大眾真正的盛世,古代無數先賢走出了文明精彩,如今是大眾自由行走的時代。
時間和經濟制約旅游休閑
但是專家認為,目前從法律法規、休閑時間、經濟收入、旅游公共服務和旅游休閑產品等方面還存在影響國民旅游休閑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比如,當前我國國民對保障休閑權利的相關法律法規還缺少認識,維護自身休閑權利的意識有待加強。同時,休閑時間和經濟收入是制約國民旅游休閑的兩個重要因素。隨著人們對旅游休閑活動需求的增加,我國旅游休閑相關公共服務、旅游休閑產品的供給和需求仍存在矛盾,表現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不能有效地支撐需求。
眾所周知,旅游需要有錢、有閑。調查發現,國民旅游休閑意愿與旅游行為之間差距較大,國民國內旅游平均期望值是2.7次,期望旅游總天數12.3天,而實際年出行2.3次,實際旅游7.5天。目前我國與旅游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美國人均年出游10次以上,歐洲等國在6次以上。究其原因,一方面與我國人均經濟水平有關,更重要原因是帶薪休假還沒有得到普及,61.9%的人沒有或沒享受完全的帶薪休假,大多數人的休假時間是11天的公共假期。
同時,目前我國旅游服務相關支撐不足,旅游服務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銜接不暢,旅游安全提示、應急救援、博物館免費開放滿意度超過50%,而通訊服務、保險服務、自駕車停車場、自駕車營地等反映問題較多,滿意度在20%以下。
同時,我國旅游休閑產品總體供給不足,我國每年有30多億的旅游者,而可供旅游者旅游的景區不到3萬家,A級景區6604家,相當于50萬人擁有1家,可供度假休閑的景區更少,無論從產品數量還是產品結構上都滿足不了旅游休閑的要求。
建立“國家、省區市”兩級假日制度
面對現實存在的主要問題,旅游和生活如何融合?今后旅游休閑如何發展?
石培華教授認為,推進國民旅游休閑,需要在制度上有創新。節假日體系和制度安排實際上是國家的一種根本性的制度。
石培華教授說,重點要研究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研究如何加快強化帶薪休假制度落實責任,研究如何通過檢查督辦等推進落實。二是研究在是否可以穩定既有節假日,增加錯峰休假。在穩定全國統一的既有節假日前提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結合本地傳統節日、地方特色活動,適當增加地方節假日,安排錯峰休假。三是研究實行彈性作息制度。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在每年夏季周一至周四實行9小時工作制,周五下午放假,為居民周末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石培華教授建議,我國考慮建立“國家、省(區、市)”兩級假日安排制度,增加地方政府安排假日的自主權和靈活性。建議國家負責規定全體公民假日總天數,除春節(3天)、國慶(3天)長假已使用的假期天數外,全國法定假期的余量可由省、區、市自主安排。允許各省(市、自治區)在全國法定假期天數范圍內,根據自身的歷史文化、民族習俗、地理氣候等因素自主確定放假節日,更加自主靈活的決定假日調休方案。在目前帶薪休假難以全面落實的情況下,完善現行法定假日放假制度,增強地方自主性,實現錯峰錯時休假,可以緩解全國一刀切統一出行時間,帶來交通嚴重擁堵、安全壓力大、景區不堪重負、服務質量降低、游客滿意度下降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