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最近20余個省份曬出了國慶黃金周旅游成績單,其中1個省份收入超500億元,9個省份進入收入超300億元行列,另有15個省份收入超百億元。其中,貴州的表現較為突出,以367.21 億的旅游收入位列第三。據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的信息顯示,10月1日-8日,貴州全省共接待游客 5190.69 萬人次。
貴州國慶期間不俗的旅游成績應和長線游進一步恢復、游客安心安全訴求與貴州自然生態資源、休閑度假屬性提升等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其中山地旅游成為主要載體之一。
貴州被稱為“山地公園省”,建設國際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國內一流度假康養目的地是其目標。而其映襯的是山地旅游正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一種代表性的旅游休閑度假業態。山地既有的稟賦條件與消費升級、休閑度假訴求走高、新中產群體擴充進行串聯,推動了山地旅游目的地的新變革。
山地旅游成為新生活方式
隨著國內經濟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眾精神文化的需求層次,隨之迎來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外出旅游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旅游成為人們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人們使用閑暇時間的最佳選擇之一。
國內旅游熱潮不斷翻滾,作為旅游業細分的山地旅游,發展態勢也較為喜人。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天塹變通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山地旅游。據《世界山地旅游發展趨勢報告(2020版)》統計,2019年全球山地游客已達12.2億人次,全球山地旅游收入達1.36萬億美元,山地旅游的增長速度已超過旅游業整體增長速度。目前,山地旅游已占全球旅游總量的20%,并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
山地旅游是以山地自然資源為依托,綜合人文旅游資源,包括攀登、徒步、探險、野外拓展等特色項目,兼觀光、休閑、康養、運動、研學等功能的一種現代旅游方式,內容豐富多樣。
相較于其他旅游形式,山地旅游契合了人們返璞歸真、回歸自然、追求健康的愿望。因而備受游客的追崇,逐漸成為旅游新時尚和新熱點,以高昂的姿態踏步前行。
“IMTA山地旅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WTCF)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曾表示,后工業化時期,進入生態文明,山地生活方式應該是社會生活的高端,山地一定要創造一種幸福的生活方式。他認為,山地旅游一定會成為下一步中國旅游發展的熱點。度假已經變成一種剛性的需求,世界上的主要度假區都在濱海,但中國的濱海資源不足,中國人也不可能都跑到海外去度假,未來中國人度假會轉向山地度假、鄉村度假。
山地旅游創造的幸福感正在不斷擴散。受國外影響,山地戶外體驗式旅游近年來備受都市人群推崇,其挑戰自然、超越自我的魅力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涌入山地旅游。這種體驗式旅游也在喚醒國內部分民眾對于“生活本質”的思考,山地旅游正不斷成為社交、減壓、家庭聚會的首要選擇。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山地旅游可以換一個角度眺望這個世界,看到之前未曾見過的風景,還能親近自然,放松心情,鍛煉身體,可謂一舉奪得?!蹦成降芈糜螑酆谜呷缡钦f道。
與此同時,國內的旅游消費也迎來新一輪個性化和自由化的升級趨勢。傳統的觀光休閑旅游已經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各種內容豐富、新穎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項目應運而生。山地旅游作為應用場景,恰好滿足了公眾的個性化新需求。
中國山地旅游經過多年的發展,正由以山觀光為主的傳統模式,向深度沉浸體驗的綜合發展模式轉變。跳傘、蹦極、天文望遠等各類新潮時尚的旅游項目層出不窮,其目的在于緊跟社會消費升級,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此外,山地旅游目的地愈發重視對特色民俗文化的發掘,一趟旅程下來,旅客往往獲得多重享受。
短時間內,山地觀光旅游雖然仍會占有很大比重,但消費需求向更加多元化、深度沉浸體驗的轉變的趨勢已成必然。山地運動、山地度假、山地養生等旅游產品正被越來越多的游客所接受,山地旅游呈現出的旺盛發展姿態,對配套旅游產品提出了新的供給需求。
另參考公開數據,2019年我國新中產消費者已經超過2億,且還在保持不斷增長的態勢,他們構成了山地旅游消費的主流群體之一,并促推山地旅游新供給結構變化。
由國際山地旅游聯盟、中法山地旅游發展研究院、攜程集團、貓途鷹(Tripadvisor)聯合發布的《世界山地旅游發展趨勢報告(2020版)》顯示,中國一線城市旅游者以及中高端消費人群更青睞山地旅游,其中中青年人群是山地旅游的消費主力。江蘇、四川、廣東、上海、北京、浙江、山東、重慶、安徽、河北則是國內山地旅游消費主要客源地。
山地旅游產品升級下的目的地變革
參考攜程、去哪兒和途牛等平臺今年國慶假期數據信息,可發現“私家團、小包團、定制游、自駕游、深度游和小眾游”是其中部分關鍵詞,延伸而言可視為兩個核心走向,即疫情下安心安全的小團化、旅游消費升級下的個性化與深度體驗需求。在出境游“冰封”而繼續回流轉化的機遇期內,這兩個核心走向大概率將進一步明顯,需求“倒逼”下,供給端也可能至少產生兩個變化,一是更多的小眾個性化的景區景點、體驗項目預計會更多被挖掘或打造;二是國內旅游產品的個性化、深度體驗比重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對應到山地旅游,山地的自然環境提供了相對較好的安心安全環境,而豐富多樣的生態資源以及差異化,也給塑造小眾目的地和深度體驗產品打造帶來了可能性。可以說,疫后山地旅游確實具備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但同時也要看到,山地旅游領域原有的單一粗放式旅游供給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山地旅游亟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而提供更多豐富多彩的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務。
目前國內游客中,山地旅游約占總人數13%,與歐美發達國家差距明顯。這與國內山地旅游起步較晚,尚無法與相對成熟的傳統休閑、度假旅游競爭有關。主要問題在于配套山地旅游產品、服務尚未健全,旅游體驗差,無法完全滿足市場與旅客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游客的消費需求。
成語“游山玩水”為山地旅游產品開發提供了方向和指引——“玩”。憑借獨特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山地旅游與其他旅游形態相比具有天然優勢,但隨著大眾消費能力和旅游消費產品的迭代升級,市場迫切呼喚山地旅游做出回應,創新內容、升級玩法和模式,拿出更加多元化、特色化的山地旅游產品。游客們玩得盡興,品牌價值也能相應提升,山地旅游的市場潛力會進一步得到釋放。
近年來,“小而貴”“小而精”的中高端定制游飽受游客熱捧,打造滿足游客需求的差異化、定制化產品,從而“引客留人”,搶占旅游中高端市場,抓住旅游消費升級風口,成為業內產品升級的新思路。山地旅游同樣需要找準定位,不同的山地旅游目的地需要細分客源市場和目標人群,打造適合不同層次需求的旅游產品。
以產品為導向破題山地旅游,關鍵在于抓住產品特色,主題鮮明,如宗教產品重震撼性,度假產品重舒適性,同時有的放矢,注重針對性和體驗性,從而使旅游對山地旅游目的地更具歸屬感。山地旅游既然作為一種新生活方式,其產品、服務的重心都要圍繞目標游客傾心打造,游客玩的開心,就是對產品最好評價。
以山地旅游大省貴州為例,由于先天自然環境優勢,天然適合發展旅游業。為打造成為國際山地旅游樣本,當地從旅游景點、線路、景區、主體功能區四個層級布局整合產品鏈、產業鏈,提升供應鏈和價值鏈,引導和推動各地突出特色、差異布局、協同發展,布局打造休閑度假旅游區、民族文化旅游區、生態體驗旅游區、天文科普旅游區、名酒文化旅游區、佛教名山旅游區、喀斯特與丹霞地貌旅游區等特色山地旅游區。根據不同地方的自然、文化資源,從產品設計、目標定位等方面進行特色化架構和整體布局。
剛過去的國慶假期,貴州省共接待游客 5190.69 萬人次,旅游收入367.21 億,在眾多省份中這是不錯的成績(尤其是旅游收入方面),同時也顯示了疫后文旅消費需求與貴州既有旅游資源、產品的較高契合度。
由觀光為主到休閑度假目的地的進階,這堪稱山地旅游重要目的地的不二之選。明確自身優勢、從宏觀角度進行整體布局,促進旅游資源的合理配置,通過區域聯動,形成聚合、離散效應,將游客留住,帶動區域旅游產業鏈的轉動,也是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設的必然路徑,山地旅游發展推動的目的地變革也由此發生。
旅游產品升級要求山地旅游目的地整體服務能力的同步甚至超前升級,努力打造衣食住行購一站式平臺,通過山地旅游產業鏈升級迭代,為塑造更好的山地旅游產品提供保障,山地旅游才可能真正成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