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Uber是社交公司,而不是打車軟件
電臺廣播被誰打敗了? 當所有司機都在接聽滴滴打車的接單提示,交通廣播就沒有司機再聽了。
當滴滴和快的出現的時候,出租車公司并沒有擔心,因為他們覺得,一個軟件威脅不了自己的地位,出租車公司有幾百萬輛車,幾百萬司機,永遠是無法撼動的。
當用戶習慣使用軟件叫車后,又推出了專車服務,專車直接威脅了出租車公司的生存,這下出租車公司才反應過來,想要打擊專車服務。但是,這種趨勢完全擋不住。
一個月前,我在杭州打車,司機告訴我:現在杭州有25%的出租車停在公司,現在的專車(私車)數量是出租車的10倍!
一個APP擊潰了全國的出租車行業
透過這個現象,我們看到一個奇怪的事兒,一家不擁有出租車,不擁有一個司機的互聯網公司,居然打敗了如此強大的出租車公司。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連接比擁有更加重要。連接是一種關系,而你擁有的只是物質,也就是說,現在的世界,關系比物質更重要。
連接比擁有更重要,關系比偶物質更重要。——孟嘗君
講到這里,我們還沒有真正了解互聯網時代的本質,滴滴和快遞,也不過是初級的商業模式,只是利用IT技術簡單的整合了供求關系。而Uber的出現,可能代表了這個時代的主流商業模式。
因為滴滴和快滴,他們經營的是人和物的關系,并沒有深入到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關系。
Uber無疑是今年最占頭條的新聞,隨意編造一篇和Uber沾邊的文章,閱讀指數輕松破萬。
有人說Uber是約炮的,司機多數是高富帥,土豪,據說每三個乘客就有一個和司機發生性關系。
也有人說Uber是劫富濟貧的公司,打車非常便宜,車費還不夠油費。
其實Uber是社交網絡公司,并不是一個打車軟件。他只是以專車切入,去構建并經營強大的社區。并把社區當作強大的市場力量,反向去支配和影響上游的供應鏈。
而百度、阿里、騰訊(BAT),目前壟斷中國互聯網的三家公司,屆時很可能被邊緣化,如同傳統的運營商一樣,成為社會的公共資源。
Uber是社交網絡公司,無社交不商業。——孟嘗君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種關系,上月和上海的會員一起吃飯,叫了一輛Uber。司機開了一輛奔馳過來,是個90后的小伙子,海歸碩士,在投行工作。兩個人在車上聊了很久,又相互交換了微信名片。最后付車費的時候,一分錢不需要,Uber補貼50元,實際車費38元。
Uber最大的價值,當然不在于車費便宜,而在于司機與乘客之間產生的社交關系,如果這兩個從事金融的年輕人有了合作,就遠遠大于打車的價值。
前段時間看到沈攀老師朋友圈,和我所想的一致,把截圖發出來,大家就更容易理解,Uber是在構架社區。
Uber建立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經營的產品是社交關系。未來是一個無社交不商業的時代,所以,我認為Uber的商業模式是具有前瞻性的,是超過目前所有互聯網公司的。
基于“無社交不商業”的預言,其他行業怎么去顛覆創新?我可以給出一些建議:
比如說餐飲行業,我們應該解決的問題不再是吃飯問題,而是和誰一起吃飯的問題
比如說酒店行業,我們應該解決的問題不再是睡覺問題,而是是否有機會和陌生人睡覺的問題
那么,飯店是否應該上線一個平臺,只允許陌生人約一起吃飯呢?
那么,酒店是否也應該上線一個平臺,讓每個房客可以更輕松地接觸到其他房客呢?我給出的這些建議,價值無窮。你也可以認為我在異想天開。
酒店不再是睡覺的地方,而是有機會和別人睡覺的地方。——孟嘗君
如果,你要離開一個飯店,只允許和陌生人吃飯。——孟嘗君
未來是社群的時代
社群是未來商業的最大入口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但是,現實生活中卻并不如此
凡是,人不能類聚、物不能群分,他們則不快樂、不自由,就會有反叛的力量去打破這種狀態!
比如籠子的鳥,一個同性戀生活在異性戀的世界里,一個向往自由的人考上了公務員
互聯網時代,首先從虛擬的空間來打破這種狀態。現實中無法傾訴的,可以在論壇社區里找到傾聽者。
馬佳佳說:有緣千里來約炮,只是她沒有把這句話提煉成社群的精髓。社群就是這樣的,互聯網為社群打破的第一個突破口在虛擬社區,進一步,人類會跨國界跨地區遷徙,整個世界的組織形態將會徹底改變。
社群自古就有,國家、宗教、各種組織,就是一個個獨立的社群,一個個獨立運行的生態系統。但是,過去,社群的存在并非主流,并非剛需。
過去幾萬年,幾千年,人類的剛需是安全需求、衣食住行需求,國家和商業系統才是主流。
在馬斯諾需求層次論里,社交需求是人類第三個需求階段,社交需求是愛、感情、和歸屬感的一個需求。
安全需要產生國家,衣食住行需求產生商業。社交需求產生什么?社群——愛、情感、歸屬。——孟嘗君
互聯網+,加號的兩端是什么?
有人說,互聯網+傳統行業,如果深入去挖掘,我們就發現,互聯網的核心是社群思維,傳統行業的核心是產品。
互聯網+,就是社群+產品,產品型社群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生存方式。
一旦給社群加上產品,社群經濟的巨大魅力就爆發了,社群就成了未來商業的最大入口。
互聯網+是什么?就是社群+產品,就是產品型社群。——孟嘗君羅輯思維,就是一個產品型社群,估值2億美元,高過很多傳統媒體。傳統媒體無非是靠賺取節目費和廣告費,使更多的客戶帶來更多的廣告,而羅輯思維是建立和用戶的關系。
羅輯思維的用戶喜歡它、支持它、包養它、它有6萬多鐵桿粉絲會員,300多萬用戶,然后開設了羅輯思維的會員商城。換一個思維,Uber有了足夠的用戶之后,能不能把用戶聚在一起,搞社交?能不能針對會員開設商城?這就是社群的思維,是社群時代的商業模式。
工業時代的商業模式很簡單,比如說酒店行業,收入=客房數*入住率。想要更多收入,就要更多客房、更多酒店、更多人員和資源,客人走后和你有什么關系嗎?沒有!所以,你的生意只會變成更多的酒店,然后越來越忙,越來越累。
而社群時代的商業模式卻不同,酒店的住客難道只睡覺嗎?睡袍、被子不能賣嗎?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下單,然后快遞上門。
關注產品,你就只有住房這一個產品;關注人,可以有很多產品。
未來的產品利潤會趨近于0,獲取客戶成本會越來越高,最大的壁壘不是技術,也不是資金,而是基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情感,情感和時間將成為最大的壁壘。
未來最大的壁壘不是資本、技術,而是時間和情感。——孟嘗君
社群與粉絲社群
商品經濟之初,就叫商品經濟時代。商品是最珍貴的,物質稀缺,以至于要搞計劃經濟,每個人只能被分配一點點資源。
沒有人會抱怨說商品不好,能夠買得到就是幸運,就怕排隊買不到。
商品越來越富裕,以至于供應超過了需求。這個市場,才發現商品不珍貴,客戶才是上帝。
現代的市場營銷學誕生,只有一個使命,就是把過剩的商品賣給消費者。
隨后,有了明星代言,有了明星產品,好的產品開始吸引了很多粉絲,粉絲因為信任明星,信任這個品牌而購買。
社群時代,整個市場營銷體系會完全失效。產品唯一的銷售方式就是通過社群、或者通過粉絲社群。
粉絲社群是社群的一個基本形式,粉絲社群是1對N的關系,數萬粉絲和一個明星的集合體。而社群的高級階段,是人與人之間的自由聯合。
商品經濟—計劃經濟;消化過剩的產品—產生市場營銷學。社群時代,營銷學可以去死了。——孟嘗君
C2B和B2C、羅輯思維、吳曉波書友會
過去的模式基本都是B2C或者,b2b2c,總之B總是排前面,商品在前,商家說了算。
有錢人去開設工廠,然后設置分銷體系,有點品牌意識的搞直營店,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
但是,現在,我們要扭轉這種關系了,我們應該問消費者需要什么,然后我們才能去生產。按需經濟才是未來的商業模式。
先考慮顧客的需求,讓消費者參與到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售后的全過程,就是C2B。
從羅輯思維來看,因為先有了300多萬愛閱讀的知識分子、白領、互聯網創業者,于是羅輯思維商城開始賣書、賣公開課,賣其他相關的產品。
吳曉波是財經作家,吳曉波書友會遍布全國,但是書友們有一個困難?找不到合適的聚會地方,合適的咖啡館,而且咖啡館沒有合適的書。
于是,吳曉波發起了改造全國咖啡館計劃,咖啡館和當地書友會合作,提供給書友聚會的地方,同時,按照書友會的要求去重新布置、裝修、購置書籍等。
最后,整理些過去兩年,我關于社群的思考
1、社群需要支持者
我為什么堅決剔除那些負面的意見,不留情面的把他們刪除,甚至要刪除所有好友和同學?因為,只有支持者能夠讓你走向成功,而不是反對者。這是個人以群分的時代,我們需要同行者。
2、社群的真知要義就是自由人的自由聯合,社群的創始人盡量不要做太多事兒,要讓每個人去承擔
3、社群類似于宗教組織,他的構架有三部分,一是創始人、二是經典教義、三是宗教儀式。社群最不需要的是群,有人建個微信群,就自稱建立了社群
4、一個社群里,大家都認識創始人,那不是社群,那只是一個粉絲團,只有創始人死了,社群依然不減其價值的一分,那才是社群。
5、讓社群的人相互連接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兒,為此,我們必須構架起強大的精神紐帶,我們要有經典教義,讓教義深入人心。同時,我們要為社群建立一些形式化的東西。
6、社群最重要是人,最基本的構成也是人,于是篩選人進入社群是最關鍵的一件事。怎么篩選人呢?有人靠勾引,有人靠吸引。勾引得到的關系是不可靠的,高潮來得快,分手也快。
7、社群的商業模式是什么?社群最不需要的就是商業模式,或者說,社群的商業模式是人。未來不會存在商業,如果我們要做長久的事業,就應該忘記商業,我們回歸人類最真實的需求,人類面對世界的迷茫和無助感,他們在高潮之后的失落。
8、什么是社群動力學?群體的行為是可控的,明白了這一點,讓群體的行為在同一頻率,你就掌握了社群動力學
9、有人說社群應該基于地理位置。我要說,地理位置的局限性,人類是隨機分布在地球上的,你身邊的人大多不是你的同類,你們彼此之間沒有吸引力,迫不得已共處一室,為了迎合彼此而改變自己的心性。而社群是無地理界限的。
10、最輕模式的社群是什么?就是我前面說的社群三要素:創始人、經典教義、社群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