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2022年12月23日,《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和《鄉村旅游綠皮書(2022)》發布會暨中國式旅游現代化研討會成功舉辦。
根據介紹,《中國紅色旅游發展報告(2022)》在第一本《紅色旅游藍皮書(2021)》的基礎上,緊密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論斷,立足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結合國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鄉村振興戰略思想和共同富裕歷史使命,對新時代我國紅色旅游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經驗啟示進行了全面總結。
而作為國內第一本鄉村旅游綠皮書,《中國鄉村旅游發展報告(2022)》則立足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結合國家共同富裕遠景目標、鄉村振興戰略思想、“十四五”文旅產業發展思路等背景,詳細闡述了新時代以來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成就與現狀,總結鄉村旅游發展的成功經驗,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鄉村旅游價值和功能發揮的基本思路,以助推鄉村旅游實現高質量發展,對中國鄉村旅游理論研究和產業實踐有著重要的標志性意義。
《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在京發布
業內: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中國紅色旅游發展報告(2022)》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王金偉副教授統籌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報告分為總報告、指數報告篇、專題篇、區域篇和案例篇五個部分。
其中總報告全面分析了新時代紅色旅游發展的總體背景和挑戰,總結了發展過程中的特征和亮點;
指數報告篇和專題篇圍繞紅色旅游發展指數、紅色旅游資源保護利用、數字時代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紅色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機理及路徑、民族地區紅色旅游發展、軍事(國防)文化遺產地紅色旅游發展、紅色旅游國際交流合作、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區域篇和案例篇則梳理總結了全國紅色旅游重點區域的發展現狀和經典模式。
一、紅色旅游市場復蘇勢頭強勁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采取了強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抗疫成果。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的背景下,紅色旅游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疫情的沖擊使得紅色旅游市場的消費結構、發展環境、市場格局等發生了新的變化。另一方面,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勢下,紅色旅游通過加大文旅科技的投入和創新應用,迫使傳統的旅游業轉型升級,加快了旅游數字化、智慧化的發展進程,提升了旅游行業的整體質量。與此同時,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和精準化也為紅色旅游的有序復蘇創造了良好條件,確保了紅色旅游的安全有序運行,使紅色旅游成為了疫后旅游業復蘇的“先行軍”。
近年來,在黨中央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紅色旅游發展持續向好,產品供給質量持續提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文化和旅游部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紅色旅游接待人數從2004年的1.4億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14.1億人次,成為旅游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旅游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但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下,紅色旅游表現出較強韌性,出游人數超過1億人次。2021年時值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和“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時期,我國國民展現出了高昂的愛國熱情,紅色旅游熱潮涌動。據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全國紅色旅游總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1028%,2021年上半年全國紅色旅游總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268.8%。可以發現,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是紅色旅游依然強勢不減,呈現穩中向好趨勢(圖1)。
圖1 2004~2020年全國紅色旅游接待人數
注:2005年數據缺失,取2004年與2006年的平均值;2021年的相關統計數據,國家尚未公布,因此僅統計至2020年。
資料來源:《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課題組根據國家歷年旅游業統計公報、媒體公開報道等資料整理而成。
二、紅色旅游助力實現共同富裕成果顯著
紅色旅游是革命老區鞏固擴大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更是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到2025年,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十四五”時期的重要之年,也是促進共同富裕這一重大戰略任務部署的關鍵之年。紅色旅游的高質量發展不僅帶動了鄉村經濟社會發展,還為共同富裕注入了強勁動力。
當前,“紅色旅游+鄉村文化”的發展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多地深入挖掘當地特色的紅色文化,合理規劃并建設紅色鄉村旅游景區,成功走上致富之路。革命老區深入挖掘并創造性轉化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創新開發紅色旅游文創產品,構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紅色旅游產品體系。例如貴州省近年來圍繞“長征路”,重點打造研培體驗一體化基地,通過整合區域內紅色旅游資源稟賦,深化紅色旅游與民俗、生態、鄉村等的融合創新,帶動了老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了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山東省沂南縣充分發揮紅色旅游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了以“紅色影視文化基地+鄉村旅游+特色產業+就業扶貧”為特色的“沂蒙革命老區模式”,為全國革命老區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探索出了新的發展路徑。又如河南南街村、北京焦莊戶村等大力建設紅色旅游景區、充分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形成了紅色旅游特色品牌,不僅成為了著名的紅色鄉村旅游地,更帶動了當地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三、紅色旅游鑄魂育人成效突出
紅色旅游不僅是展示我國近現代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載體,更是傳播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有效途徑。《紅色旅游藍皮書》課題組對2021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感悟革命精神”“重溫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是游客出游的最為主要的動機(圖2)。其中,55.26%的游客高度認同出游目的是感悟革命精神。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紅色旅游不僅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也是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方式。61.08%的游客對“紅色旅游讓自己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持非常同意態度,53.22%的游客認為紅色旅游讓自己更積極地面對生活和工作(圖3)。
與此同時,紅色旅游在學校思政教育等方面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2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國家文物局辦公室聯合發布《關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資源、文物資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的通知》,要求推動紅色旅游資源進校園。全國各大中小學校積極響應,并在紅色育人方面取得豐碩成果。例如,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發起并創辦的全國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二屆。大賽將思想教育與專業教育、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打造了針對性更強、感受性更高、呈現性更佳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為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貢獻了重要的紅色力量。
圖2 2021年紅色旅游游客出游動機情況
資料來源:《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課題組
圖3 2021年紅色旅游游客收獲情況
資料來源:《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課題組
四、紅色旅游品質穩步提升
近年來,以紅色景區為代表的紅色旅游產品供給體系日益優化,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服務質量全面提升,游客滿意度穩步提高。在產品設計方面,紅色景區持續推動紅色旅游與生態、鄉村、民俗、研學、工業等的融合發展,使游客在受到紅色文化浸潤的同時,感受到多種類型的休閑體驗項目;在服務品質方面,通過智慧化、創意化平臺的投入使用,積極培育紅色旅游服務品牌,在切實保障游客權益的基礎上,為游客提供優質的旅游服務;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各地注重提升紅色景區服務接待能力,推動服務設施適老化、適兒化、無障礙設計及改造,持續完善游客中心、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與此同時,紅色旅游品質的提升也得到了游客更高的滿意度和積極的選擇。《紅色旅游藍皮書》課題組調查數據顯示,游客對當前紅色旅游的滿意度較高(圖4)。其中,“文物保護”“疫情防控”“展陳設施”是游客滿意度最高的方面,“非常滿意”的游客分別占游客總數的46.67%、44.13%和40.23%。此外,課題組還對游客的推薦和重游意愿進行統計(圖5)。結果發現,82.57%的游客(包括“同意”“非常同意”)表示2022年會再次進行紅色旅游活動,且84.36%的游客(包括“同意”“非常同意”)愿意將紅色旅游景區(點)推薦給他人。
圖4 2021年游客對紅色旅游發展滿意度情況
資料來源:《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課題組
圖5 2021年紅色旅游游客推薦和重游意愿情況
資料來源:《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課題組
五、中國紅色旅游發展指數排名,“河南省、長沙市分獲第一”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紅色旅游藍皮書《中國紅色旅游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指出,中國紅色旅游發展水平持續提升,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不含港澳臺地區)的紅色旅游發展指數排名中,位列前十的依次為河南省、江蘇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湖南省、四川省、上海市、山東省、江西省(表1)。
表1 中國紅色旅游發展指數排序表
注:上述統計分析結果僅包括大陸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不包含港澳臺地區
資料來源:《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課題組
從全國重點紅色旅游區發展總指數來看,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浙滬紅色旅游區、大別山紅色旅游區、湘贛閩紅色旅游區、魯蘇皖紅色旅游區、左右江紅色旅游區。
圖6 12個旅游片區紅色旅游發展總指數及排名
資料來源:《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課題組
從全國紅色旅游重點城市發展總指數來看,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為長沙市、武漢市、黃岡市、石家莊市、臨沂市、延安市、六安市、湘潭市、嘉興市、遵義市。
圖7 全國重點城市紅色旅游發展總指數及排名
注:上述統計分析結果僅包括大陸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不包含港澳臺地區
資料來源:《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課題組
六、中國紅色旅游網絡熱度,“北京市、長沙市分獲第一”
全國紅色旅游網絡關注度。2021年我國紅色旅游發展勢頭強勁,熱度不斷攀升。《紅色旅游藍皮書》課題組利用網絡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2016—2021年全國紅色旅游網絡關注度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其中2016—2019年紅色旅游網絡關注度逐步增長,而2020年受到全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紅色旅游搜索指數有所回落,同比下降16.02%。但2021年紅色旅游疫后恢復良好,國民參與紅色旅游熱情高漲,紅色旅游搜索指數大幅增長(圖8)。
圖8 2016-2021年全國紅色旅游網絡關注度
注:上述統計分析結果僅包括大陸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不包含港澳臺地區
資料來源:《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課題組
省級紅色旅游網絡熱度。2021年我國紅色旅游發展勢頭強勁,各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市場復蘇,加快實現紅色旅游恢復性增長。紅色旅游網絡熱度排名前十的省份有北京市、湖南省、河北省、江蘇省、遼寧省、浙江省、陜西省、廣東省、山西省、上海市。整體來看,東部地區紅色旅游網絡熱度較高,而西部地區相對較低。
圖9 省級層面紅色旅游網絡熱度
注:上述統計分析結果僅包括大陸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不包含港澳臺地區
資料來源:《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課題組
紅色旅游重點城市熱度。在全國18個紅色旅游重點城市中,長沙市紅色旅游網絡熱度綜合指數排名第一,領跑全國。湘潭市和延安市緊隨其后,分別為第二名和第三名。排名前十的城市還有嘉興市、井岡山市、安陽市、臨沂市、石家莊市、龍巖市、廣安市。在18個城市中,長沙市、湘潭市、延安市、嘉興市、井岡山市5個城市的紅色旅游網絡熱度高于整體平均值。
表2 全國18個紅色旅游重點城市的紅色旅游網絡熱度綜合指數
資料來源:《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課題組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熱度。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色旅游蓬勃發展。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也隨之熱度高漲,人氣攀升,許多游客參訪革命遺址、重溫紅色記憶、聆聽紅色故事,打卡紅色旅游紀念地已成為時尚新方式。《紅色旅游藍皮書》課題組分析結果顯示,2021年全國色旅游經典景區熱度最高的前十名分別是天安門廣場、圓明園遺址公園、長沙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中國國家博物館、保定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南湖風景名勝區、延安革命紀念地系列景區、中山陵、深圳市博物館(新館)及蓮花山公園(見表3)。可以發現,我國最具人氣的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集中分布于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經典景區熱度相對較低。
表3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熱度TOP10
資料來源:《紅色旅游藍皮書(2022)》課題組
中國第一本鄉村旅游綠皮書在京發布
業內:標志性意義
《鄉村旅游綠皮書:中國鄉村旅游發展報告(2022)》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王金偉副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旅游管理系吳志才教授統籌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報告分為總報告、分報告、專題篇、區域篇和案例篇5個部分。
其中總報告對我國鄉村旅游發展進行了總體回顧,分析了鄉村旅游發展的總體背景和挑戰,總結了鄉村旅游的發展成效,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未來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建議;
分報告從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指數、民族地區鄉村旅游發展、邊疆地區鄉村旅游發展、農業文化遺產旅游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評價;
專題篇聚焦于鄉村“產業一社區”雙元驅動、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民族村寨旅游發展等重要議題并進行了深入研究;
區域篇梳理并分析了四川省、云南省、貴州省、江蘇省、廣東省、福建省、山東省等部分重點地區的鄉村旅游發展情況;
案例篇分析了湖北省恩施州民宿空間分布、山東省沂南縣竹泉村旅游可持續生計、吉林省延邊州朝鮮族村落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文旅融合背景下鹿亭中村“互聯網+”旅游發展模式、貴州省桐梓縣鄉村旅游發展路徑、貴州習水縣鄉村旅游與紅色研學旅行融合發展、陜西省禮泉縣袁家村鄉村休閑旅游綜合體等鄉村旅游發展的實踐案例。
一、鄉村旅游市場復蘇勢頭強勁
近年來,全國鄉村旅游市場持續升溫,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我國旅游消費中發展最快、潛力最大、帶動性最強、受益面最廣的領域之一。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鄉村旅游接待人次達到了30.9億,占國內旅游人次的一半。2020年由于疫情蔓延,我國鄉村旅游受到較大影響(見圖1)。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漸趨于穩定,我國鄉村旅游市場逐漸回暖恢復,增長勢頭明顯。同時,《鄉村旅游綠皮書(2022)》課題組的調查結果顯示,超八成游客在疫情期間選擇的鄉村旅游類型為市郊游或省內周邊游(見圖2)。可以發現,受疫情影響,居民的出游距離受到一定限制,大部分居民只能選擇周邊游和本地游,因此鄉村旅游成為疫情背景下許多城市消費者的休閑選擇。此外,盡管目前許多地方已經解封,但是由于旅游市場信心恢復尚需時日,可以預測未來半年內人們的出游仍會以近郊短距離鄉村旅游為主。
圖1 全國鄉村旅游接待人數及收入(2011-2020年)
資料來源:《鄉村旅游綠皮書(2022)》課題組根據國家歷年旅游業統計公報、媒體公開報道等資料整理而成。
圖2 2021年游客出游類型統計圖
資料來源:《鄉村旅游綠皮書(2022)》課題組
二、鄉村旅游富農興民效果顯著
鄉村旅游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和加快共同富裕進程的有效途徑。2021年6月,我國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明確指出要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并推進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建設。在廣大旅游資源稟賦較好的老少邊地區,發展鄉村旅游盤活了鄉村資源,實現了農村增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效果,讓整個鄉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例如,德保縣城關鎮那溫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通過挖掘草編、藤編、壯劇等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索出一條致富新路,實現了從貧困村到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華麗轉身。《鄉村旅游綠皮書(2022)》課題組對2021年全國鄉村旅游發展狀況的調查顯示,88.2%的被調查者認為鄉村旅游會增加農民收入,94.1%的被調查者認為鄉村旅游對鄉村振興有幫助。另外,受調查者提出,未來鄉村旅游目的地應采取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增設鄉村休閑度假項目、發展特色康養旅游等措施,繼續助推鄉村振興的實現。同時,打造創意鄉村旅游產品、加大鄉村文化傳承力度、提高服務人員專業素質也是鄉村旅游目的地需要關注的重點方向。
三、助推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展
鄉村旅游承載著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多重功能,是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多元價值不斷凸顯,在兼顧經濟效益的基礎上,促進了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弘揚了鄉村文明風尚、改善了鄉村人居環境、加快了城鄉融合步伐。2021年,農業農村部遴選出254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這些鄉村集中呈現出優勢資源挖掘充分、經營業態不斷豐富、旅游富民成效顯著、配套設施功能完善等特征。鄉村旅游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截至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遴選出了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100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199個,同時,浙江余村和安徽西遞村入選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首批“世界最佳旅游鄉村”。總的來說,我國鄉村旅游蓬勃發展,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美麗鄉村建設邁上新臺階。
四、鄉村旅游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涌現出一批新業態和新模式,為鄉村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例如,新疆哈密市積極推進“旅游+農業”新突破,采取“景區+農家”“民俗+文化”“農莊+游購”“企業+扶貧”的新模式,助推實現鄉村振興和旅游富農。同時,受疫情影響,城市近郊游和本地鄉村游熱度升溫,山居民宿、特色采摘、農耕研學等綠色、健康的休閑體驗活動備受游客青睞。其中,鄉村露營成為戶外休閑的新潮流,露營與露天音樂會、旅拍等的結合更是受到游客的火熱追捧。
根據課題組問卷調查結果,游客對鄉村旅游關注度最高的內容是推進農文旅產業融合,占比94.8%。另外,94.6%的游客關注鄉村旅游“改善生態觀光環境”的內容,94.4%的游客期待“加強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內容。其次,入住鄉村特色民宿、體驗鄉村戶外露營也是游客最期待的鄉村旅游內容,未來鄉村旅游可以從以上方面入手,進一步推出特色產品,以滿足游客戶外休閑、消費升級的需求。
五、鄉村旅游全面提質增效成果豐碩
我國鄉村旅游業態多元,服務質量持續提升,邁向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當前,鄉村旅游經營形式多樣,涵蓋了觀光、休閑、康養、民俗、研學、露營等諸多產品體系,帶動了生態養殖、民俗展演、直播帶貨、特色種植等新業態的發展。為進一步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全國各地從供給端精準發力,整合文旅資源,突出鄉土特色,提升服務質量,全面優化供給側,使得游客對鄉村旅游滿意度也不斷提升。
《鄉村旅游綠皮書(2022)》課題組的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全國鄉村旅游滿意度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近七成游客對自己的鄉村旅游經歷感到滿意(包括滿意和非常滿意)(見圖3)。其中,游客對鄉村環境的滿意度最高,感到滿意的比例達到81.4%,同時在疫情防控和活動體驗方面,游客的滿意度也呈現較高水平。而游客對智慧系統的滿意度最低,感到滿意的游客僅占46%,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鄉村旅游目的地需要加強數字化應用,提高智慧系統建設水平(見圖4)。
圖3 2021年鄉村旅游整體滿意度情況
資料來源:《鄉村旅游綠皮書(2022)》課題組
圖4 2021年鄉村旅游滿意度情況
資料來源:《鄉村旅游綠皮書(2022)》課題組
六、鄉村旅游發展“浙江領跑全國”
《中國鄉村旅游發展報告(2022)》綜合評估了全國鄉村旅游發展指數(表1)。結果表明,我國鄉村旅游發展整體向好,地域特征明顯。
分地區來看,華東地區鄉村旅游總體發展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區域GDP、國內外旅游人次和旅游消費水平與其他地區相比具有較大優勢。西南地區在旅游開發與接待水平、旅游生態與環境保護、政府推動與監督管理、文化資源與群眾文化等維度均表現良好。華北地區在旅游經濟與居民收入表現上最為優異。華中地區旅游生態與環境保護、政府推動與監督管理、文化資源與群眾文化偏中等水平。華南地區鄉村旅游發展各項指標較為均衡,其中旅游經濟與居民收入具有相對優勢。西北地區和東北地區分別在旅游開發與接待體系、文化資源與群眾文化和鄉村旅游生態與環境保護方面表現良好。
表1 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總指數省(區、市)排名
資料來源:《鄉村旅游綠皮書(2022)》課題組
七、鄉村旅游網絡熱度“宏村最高”
《鄉村旅游綠皮書(2022)》課題組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進行網絡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得到2021年重點鄉村旅游目的地熱度排行TOP20(表2)。結果顯示,黃山市黟縣宏村熱度最高,排行位于榜首。松原市查干湖屯排名第二,漯河市南街村、滁州市小崗村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分別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位。
表2 重點鄉村旅游目的地熱度TOP20
資料來源:《鄉村旅游綠皮書(2022)》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