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今年暑期,中國郵輪旅游繼續延續高熱度,成為暑期旅游的一個熱門話題。在市場繁榮的背后,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本土郵輪產業才剛剛起步。
目前,中資郵輪公司只有海航、天海、渤海輪渡3家,均為單船公司,所占市場份額不足5%;而且,在具有高附加值的郵輪設計、制造、裝修方面,我國幾乎仍是一片空白。全球郵輪資源仍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80%以上郵輪母港位于歐美,80%豪華郵輪由歐美企業制造,前6大郵輪運營集團5家來自歐美地區,77%以上郵輪旅客來自歐美地區。
和接近飽和的歐美市場相比,亞洲郵輪市場近年來呈現出高成長性,中國郵輪旅游市場空間廣闊。有分析預計,中國市場到2030年郵輪旅客吞吐量將達到3000萬人次,保守估計市場空間達1000億元;假設以1:2帶動造船、母港建設及區域經濟等發展,市場空間高達3000億元。
郵輪不僅是資本密集型產業,也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包括多個產業環節和鏈條。它對經濟的貢獻主要來自于乘客的船票消費,乘客和員工上船前、到港后的陸上消費,郵輪在港口城市購買的補充物資,以及郵輪制造業的經濟貢獻。從郵輪經濟的角度來看,如果郵輪產業得到發展,能夠把上下游產業鏈帶動起來,包括碼頭投資、郵輪公司的投資、郵輪運營、郵輪設計制造等各環節,將使郵輪經濟貢獻量更多地留在本土。
不過,目前中國的郵輪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被皇家加勒比、嘉年華、云頂香港三家國際郵輪巨頭所占有。郵輪設計制造及郵輪運營,更是中國郵輪產業的短板。
郵輪建造被稱為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目前,世界80%以上的豪華郵輪均由芬蘭、意大利、法國、德國等4國船廠建造,給歐洲帶來了豐厚的回報。2010年,歐洲郵輪產業給歐洲整個經濟帶來約352億歐元收入,其中140億歐元為直接收入。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郵輪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爵浩認為,歐洲郵輪經濟的40%來源于郵輪修造行業,而中國的郵輪經濟現階段還處于比較低端的接待環節。如果中國的郵輪經濟延伸至上游的設計制造環節,將提高郵輪產業對本土經濟的貢獻度,對中國傳統的船舶制造業向高端發展轉型也有現實意義。
可喜的是,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本土公司關注到這塊市場。去年10月,中船集團宣布聯手嘉年華建造中國首艘豪華郵輪。其下屬的708研究所正在進行國產豪華郵輪的前期研發。公開消息顯示,目前該所已經完成了適航于亞洲、澳大利亞海域的兩型豪華郵船的總體設計方案。
國家也在大力推動本土郵輪產業發展。交通部《關于促進我國郵輪運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多處提到,要扶持中資郵輪企業發展,鼓勵通過新建、購置或租賃船舶等多種方式,逐步發展中資郵輪運力。《中國郵輪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今年內將出臺,從而推動我國郵輪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