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據中國之聲報道,前不久,乘客祝先生在某航司小程序上訂票時,頁面顯示執飛機型為新型國產大飛機C919,登機后卻發現實際執飛的是一款老機型飛機,而航司方面事先并未告知。祝先生投訴后,航司愿意以積分方式進行補償,但祝先生希望對方賠償差價。截至目前,雙方仍未達成共識。
祝先生的購票訂單(左)及實際乘坐的航班飛機信息(右)(圖源“中國之聲”)
實際上,像祝先生一樣遇到航空公司臨時更改執飛機型的情況并不少見。
記者從社交平臺上看到,不少旅客曾抱怨機型更改令自己的乘坐體驗不如預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頭等艙、商務艙旅客,原先期待的“平躺”式飛行由于航司將大機型更改為小機型而受到影響,有些甚至直接被降艙。
有民航業內人士向記者解釋,航司臨時更改機型主要是出于三類原因:
一是原定執飛的飛機自身可能出現故障或是其他特殊情況,無法正常執飛;
二是前序航班延誤導致本段航班無法及時起飛,航司臨時調配其他機型執飛;
三是本段航班上座率不足,航司出于保證利益的考慮,可能更換較小飛機執飛。
航司更改機型的原因看似有理有據,但是對乘客的飛行體驗造成的實際影響該如何解決?航司應不應該進行補償呢?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特邀專家、民航業內人士林智杰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機型調配屬于比較常見的情況,從全球大部分航司的情況來看,臨時調配機型一般不對消費者進行補償。但如果臨時更換機型給乘客的乘坐體驗帶來較大差異,航空公司理應對乘客作出合理補償,包括退差價。
航司臨時更換機型不但令消費者體驗感下降,OTA也面臨投訴量增加的苦惱,尤其是高峰季節,機型變動引發的投訴訂單量就驟升。但OTA平臺能做的也有限,只能協助消費者與航司溝通。
不過也有越來越多航司意識到這個問題,并致力于提升旅客出行體驗。今年1月起,已有多家航司將機型變更納入免費退改范疇。
例如,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四川航空、中國國航均發布公告稱,全面調整客票退改規則——將機型變動導致旅客無法成行、航班變動導致航程改變、航班經停點延誤等因素,納入客票免費退改適用范圍。
除了機型變動,飛機起飛前還有許多意外情形發生。最常見的就是航班因天氣、航空管制等原因取消或延誤。尤其是近期雨季來臨,航變可能性加大。消費者也可以考慮在預訂機票時同步購買航意航延險,目前多家OTA平臺都推出類似險種。如果遇到航班延誤或取消等情況,可以獲得相應的理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