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自李克強總理在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互聯網+”以后,“互聯網+”成為2015年最熱門的詞匯。中央地方、全國各地、各行各業都在熱議“互聯網+”,“互聯網+”的各類研討會、培訓班、講座、論壇也層出不窮,套用一句互聯網界流行的話,“如果走到哪兒不談‘互聯網+’,你就OUT了。”
在各行各業研究如何應用“互聯網+”促進行業轉型發展的同時,近兩個月,不少行業提出“行業+”新概念:國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長代表旅游業正式提出“旅游+”,文化行業的官員和學者大提“文化+”,農業、教育業、金融業也各自提出“農業+”、“教育+”、“金融+”……其快速行動和貫徹落實值得點贊,但也難免讓社會公眾產生“跟風、炒概念、趕時髦、本位主義”的印象。
“互聯網+”憑什么能夠“+”?“互聯網+”為什么可以對經濟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各行各業是不是都可以“行業+”?“行業+”需要什么條件?……要弄清楚這些問題,首先需要研究和明確“互聯網+”的本質和支柱到底是什么。
結合對互聯網發展動態的跟蹤研究和工作實踐中的心得體會,筆者對“互聯網+”提出的背景、“互聯網+”的本質、“互聯網+”的支柱進行梳理和總結,為旅游業界同仁深入理解“互聯網+”和推進實施“旅游+”提供借鑒參考。
一、“互聯網+”的提出
互聯網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994-2002年web1.0的門戶時代,這一時期的特點是信息展示,基本為單向交流;2002-2009年web2.0的搜索/社交時代,典型特點為UGC(用戶生產內容),實現了人與人之間雙向的互動;2009年之后web3.0大數據時代,智能移動設備取代PC,以手機為終端的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手機網民數已經達到5.94億人次,手機超過PC端成為網民主要上網設備,智能手機成為主要的移動終端……
2015年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其議案《關于以“互聯網+”為驅動,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建議》中,首次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馬化騰呼吁,需要持續以“互聯網+”為驅動,鼓勵產業創新、促進跨界融合、惠及社會民生,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創新發展。議案中還提出了應從頂層設計高度,制定國家的“互聯網+”發展戰略。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面對互聯網滲透金融、交通、醫療、教育等行業促進新業態蓬勃發展的態勢以及互聯網界的呼吁,李克強總理將“互聯網+”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明確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二、“互聯網+”的本質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指出,人類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煤炭、蒸汽動力、火車+印刷術”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形態;“石油、內燃機、汽車+電信技術”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形態;而“可再生能源+互聯網技術”則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形態。從印刷術到電信技術,從電信技術到互聯網技術,每次技術革新推動了一次工業革命,進而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巨大變革。
什么是“互聯網+”?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闡釋了“互聯網+”是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百度公司CEO李彥宏認為,互聯網的本質是鏈接,每個行業和“互聯網+”結合就會產生新的機會;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認為,互聯網加傳統經濟是未來機會所在,但這種合作并不是簡單的組合,而是一種深度融合。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通過互聯網技術,傳統行業之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之間、新興行業與傳統行業之間,甚至人的智慧、資源、信息、資金全部連接在一起,由此催生了全新的企業、業態和產業,也對傳統經濟社會和人的生活方式產生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互聯網+傳統集市”,產生了淘寶;“互聯網+傳統百貨賣場”,誕生了京東;“互聯網+傳統銀行”,催生了支付寶/余額寶/百度百發/百度百賺/騰訊理財通;“互聯網+傳統通訊”,出現了微信/QQ/Facebook;“互聯網+傳統紅娘”,有了世紀佳緣;“互聯網+傳統出租車”,滴滴出行/Uber橫空出世;“互聯網+傳統餐飲”,出現了美團/餓了么;“互聯網+傳統紀錄片”,有了柴靜《穹頂之下》病毒式的傳播;“互聯網+手機視頻”,三里屯優衣庫不雅視頻被瘋狂傳播,甚至讓三里屯優衣庫賣場一躍成為了北京新的“旅游景點”……
三、“互聯網+”的支柱
“互聯網+”之所以能夠上升為國家戰略,之所以具有改變世界影響經濟社會的力量,是因為“互聯網+”由四大核心支柱支撐,分別是: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入口和互聯網速度。
(一)互聯網思維
所謂“互聯網思維”,即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用戶、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用戶思維、大數據思維、跨界思維、迭代思維、極致思維、簡約思維、平臺思維、社會化思維、流量思維是互聯網的九大思維。小米董事長雷軍認為,互聯網思維最核心的是七個字:專注、極致、口碑、快。互聯網思維具有開放、分享、跨界、免費、創新、用戶、共贏、重構等特點,“羊毛出在豬身上,由狗來買單”、“只要站到風口,豬也能飛上天”等,是互聯網顛覆性思維有別于傳統思維最形象的概括。
從PC時代到手機時代,區別于傳統PC互聯網思維,移動互聯網思維則概括為“5F”,即碎片化(Fragmentation)思維(時間、地點、需求碎片化)、粉絲(Fans)思維、焦點(Focus)思維、快速(Fast)思維、第一(First)思維。
(二)互聯網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每一次的技術革命都是經濟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的巨大推動力,而互聯網技術則是技術革命中創新突破最多、更新速度最快的領域。馬化騰認為,“互聯網+”戰略基于互聯網平臺,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這里所提到互聯網技術包括:4G、大數據、云計算、移動WIFI、藍牙、LBS、API、HTML5、NFC、LTE、物聯網(IOT)、二維碼/表情/指紋識別……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新階段,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也日益成熟,傳統互聯網企業也開始自覺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拓展新業務。
(三)互聯網入口
“互聯網世界是平的”,互聯網是長尾理論的最佳應用空間。互聯網時代,誰擁有海量的用戶,誰就有無窮的業績增長空間和無限的業務發展可能。要獲取海量的用戶,就需要打破地域、行業、人群等等的限制,搶占互聯網入口。“得入口者得天下”,誰領先搶占了互聯網入口,誰就搶占了市場先機。
互聯網的入口,第一階段是互聯網工具,如騰訊通過即時聊天工具QQ,積累了數億海量的用戶;迅雷推出迅雷下載軟件,在便利用戶下載視頻的同時積累了大量用戶;奇虎360殺毒軟件,高舉“免費”大旗,打倒了通過賣殺毒軟件為盈利模式的公司,并俘獲了海量的PC用戶;到了第二階段,互聯網入口演變為各種渠道之爭,旅游行業的眾多OTA,無論是國外的Priceline、Expedia、Booking,還是攜程、同程、途牛、驢媽媽等等,是典型的在線旅游銷售渠道,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在線旅游產品查詢和預訂服務,也是目前競爭白熱化的領域;到了第三階段,互聯網入口競爭已經過渡到互聯網平臺的競爭,以騰旭微信為例,微信最早是作為騰訊微博的替代工具,在微博只能進行圖文傳輸的基礎上,增加了語音聊天、視頻聊天、短視頻分享、實時對講、位置名片分享等實用功能,成功超越新浪微博的成為中國網民應用頻率最高的新型社交工具和溝通渠道,在快速積累了億萬用戶的基礎上,微信又通過補充、開放、嫁接各種應用服務,提升為一個集合各種應用(包括且不限于刷卡購物、網絡轉賬、手機充值、理財通、滴滴出行、生活繳費、城市服務、電影票、美麗說、京東精選、信用卡還款、微信紅包、火車票機票、吃喝歡樂、騰訊AA收款、Q幣充值等等)的超級平臺,大大提高了用戶的粘性和使用頻度,成為中國網民最重要的互聯網入口。因為騰訊微信的無可撼動的地位,騰訊公司的市值一躍超過百度和阿里巴巴,躍居BAT之首。
(四)互聯網速度
馬云曾經說過,“很多人看到了互聯網公司很賺錢,但大家沒有看到像阿里巴巴、騰訊、谷歌等互聯網企業,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和錯誤。我見過很多工廠,晚上10點鐘除了機器在轉,沒有人在干活。而互聯網公司,過了凌晨12點,都是人在挑燈夜戰”。互聯網公司的工作特點,是7*24小時實時在線不間斷,“一天時間干了三天的活”。小米董事長雷軍曾經說過,“我一天只睡4個小時,有20個小時都在工作狀態。”在互聯網行業,“大魚吃小魚”的時代已經過去,“快魚吃慢魚”正在成為新常態。
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入口、互聯網速度四大支柱,讓“互聯網+”擁有全面滲透和影響眾多行業的巨大力量,也讓各行各業自覺、主動、積極地擁抱互聯網。對照“互聯網+”,“旅游+”急需扎扎實實在修煉內功、創新創造、融合發展方面下工夫,才能真正擁有“+”其他行業的力量,才能讓其他行業主動愿意被旅游“+”。
作者簡介:任國才,景域集團總裁助理,大市場部總經理;執惠旅游專家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