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對的,攜程去哪兒攜手了。攜程公告稱,合并后,攜程將擁有45%的去哪兒股份;兩家公司依舊獨立發展。實際上呢是去哪兒的大股東百度用45%的去哪兒股份,換了攜程的25%股份。所以幕后黑手其實是百度??!
滴滴快的合并了;58,趕集合并了;阿里收購了優酷土豆;大眾點評和美團合并了;攜程和去哪兒合并了;這年頭凡是相殺成仇的冤家都搖身一變瞬間變成了相愛共勉的情人。想想是多么的不可思議,昨天要用刀子捅你,今天要用紅唇嬌艷欲滴來咬你。
很分裂是不是,但是如果你看一看這些互聯網公司的報表,就不難理解相殺變成相愛的心路歷程。比如去哪兒在合并前一年凈燒了27.6億人民幣;恐怖吧。燒了20多個億,也燒不出市場第一。美團合并前據說單月燒錢達到6億。
從2004年互聯網公司集體回暖,到2015年燒錢補貼都燒不出用戶,丁哥說,十年互聯網黃金期結束了。
這是一個唏噓感慨的結論,但這是現實。2015年開始,市場已經普遍到了無論怎么補貼用戶,怎么燒錢互聯網公司都無法獲取用戶的階段。而互聯網紅利的消失恰如人口紅利的消失一樣,快速容易便宜的流量已經沒有了,流量劫持,流量導入等簡單粗暴的手段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也不再有效。信息過載,商品SKU長尾,用戶篩選信息的成本過高,雖然大平臺并不完美,但已經足夠解決問題,垂直細分領域鮮有能再冒頭的機會。
今天跟一個朋友聊天,談到了紅海和藍海的問題。他問我,丁哥你為什么要創業做阿母斯黛,做女性時尚和生活方式社群呢,這個領域是紅海,已經被過度營銷了。為什么不選一個垂直細分的領域,也許是藍海反而有突圍的機會。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但我反問他一句:哪里有容易做的垂直細分藍海領域?這個問題他也回答不出來。
選擇一個紅海,也意味著選擇一個大市場;當然也選擇競爭;選擇一個所謂垂直的藍海,其實是選擇一個小市場,也就是所謂大公司看不上的市場。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能選擇一個快速發展的藍海市場,并在大公司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一舉拿下。醒醒吧,這就跟你炒股票總希望在最低點買進,在莊家砸盤前最高點賣出一樣。你連簡單炒股票買賣都炒不好,更何況復雜如打仗行軍建國一樣的創業了。
過去互聯網十年的黃金期的蓬勃根本源于人口紅利和經濟的雙重發展。簡單來講,就是人多,上網人就多,賺的錢多了,消費就多。互聯網生意有點像什么呢,其實有點像修路。
比如把北京上海高速修好,高鐵修好,瞬間兩地的交流來往經濟就都上去了。整個中國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網絡修好,整個中國的經濟就都上去了;習大大一帶一路如果目標達成,那整個中國又會有一個輝煌期。
所以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就是在修好路以后收點買路錢,用互聯網術語叫流量販賣;后來進化到所謂免費+增值的模式,無非是普通人走免費,豪華車收高額同行費。但問題來了,當大家都在拼命修路的時候,用戶發現路變成過剩的資產了,于是各家公司都拼命補貼用戶走自己花巨資修的路。因為如果用戶不走,這巨資投的路就成了野草叢生的廢路,到美國資本市場上圈錢也就無從談起。所以互聯網十年黃金期的結束,實際是該修的路已經修完了,繼續修路就是資產回報為負的投資了。
而這個時候,資本已經意識到路修不下去了,買路費不好收了。但是無數的創業者仍然被媒體推動著前仆后繼,還在幻想著重要先把村口的路修好,以后就能修一張遍布中國的公路網,美其名曰夢想。
所以互聯網十年黃金期結束了,丁哥覺得這不是短期的,未來互聯網業不再會是回報最好的行業,而互聯網創業也過了最好的年代。
說到這里,大家就問了,那未來的機遇在哪里?
機遇一、內容產業
可以被稱為新媒體產業,文化娛樂產業都行。總之當渠道過剩的時候,內容就成為了稀缺的資源。好的IP就是很賺錢。全民娛樂,全民談瑯琊榜,港囧,夏洛特這樣的年代正在到來。
機遇二、消費升級、品牌升級
新一代都想用好的東西,都不想用Low的山寨貨。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一個人習慣了買愛馬仕,她就很難再去買美特斯邦威。一旦一個人習慣于開始追求小眾的生活品味,她就不會認為掛一個Logo包是多么有面的事情。
所以消費要升級,品牌也要升級;每個行業都有升級的機會。
機遇三、體驗經濟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走走。以旅游業為代表的體驗經濟大行其道。2003年時候中國出境游人數只有1000萬人,2013年底,中國出境游人數已經達到了接近一億人。所以說90后都不買房了,都希望四海為家。
機遇四、體育產業
其實體育產業也可以算文化內容產業的一種,都是精神消費嗎。你看發達國家的人民花好多錢去支持他們喜歡的球隊,買正版的球隊的周邊,衣服,套票等。國外都是全民體育,中國以前是舉國體制。但隨著人均收入提高,中國體育未來也必然是舉國體制過度到全民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