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前不久北京交通大學教授,旅游行業的資深學者張輝老師發表了《中國旅游發展急需二次革命》。這篇文章反映出了張老師對中國旅游業的全面思考和深刻洞察,在對當前行業現狀和趨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旅游業的二次革命。隨后他提出了當前旅游改革比較重要的十個方面,其中基本都是需要政府去主導開展的工作。
張老師的文章,引起了我思考的興趣。我們在談到革命的時候,不論是政治革命、社會革命還是產業革命,首先就應該要認識到革命的對象是什么和革命的動力又是誰。對象不一樣,革命的性質和方向就會徹底不同。如果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者,革命的性質就是民族革命,動力就是所有受壓迫的中國人;如果革命的對象是封建勢力,革命的性質就是民主革命,動力就是農民、知識分子、民族資產階級;如果革命的對象是資本家,革命的性質就是社會主義革命,動力就是受資本家壓迫的工人階級。對象不一樣,革命的性質和動力就會完全變了。
按照此思路我們對照一下我們的旅行社行業。
一、行政管理下的舊秩序
1949年11月,新中國政府在廈門成立華僑服務社,主要是為華僑回國探親、訪友、參觀、旅游提供服務。1954年4月15日成立了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以及上海、杭州、南京等分社,開始接待蘇聯和東歐各國的自費旅游者。
1978年之前,中國國際旅行社(以下簡稱“國旅”)和中國旅行社(以下簡稱“中旅”)兩大旅行社獨占鰲頭。其中,“國旅系統”負責接待外國來華旅游者,“中旅系統”負責接待海外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臺同胞。我國的旅行社只有國旅總社、中旅總社及其在主要省會城市的分支機構。二者在業務上都是由總社負責從國外招徠客源,分社負責當地接待業務;在管理體制上都是直屬政府的行政事業單位,其對外接待工作以政治目的為主,不具備企業性質。
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由于特殊的歷史背景及環境,中國旅行社行業缺乏自下而上的市場發育過程,而是旅行社行業在發展之初,就是在國家行政管理下,以外事接待為主要服務功能,自上而下地構建旅行社的組織體系,其工作人員屬于國家干部。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進程,我國旅行社業開始了由政治外事事業向經濟產業轉型的過程,舊有的行政體制模式被打破了,并沒有出現類似西方國家的市場發展模式—產業分工和旅游業寡頭。我國旅行社的管理分類也是在政府主導下,而不是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形成的。
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了,導致了旅行社行業的第一次革命。取得了矚目的成就,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國躋身世界旅游大國行列。然而,客觀分析我國的旅行社行業,依然存在著諸多深層次問題。正如西方一位著名哲人曾經說:一個人幼年時期的經歷對整個人的一生會產生最為深遠的影響,我國也有句諺語說:三歲看到老。我國旅行社業幼年時期的這些經歷對于當今的旅行社業的發展影響深遠。后面會論及。
二、沒有秩序的時代
按照一般的市場演變來看,如果一個行業只要有秩序,那些有資本背景,積極運用新生產技術,擁有知識和經驗的企業,是很容易發財的。在有秩序的條件下,資本因此也會日漸集中,慢慢地往壟斷上走。由壟斷就會產生出新的行業秩序。可是我們看中國旅行社行業,自從舊有的官僚行政秩序解體后,新的市場秩序卻遲遲不能建立。
我們可以試從以下幾點來看:
A、關系旅游
一個人可以沒有什么資本、沒有什么技術、沒有什么文化,但是他只要有關系,就能夠吃旅游飯。改革開放后,那些依附在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旅行社機構多如牛毛,而一些大旅行社企業里面的團銷部門(靠個人特殊的關系)的營收能夠占據整個企業的半壁江山還多。這些現象的存在就破壞了行業秩序,因為關系是個人的,是飄忽不定的,一個人上去了,親戚朋友鄰居也都跟著上去了,他下去了,沒了關系,就沒這個飯吃。這樣一種現象破壞了旅行社行業的秩序。
B、零負團費
通過低價甚至免費來吸引消費者旅游,再通過旅游購物返傭賺錢。零負團費不僅僅是市場價格的問題,其背后往往跟隨著欺騙和陷阱。它的危害也是破壞了市場的正常秩序,讓有技術、有資本、有理念的企業難以向上發展,難以創新,形成優勢,只能跟隨者沉淪。同時,壞風氣會敗壞旅游業甚至整個社會的根本,危害更大。
C、旅游業中的暴力
最近經常能夠看到媒體報道一些城市一日游的亂象,其中亂象的背后不乏充斥著暴力。一個人可以是文盲,目不識丁,只要他拉一批混社會的兄弟,通過暴力就能夠壟斷一個區域的一日游市場,暴力旅游的存在是對行業秩序最大的否定。
D、官方背景旅行社的創新難
行業第一次革命后,眾多的國有大牌旅行社陸續開展了改革,從事業到企業,從國有到混合所有,這種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行業的發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問題逐漸突顯。
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影響在哪里,我們借助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所描述的行政組織理論。他稱行政組織的管理模式剝奪了個人以及組織的創造性和對于日益增長的動態外部環境的響應能力。從長遠來看必然影響企業的成長。對于一個服務性質的企業來說這種模式勢必忽視日益多樣化的游客需求,為以后的混亂埋下伏筆。這些年來,有著國資背景的大旅行社并沒有能夠順勢而起,建立行業的新秩序。
這個時代,我們真是生活在恐慌之中。出去旅游處處有人算計你,想占你的便宜,一不留神就陷入和陷阱。以上種種現象的存在,就像一個岔路將中國旅行社業引向了歧途。也像一個泄水的口子,破壞了行業的秩序。
魚龍混雜的環境下,旅行社企業就這樣雜亂野蠻生長了很多年,苦不堪言。我們現在不是有了不合理的秩序,而對這樣的秩序去革命。是根本沒有秩序。沒有秩序,大家在里面就會相互廝殺,相互爭奪,沒有一個穩健的向上的發展,更是難得看見有所創新,行業不斷沉淪,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和這個行業。
最近這三十年,雖然經濟發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很快,促進了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從事實上來看,自從旅行社舊秩序解體后,新秩序遲遲不能建立,“弱、小、散、差”的帽子就一直扣在了行業的頭上。
最新的統計,目前我國有近3萬家旅行社(如果算上加盟性質的估計有30-40萬家),2013年度全國旅行社營業收入3599.14億元,利潤總額32.72億元,按美元換算,營業收入590億美元,利潤總額5.36億美元。同期,世界最大的旅游企業,美國運通公司2013年營業收入338億美元,利潤總額44.8億美元。由此可見一斑。
三、新秩序的培育
一個行業中有秩序就會有保全,就會有建設,就會有進步。就比如,地主和農民,雖然地主通過某種秩序剝削農民,但是地主還是要照顧到農民,給他們人身自由和生活保障。二者既對立也是統一的。通過某種程度的剝削,會產生一定的社會富余,社會中創新的文化和技術由此而來。隨著新技術和文化的普及應用,農民通過貿易和商業,經濟上日漸富裕起來,形成了一個新興的階層—資產階級,他們要否定原有的秩序,因此有了革命。革命一定是對某種秩序的革命,而不是個人。只是這些人依附于原有的秩序,反對改變,才會有了對人的問題。
旅行社行業中的關系旅游、零負團費、暴力旅游等都不是秩序的問題,反而秩序因為它們的存在而失效,他們不是革命的對象。這些現象的存在究其根本還是因為老的行政秩序沒了,新的市場秩序遲遲不能建立,而出現的混亂不堪的狀況。
一般秩序的建立無非有二種力量。一是理性,二是強力。這二者都可以產生秩序,理性就是大家都要講道理,并且認可、遵循公認的道理,但是旅行社行業范圍太廣,人數眾多,高低不一,這條路是很難走通。道理既然不好講,強力自然要跟上。強力不用多說,就是市場(資本)和政府(法律)。這二者都很有力量。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管理者對旅行社行業的治理過于消極,產權不清,責權不明,市場基本失靈,沒有很好的發揮作用。一些管理者甚至抱著旅行社就是旅游局兒子的觀念開展行業管理。所以我非常同意張輝老師關于必須以市場的決定性力量來創造適應未來我國旅游發展的商業模式。但是其前提還在于政府自身需要改革,轉變職能,需要培育一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獎懲分明的行業生存環境,讓旅行社業自身逐漸有力量,自然就有了秩序。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
行業新秩序的建立也一定是跟著行業發展的事實來的。當前旅游業已經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人民群眾也廣泛參與到了旅游活動中來,旅游業中暴露出亂象以及社會中發出的種種呼聲引起了政府的重視。另外資本和新技術不斷滲透和應用到旅行社業,一些新興的企業崛起的速度更是驚人。
在資本的推動下,技術廣泛應用,產業的分工正在深化,旅游批發商、旅游分銷商、旅游運營商、門店、同行、OTA平臺、專業媒體等新事物層出不窮。
一方面現實在往有秩序的方向推進,另一方面,不論游客還是業者都對以往的無序苦痛心生厭惡,希望旅游變得美好。事實和意識達成了共識,旅行社業就會逐漸往有秩序的方向發展,有秩序就會保證就會讓一些有資本、有技術、有理想的企業發展壯大。
以上的現實也進一步倒逼著政府一改以往的消極治理,變得主動而有力,從目前的一系列環境治理舉措都可以看出些端倪。
我們可以大膽料想一下,舊秩序已經過時了,不能走回頭路。我們要培育出新秩序,要發揮市場自身的力量來決定市場的問題。有市場秩序的條件下,要不了幾年,未來的中國一定會出現一批處在行業頂端的旅行社企業,行業的發展和創新是有序推進的。人們不再因為害怕被騙、被坑、被蒙而惶惶不安,處處提防,大家可以安心享受旅游帶來的美好,到那個時候我們再來談革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