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香港作為我國的特別行政區,曾是國人心目中的“東方之珠”和“好客之都”、“購物天堂”。上世紀末回歸之后,更是燃起了廣大內地人民對其的憧憬和向往。于是,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內地赴港游客量從2001年的445萬人次到2015年的4562萬人次,香港旅游業呈現出了爆發式的增長。然而物極必反,香港旅游在經歷了璀璨的輝煌之后,迎接它的卻是輝煌過后的一絲落寞。
一、赴港旅游,從輝煌到落寞
1997年香港回歸之后,內地赴港團隊游開始逐漸發展起來。2003年非典期間,香港經濟下滑非常厲害,于是香港政府決定請求中央開放“自由行”政策,以期通過發展旅游業來刺激當時低迷的經濟,提升經濟活力。伴隨著這項政策的落地,香港旅游從此開啟了新的篇章。
對于內地游客來講,那個時期的香港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和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情感上,人們對這顆新回家的“東方之珠”有著強烈的好奇和向往,迫不及待地想要與它“親密接觸”,去看它的模樣、感受它的溫度;其次,赴港旅游不僅距離近、交通便利,兩岸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也相對較小,無論跟團游還是自由行游客都幾乎沒有壓力;更重要的是,香港的的確確是家門口的購物天堂,實惠的奢侈品、電子產品價格讓人們趨之若鶩;此外,香港迪士尼、海洋公園等對內地游客來講也是充滿特色的經典旅游景區。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內地赴港旅游在2015年之前的十多年內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的階段。內地游客在訪港總游客量的占比,也從2001年的32%增長到了2014年的78%,足見發展之迅猛。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數據喜人的同時,入境游客井噴也給當地的接待能力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并因此引發出了各種問題。這些問題長期積壓的結果在數據上的反映非常直觀:內地訪港游客量開始逐漸下跌。
2016年初,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透露,2015年的整體訪港旅客數字較2014年微跌2.5%,內地旅客人數有所下跌,整體旅客人數大致平穩。這意味著在經歷了多年的旅客快速增長后,2015年訪港旅客迎來了轉折點,罕見出現了下跌情況。而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日前發布的數據,2016年春節黃金周,訪港游客總計227.3萬人次,同比下降6.26%,其中內地游客74.4萬人次,同比下降11.65%。另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今年春節內地訪港旅行團數量由去年的380多團,下降至今年的約120團,比去年同期下跌達七成,是十多年來的最大跌幅。
二、入境游客數量下跌原因
對于香港近兩年的入境旅客量下跌,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1.購物優勢不再
首先,作為“購物天堂”,一直以來香港對內地游客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購物。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游客劉女士表示,“以購物為目的才會去香港,如果本身更傾向旅游、旅行,我是不會去香港的。”然而近兩年,受匯率影響及周邊國家旅游和購物的逐漸便利,香港的購物優勢已經越來越弱。
2.性價比相對降低
曾經,出國旅游的價格是一般工薪階層難以承受的,相較于遠距離的出國旅游,可能去趟香港會更實惠一些。而如今,國民經濟水平穩步增長,人民越來越富有,出境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奢望,而是成為了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于是,在預算相同的情況下,人們可能更愿意走出國門,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畢竟現在出境游的利好越來越多,簽證政策越來越寬松,價格也越來越有優勢。例如,記者從某OTA平臺搜索發現,同樣四晚五天同樣機票及酒店等級的行程,北京到香港、北京到首爾以及北京到普吉島的價格都在兩千五百元左右,所以香港游的性價比優勢也不再明顯,同樣的預算,游客的選擇越來越多。
3.景區吸引力減弱
長久以來,香港迪士尼作為中國國內唯一的迪士尼樂園,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到訪香港。而從今年起,隨著更大更新的上海迪士尼的開園,將必然分流不少游客。
4.團隊游畸形發展,屢爆丑聞,影響香港旅游形象
近些年,在病態的產業鏈條之下,一些商家飲鴆止渴,將原本成本數千元的赴港游價格降到數百元甚至更低,以吸引游客赴港大量購物。而到了當地,為了賺回成本,地接社不得不引誘甚至強迫游客購物,以拿到“人頭費”以及高額返傭。當游客不配合時,輕則被甩臉色、被罵,重則動輒沒飯吃、沒地方住,甚至大打出手、鬧出死傷事件。這類事件嚴重了影響了香港的旅游形象,也使得香港的團隊游越來越令游客望而卻步。
5.其他客觀因素
香港曾號稱“好客之都”,但近幾年接二連三發生的如“占中”等不愉快事件,使得內地游客在心理上產生了較強的抵觸情緒,這種情緒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赴港游客量的下跌。不少游客表示,花錢出去旅游就是為了開心、放松,如果這么不受歡迎、甚至有各種危險,我為什么不去其他地方?旅居香港的賈女士認為,“香港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就是奢侈品免稅,價格便宜,沒有語言障礙,距離近來往方便。但近兩年內地與香港矛盾激化,在街上、在旅游區甚至都不敢說普通話了,怎么還敢來玩?”另外,在北京工作的于女士也表示,“雖然香港離得近又價格便宜,但是僅適合購物,而且最近與內地關系不好,導致我稍有排斥。如果預算一定,我更傾向韓國和臺灣,既可以購物,還可以看自然風光,美食也更有特色。”
三、香港旅游的未來在哪里?
2015年3月梁振英曾表示,“旅游業是香港一個重要的產業,對香港GDP的貢獻是4.7%,是法律、會計、工程、建筑、測量、醫療等之和。”梁振英提出,不能忽視旅游業對香港經濟,尤其是對解決基層市民就業所做的貢獻。如果旅游業萎縮,大量基層工人會失業或者處于半失業狀態。
那么面對這種開始下跌的態勢,應如何理性看待?香港旅游業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中山大學旅游學院老師卓友森認為,對于已經超負荷運轉的香港旅游業,適當的回落其實并不是一件壞事。一個地區的旅游承載力與當地的旅游資源、當地人口緊密相關。截至2015年,香港的人口約為730萬人,而近幾年的游客量都在四五千萬,已經遠超香港接待能力的臨界點,使得香港壓力很大,所以對于適當的回落并不應該持悲觀態度,反而是在向合理的水平回歸。
在卓友森看來,如今人們的旅游消費觀念正在逐漸改變,更加注重體驗式的旅游,而這可能正是現在香港業界所缺乏的。香港應該與時俱進,在硬件和軟件上同時下功夫,提升旅游體驗的質量,讓游客愿意留下來,認可并接受香港的服務,用旅游業帶動整個服務業的增長,從而促進整個特區的經濟增長,而不是只把香港當做一個“購物點”、“中轉站”。
香港旅游業議會總干事董耀中認為,旅游業面對的困難,可為業界帶來契機,發展多元化市場,以吸引更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游客。
對于旅游業發展,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不應只追求旅客人數的增長,要求平穩、健康及長遠的發展,向產品多元化及高增值方向邁進。未來為發展高增值旅游業,港府將突出香港多元化旅游特色及美食文化,并發展文化創意旅游項目,舉辦大型盛事,以及吸引更多會議展覽活動來港舉行。此外,港府正就啟德旅游中樞及大嶼山進行規劃研究,并正商討迪士尼樂園進一步發展,包括第二期擴建。
*本文作者:秋薇,執惠旅游專家作者,個人微信號:MissQiuWei,歡迎關注,添加時請注明“姓名+單位+職位”以方便備注,非常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