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2016年3月3日,隨著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開幕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正式進入今年的兩會時間。今年兩會對旅游行業的關注度非常高,其中一則提案一度被大家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惠州市旅游局局長黃細花建議探索“每月黃金周”休假模式,即每個月的前三周每周休一天,另外一天挪到月末湊齊5天長假,故取名“每月黃金周”。此提案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熱議,與黃金周密切相關的詞匯“帶薪休假”也同樣被列入了大家的討論范圍。執惠旅游為此專門成立了兩會報道小組,第一時間與黃細花局長取得了聯系,并結合黃局長的觀點,深度解析了我國整體休假政策難落實的根本原因。
一、黃金周的背景與發展歷程
我國“黃金周”起源于1999年國務院正式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之后每年黃金周都會給大力拉動國民消費,“黃金周”實至名歸。
黃金周的從無到有,可以說是緊貼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席卷東南亞,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中國在其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國家意識到要努力擴大內需,創造出一些新的需求刺激經濟增長。“假日經濟”的概念也在此刻成為中國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政策之一。199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旅游業確定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將“黃金周”及“帶薪休假”制定為促進第三產業和旅游業發展的時間保證。國民的休閑消費能力在不斷提高,并且更注重精神層面的體驗,促使國民對休閑時間的需求增加和“黃金周”的出現。
迄今為止黃金周已經走到了第十六個年頭,在這些年里,關于“黃金周”的存與廢,社會各界有思考也有爭議。
二、黃金周出行壓力集中,綜合痛點反應明顯
1、井噴現象極為明顯
集中的小長假促使人民出行高度集中,壓力過大和開口過小的問題并存帶來的結果就是景區及目的地的人流潮,一些熱門景區在黃金周期間變成了游客的“停車場”,人擠人、人挨人的現象使得游客的旅游體驗非常差,分配了更多的精力在自己和身邊的人身上,失去了本該輕松愜意的觀光體驗。例如2015年十一黃金周排名擁堵景區第一位的杭州西湖景區,七天主要景點累計接待客流量達378.9萬人次,其中西湖游船公司接待客流量28.5萬人次,并有近4萬多游客選擇電瓶車游覽了西湖。
2、接待力有限導致旅游服務質量下降嚴重
由于各旅游景區及目的地的旅游人數在黃金周期間驟增,遠遠超出了景區及相關服務渠道的承接能力和管理容量,導致各方接待形式留于表面,和標準名不符實,服務質量嚴重下降,供需兩端的不平衡極大影響了旅游服務和旅游品質,從而加大了景區及目的地的投訴率。
3、黃金周游客成待宰的羔羊
井噴似的黃金周旅游現象,導致的是資源嚴重匱乏,除了出現服務標準無法保障的情況之外,集中的價格上調也似乎成了定式。而每年只有三個黃金周的選擇讓出行的游客成為待宰的羔羊,游客并非不知道自己處于虛高的價格體系中,有些迫于無奈也默然接受,但形成的混亂市場不盡損害了景區及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而且長遠來看負面影響較為深遠。
4、自然景區遭受嚴重破壞
龐大的游客基數使得自然景區單位面積中的碳排放量增大,對名勝古跡具有腐蝕作用,加速了景區的損壞。此外,游客素質參差不齊,隨手刻畫“到此一游”、攀爬古跡、隨手丟棄垃圾等行為讓人擔憂。
5、擁堵導致安全問題集中出現
2015年國慶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5.26億人次,散客自駕游、自由行成為主流,中遠距離的出行計劃較為普遍,飛機、高鐵等交通方式備受青睞。行中人數激增,景區景點人頭攢動,旅游設施超負荷運轉,個別水泄不通的路段甚至可能出現推擠、踩踏等潛在危險,與旅游從業者的摩擦和糾紛增多也引發了社會不安因素的產生。
6、景區項目非理性開發
旅游業是拉動內需促進大眾消費非常有利的措施,我國黃金周假日旅游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和刺激了各級地方政府發展旅游經濟和大打“旅游牌”的信心和決心。但是在這些旅游項目的規劃過程中,各地方政府對發展旅游經濟的過度熱情,往往干擾了旅游規劃的科學性和導向性。因為強調了旅游經濟一元化的發展傾向,忽視旅游地的資源評價,致使旅游景區和景點缺乏正確定位和鮮明形象。雷同重復的現象頻出,浪費了原有的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和財力資源,也對這些區域的生態環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產生了極大的破壞作用。
三、黃金周對我國經濟推動的意義
1、促進內需經濟增長的利器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兩會中提到“落實帶薪休假制度,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游時代”。黃細花局長對此表示,國家對于旅游方面的重視程度在加大,關鍵是要使旅游起到拉動內需的作用。今年不僅總理在關注旅游行業,代表們也針對旅游講了很多,包括整個社會輿論也都在關注旅游。根據國家旅游局發布的國慶假日旅游市場總體數據,去年十一全國共接待游客5.26億人次,同比增長了10.7%;實現旅游收入4213億元,同比增長17.9%。政府已經非常了解拉動內需經濟時旅游行業的重要程度。
2、完善的假期政策有益于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黃細花局長表示,從人民群眾幸福感的角度考慮,我國休假政策的完善將有效緩解人們的工作壓力,帶著更好的心情投入各自的工作中去,對供給端的提升有更加深遠的意義。
其次,完善的休假政策將使原來集中高負荷的旅游接待得到緩解,將客流壓力有效地進行分流,避免了景區等目的地針對黃金周特殊時期的價格虛高和游樂項目安全隱患高的風險,保證了景區景點常規的接待服務能力水平,最終提升景區及目的地的接待品質。
四、我國休假政策難以全面落實
1、帶薪休假制度落地成首要阻礙
提到黃金周就會提到帶薪休假,雖然黃金周同樣經歷了政策、思考、爭議和理性對待幾個階段,但至少黃金周政策一直在落地中做著調整,而當我們把目標聚焦在帶薪休假政策上時會發現,總理先后提了三年都沒有得到落實,黃細花局長也表示嘗試了不同的方式去提帶薪休假的實施方法。一直到今年,帶薪休假政策依然未落實下去,并且存在不少爭議。
2、社會對黃金周與帶薪休假的關系意見不統一
對于黃金周與帶薪休假的關系,黃細花局長表示贊同黃金周與帶薪休假的互補,切勿非此即彼。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博士主張增加七個法定假日來完善假日結構。其中兩個法定假日,與五一節現有的一天可形成五一黃金周,另外的三個法定節假日可以放在八月的上旬,剩下的兩個法定節假日放在春節,可通過調休使春節長假達到九天或者十一天。緊迫來看是增加黃金周,從未來長遠來看黃金周與帶薪休假是并行不悖的,集中與分散相結合。
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認為今后中國假日制度的重點必然要轉向帶薪休假,黃金周應逐漸淡出歷史舞臺,通過增加分散的帶薪休假來解決“缺假”問題。
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秘書長魏小安則認為,“如果黃金周不取消,我們的帶薪休假制度不可能從根本上落實。旅游黃金周造成短期內的集中消費沖擊,從而形成市場錯覺,整體的資源配置以對應黃金周為主干,那么一到平季和淡季就純屬浪費?!?/p>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表示,“從中國經濟發展的角度講,旅游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如果純粹為了旅游的需要來調整已經實施了這么久的‘5+2’工作作息制度來講的話,我個人覺得可能會比較有難度。相較于‘每月一個黃金周’,我更加看好去年國務院文件里提到的‘鼓勵錯峰休假,在穩定全國統一的既有節假日前提下,各單位和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將帶薪休假與本地傳統節日、地方特色活動相結合,安排錯峰休假?!@個制度相對來講可行性更高一些,到目前為止也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之前APEC會議期間北京的調休放假,以及上海世博會期間上海的調休放假?!?/p>
綜上意見不難看出,黃金周與帶薪休假的關系成為了各界討論的重點,重點討論的部分也在于是否存在二選一的問題。不過只有少數公司有建立完善的帶薪休假政策,大部分企業似乎還未落實。
3、國家、企業、個人三方權益不平衡
就目前我國的經濟結構關系來看,國家、企業、個人三方面的關系錯綜,各自領域的利益構成與其它兩方面難以相互平衡,才是導致我國休假政策難以全面推行的根本原因。像春節、十一這樣社會集中形式的停滯,對于企業利益的損失是最小的,而帶薪休假零散的休假頻率會導致企業管理層面成本加大,供大于求的社會結構使得企業往往扮演了較為強勢的角色,即使國有企業帶頭響應帶薪休假號召,也并非意味著真正可以推廣落地。因為大部分私有企業面對企業經營與國家稅收等社會壓力時,往往自身處于較為尷尬的地位,如何調動私企的全面響應才是我國休假政策真正全面落地的關鍵。
*本文作者:宋成龍,執惠旅游專家作者,個人微信號:dalong080917,歡迎關注交流。添加時請注明“姓名+單位+職位”以方便備注,非常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