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每年春季,在線旅游企業都會吹響新一年“旅游狂歡節”的號角。
攜程的春季旅游節、螞蜂窩的3·18自由行蜂搶日、同程的3·21旅游節、途牛的3·23旅游節……2016年的3月,中國的在線旅游企業(OTA)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造節”大戰,紛紛打造旅游業的“雙十一狂歡”。
對于消費者而言,這似乎又是一個令人欣喜的初春——“旅游造節”背后,意味著OTA們的大規模“補貼”:
攜程去年就打出了“零利潤、不賺錢,打造全民在線旅游”的口號;同程今年則對外宣稱“無論是投入的資源規模還是惠及范圍,旅游節遠超往年”;而專注于自由行預訂與服務平臺的螞蜂窩,今年更是祭出了“砍到1元”的“蜂搶”口號。
對于OTA們“旅游造節”不單是對現有市場的爭奪,更是對未來市場的布局——據國家旅游局統計,2015年國內人均出游次數接近3次,旅行已成為國人生活的常態。
與之相比,國內旅游業的互聯網滲透率卻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根據易觀智庫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在線旅游滲透率僅為10.8%——這一數字還遠遠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水平。眾多在線旅游企業看到這巨大的市場空間,用一次次聲勢浩大的造節促銷,加速改變著中國旅行者的消費習慣。
雖然信心滿滿的在線旅游企業動作頻頻,但似乎并非旅游產業鏈上的所有經營主體都愿意加入這場OTA們主導的“讓利狂歡”——與快銷品為主的“雙十一”相比,“旅游節”最初更像是OTA們的“獨角戲”。
一位旅游業資深人士表示:OTA們的造節促銷對于整個產業鏈的影響,還不足以形成“雙十一”那樣強大的吸引力。因此,大部分旅行社還在觀望。
一位主營東南亞海島線路的旅行社負責人則這樣描述他們遇到的困境:“在線旅游的迅速發展,使得熱門產品線路價格接近透明,而且大部分產品路線毛利率都在走低,這讓我們很難有動力投入到OTA們的‘造節’讓利中去。”
更極端的傳統旅游業者,則將市場的變化于在線旅游企業的“攪局”——“OTA們的‘造節讓利’,攤薄了利潤,甚至讓‘拼低價’成為了趨勢。”
然而,在一位已經從“線下”走到“線上”的傳統旅游業者看來:互聯網必然會打破固有的信息壁壘——即使沒有OTA的出現,價格的透明化依然會出現。這要求每個傳統旅游人都開始思謀轉變。
“最開始傳統旅行社們并不愿意參與OTA們的‘造節’,因為大家更希望‘悶聲發大財’,讓OTA們去‘賠本賺吆喝’。但隨著在線旅游飛速發展,旅行社們的觀望態度也開始發生改變。”一位傳統旅行社出身的業內人士這樣分析。
勁旅咨詢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旅行社在線滲透率為20.1%,較2014年13.1%增長約7個百分點,在線市場規模增速是線下旅行社的6倍以上。螞蜂窩自由行公布的大促數據也證明了這樣的趨勢:為期4天的蜂搶日,有超過430萬人參與“蜂搶”——相當于4天內覆蓋了5.4%自由行旅行者——活動期間累計交易超過5143萬元,單品最快搶空時間僅為0.98秒。
在線滲透率的持續擴大,讓更多線下供應商開始將“旅游節”促銷活動視作其主推產品路線良好的宣傳推廣。可以印證這一說法的是:以眾信、凱撒為首的傳統旅行社巨頭也已經開始加入“造節”的讓利狂歡。
旅行社們都開始搶占各大OTA旅游節活動頁面的特價位置——比如,螞蜂窩自由行、阿里旅行等推出的特價產品“坑位”競標,就迅速得到眾多商戶的積極反應。攜程則在今年高調宣布聯合眾信、華遠等旅行社打造2016年的春季旅游節。
不過,OTA們是否能最終實現打造“旅游雙十一”的夢想,還取決于持續的投入,能否真正帶動大多數旅行社、航空公司、目的地、景區的熱情。
而接下來考驗OTA們的,則是如何真正更深度盤活產業鏈各方資源,給參與方提供更多價值,最終發揮全產業鏈的協同效應——而這,絕非所有的在線旅游企業都可以做到。
一些新興在線旅游企業希望通過“旅游節”推動大眾對于某一目的地和旅游項目的熱情——再通過這些旅行者旅行結束后所撰寫的點評、游記,持續發酵,進而影響更多人的消費選擇。比如,通過2015年的促銷,“帕勞”成為了當年的“全球自由行十大熱門玩法”——而在2016年,螞蜂窩的蜂搶活動中,這個太平洋上的島嶼目的地以超過450萬的交易金額繼續榮登最熱門目的地之一。
“很多人都開始思考,如何在‘造節讓利’這種互聯網營銷思維方式中重新布局,搶占先機。深耕獨家資源的旅行社正開始通過‘旅游節’推熱自有目的地,最終搶占市場——在未來,個性化、特色化的獨家線路和服務會成為趨勢。”螞蜂窩旅游研究中心馮饒表示:給所有的參與方都提供價值和機會,“旅游節”才有可能不再是OTA們的獨自狂歡——這需要線上、線下企業共同的創新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