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當人們關注各種富豪榜單上閃光的財富數字之時, 是否也曾探究:創造者的力量來自何處?美國著名商業雜志《快公司》FastCompany的答案是:創意是令人類致富的重要工具,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具有一個創意的源泉。
在《快公司》剛剛發布的2016“全球商業最具創意人物100”(Most Creative People in Business 100)榜單里,我們看到了一位非常優秀的中國女性:她所在的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移動出行平臺,最近還剛剛拿下了蘋果10億美金的戰略投資,她就是柳青,滴滴出行總裁。
在這份100人的榜單里,柳青位列第四名。前三位分別是著名藝術家Lin-Manuel Miranda、蘋果醫療團隊負責人Divya Nag和著名經典美劇制作人Jill Soloway。
滴滴出行是中國最大的涵蓋出租車和專車服務的共享出行服務平臺,任職滴滴出行總裁的柳青擁有哈佛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兩年前的一個晚上,北京上地的一家小餐館里,當時身為高盛亞洲區董事總經理柳青和滴滴CEO程維一起用餐。這次是柳青第三次代表高盛,想要投資這家移動互聯網+浪潮中的明星公司,卻依然失敗。席間,柳青佯帶慍怒地說了一句玩笑話:“不讓我投,我就給你打工吧!”讓她意外的是,程維開始和她認真討論此事。
除了滴滴公司本身,滴滴CEO程維及其團隊是吸引柳青的另一個因素。“程維是一個極有遠見、抱負和魄力,又愿意為夢想付出的人。他腳踏實地又目標高遠,當時非常打動我。在這一代年輕企業家里,程維在格局、心胸、眼光、能力等方面都是上上乘。”
經過在高盛的12年投行生涯后,柳青加盟了滴滴打車。此后滴滴公司頻頻出手,其中之一便是出人意料地與其頭號競爭對手快的打車合并,組建了如今的出行服務巨頭滴滴出行。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該公司的員工人數從700人擴張到5000人,增加了巴士、拼車等服務;并與Grab(新加坡)、Ola Cabs(印度)和Lyft(美國)等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方便乘客在滴滴的應用內用這些服務叫車。
滴滴還成功籌資30億美元展開進一步擴張, 同時遏止Uber向中國市場的滲透。在這個過程中,滴滴團隊還與全球同行達成了重要合作關系,包括新加坡的Grab、印度的Ola Cabs和美國的Lyft。
《快公司》專訪滴滴出行總裁柳青
快公司:滴滴如何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么多調整?
柳青:滴滴的原則是派遣“老人”(在公司工作超過兩年的員工)去探索新的領域。已經熟悉團隊文化的成熟隊伍會被派去開拓新業務前線。這樣一來,溝通成本就會大幅降低,因為這樣的同事對公司業務已經很熟悉,并擁有足夠的號召力來凝聚整個團隊。
快公司:也就是說,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找到合適的員工是你們的工作重點。
柳青:想要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不僅要有最優質的產品,還要有最優秀的人才。滴滴希望從許多不同領域吸納最優秀的年輕人才,確保他們能夠感覺自己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滴滴5000名員工的平均年齡是26歲。
快公司:滴滴在中國面臨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柳青:中國只有不到10%的人擁有汽車。政府的各項政策實際上是在希望減少汽車上路,因為中國人口密度極高。我們打造的平臺需要考慮為這個龐大的人群提供多元化交通出行服務,有專車,有出租車,還有細分的拼車服務,甚至還有巴士。
快公司:滴滴還必須遏制Uber的發展, Uber已經投入數十億美元,希望在中國搶占大量市場份額。
柳青:在我們看來,Uber的到來并沒有令市場格局產生太大變化。競爭總會讓滴滴更加優秀。在發達的西方國家,同業的產品往往是針對收入較高階層人群的。但滴滴的服務對象要包括還不能負擔汽車消費的同胞,滴滴最大的挑戰是在龐大而密集的市場中構建高效的網絡。在中國,人口超過200萬的城市有40多個;滴滴2015年完成14億訂單;但中國的挑戰仍然很艱巨。
快公司:是什么讓滴滴保持斗志?
柳青:當人們望向窗外時,會看到嚴重污染的天空,這令人心情沉重。城市的擁堵引發了各式各樣的后果。中國有8億城市人口每天都在努力奮斗。滴滴的目標是,要在3年內每天服務于3000萬人,幫助他們在3分鐘內叫到汽車、巴士或任何交通工具(包括其他共享車輛)。滴滴的使命是為所有中國人服務,切實地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號外】以“融合·新生態”為主題的《執惠·2016中國旅游大消費創新峰會》將于6月16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屆時國內旅游、投資、體育、營銷、娛樂、媒體、戶外等近千名各界精英將齊聚一堂,直擊旅游大消費產業前沿,探索廣闊未來,分享最具創新性的產品體驗,聚合最優質的投資與營銷資源,積聚能量,共創價值。歡迎點擊鏈接查看詳情并報名:http://www.ihiq.cn/activity/new-eco#j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