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2016年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6年1季度我國GDP初步核算結果》,從一季度核算數據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4.7%,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為35.8%,貨物和服務貿易凈出口的貢獻率為-20.5%。消費對增長的貢獻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
而2016年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6年2季度和上半年我國GDP初步核算結果》,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340637億元,GDP同比增長6.7%,二季度同比增長6.7%,與一季度持平。
總體來看,雖然L型經濟周期將持續,但國民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尤其是2016年上半年國民GDP數據背后未來經濟發展的三大現象和旅游業的三大趨勢需要從業者們注意。
2016年GDP數據出爐,三大現象值得關注
現象一:服務業“領跑”中國經濟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全國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184290億元,增長7.5%,占GDP比重54.1%,比第二產業高出14.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7%,比第二產業高出22.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097億元,同比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134250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184290億元,增長7.5%。
現象二:17省上半年GDP增速均高于全國
據中國經濟網統計,從目前21個省市GDP增速的排名來看,重慶、貴州、天津、江西、安徽、福建、青海、湖北、海南、河南、浙江、湖南、四川、廣東、陜西、廣西、內蒙古這17個省市增幅超過了全國水平,且同比增幅均超過了7%以上,其中中西部地區省市GDP增速較快。
而與一季度GDP增速相比,有重慶、海南、河南、陜西、內蒙古、北京6地上半年GDP增速有所下滑。江西、安徽、福建、青海、上海、云南6地的GDP增速與一季度持平。其它9個省份的GDP增速較一季度有所增長。
其中浙江省上半年GDP增長了7.7%,比一季度的7.2%加快了0.5個百分點。海南省上半年GDP增速與一季度相比回落比較明顯,回落了1.6個百分點,但海南整體經濟依舊向好,增速達8.1%,超全國增速1.4個百分點。
現象三:21個省區市的農村居民收入增幅跑贏城鎮居民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山西、寧夏、新疆、西藏及東三省外,從已公布數據的地區看,上半年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貴州(9.3%)、青海(9.2%)、天津(9.1%)三地,增速均超過9%;農村居民收入增速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重慶(11.3%)、貴州(10.5%)、廣西(10.3%)三地,增速均超過10%。同時,至少有15個省區市上半年的城鄉居民收入名義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值。
從全國看,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了6.5%,接近上半年6.7%的經濟增速。而從各地已公布數據的地區來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不低于8.7%的省區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江西、安徽、重慶、云南、貴州、青海。西部地區收入增速較高,貴州、青海兩地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分別達到9.3%、9.2%,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7元,實際增長5.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實際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于城鎮居民0.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83:1下降為2.80:1。
從各地已公布數據的地區來看,21個省區市的農村居民收入增幅跑贏了城鎮居民,分別是上海、河北、廣東、福建、浙江、江蘇、海南、山東、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重慶、四川、云南、廣西、陜西、甘肅、貴州、青海;北京、內蒙古的農村居民收入增幅與城鎮居民持平。
L型經濟周期將持續,三大現象下的三大趨勢是轉機
趨勢一: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繼續提升,“互聯網+”推動服務業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多數服務行業工資性收入的較快增長,有效沖抵了來自制造、批發零售、建筑、住宿餐飲、采礦等行業工資性收入增長較慢甚至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使得全國居民工資性收入保持了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6846元,增長8.5%。此外,家庭經營服務業凈收入也保持較快增長。2016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第三產業家庭經營凈收入1187元,增長9.4%。
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更是大力推動了我國服務業的產業創新和轉型升級。其中以“互聯網+”為核心行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呈現了高速發展態勢,營業收入和利潤大幅增長。據國家信息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5月,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增長32.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9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增長50.5%。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3.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8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增長25.5%。
由此可見“互聯網+”在適應人民群眾消費需求的升級、極大地方便日常生活的同時,也賦予了傳統服務業新的增長活力,上半年網上商品零售同比增長26.6%。未來,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例如:文化旅游、新一代電子信息等等。
趨勢二:“五大幸福產業”促進消費升級,體育健康等新興產業潛力巨大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2016年夏季達沃斯論壇致辭中明確指出的“五大幸福產業”——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產業在2016年上半年的GDP中也均呈現出快速發展狀態,在經濟方面既拉動了消費增長,也促進了消費升級。
而在幸福產業中,體育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2.7%,體育組織營業收入增長2倍,休閑健身活動營業收入增長15.4%。健康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4%。其中,綜合醫院、療養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婦幼保健院(所、站)等,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5.7%、16.2%、12.3%和28.2%。養老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3%。與居民養老密切相關的社會工作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7%,其中,護理機構服務、老年人和殘疾人養護服務、社會看護與幫助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7.2%、24.8%和22.9%。
由此可見,體育健康等新興產業潛力巨大。而從旅游行業的角度而言,體育和健康所涉及的體育旅游、醫療健康旅游也是潛力巨大,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不少大型企業切入。例如攜程的醫療旅游頻道;途牛開發的海外“醫療+保險”產品;驢媽媽的“旅游+健康”產品等等。
趨勢三:大旅游、大消費、大休閑成未來旅游業最大趨勢
隨著中國正進入“大眾旅游”時代,以旅游業為代表的服務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據國家旅游局8月1日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旅游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我國旅游市場規模穩步擴大,繼續領跑宏觀經濟。其中,國內旅游22.3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47%;入出境旅游1.27億人次,增長4.1%;上半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25萬億元,增長12.4%。
而由于旅游業具有很強的跨行業帶動作用,對餐飲、住宿、民航、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都超過80%,可謂“一業興,百業旺”,所以與旅游業相關的110多個行業將共同迎來新的發展時期。
也就是說,未來旅游與生活消費、休閑、戶外、文化、體育的邊界逐漸模糊,大旅游、大消費、大休閑成為旅游業發展的一大趨勢。例如就拉動就業而言,2015年中國旅游業直接就業人數近2800萬人,加上間接就業總計吸納8000萬人就業,約占全國就業總數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