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在戶外運動爆紅的今天,諸如馬拉松賽、自行車賽等戶外比賽在中國落地開花,各地紛紛投入舉辦比賽的熱潮當中,想要從“5萬億”里分一杯羹。
但是在辦賽熱情高漲的同時,許多賽事組織、賽事管理和賽事安全等問題也浮出水面。要想真正將這一產業長久發展,中國戶外運動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戶外運動行情火爆
戶外運動已經逐漸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大街小巷、公園郊外都可以看到人們運動的身影。在美國,戶外運動已經成為一項成熟的產業,2014年,48.4%的美國人至少參與了一項戶外運動,參與人數高達1.4億人。在參與頻率上,諸如跑步和騎行等普及率比較高的運動,跑步者和騎行者分別達到了79.5人次/年和54.3人次/年。
相比之下,戶外運動在中國剛剛興起,普及率沒有達到美國的高度,但漲勢很快。2014年有1.3億人開展戶外運動,占總人口的9.5%。
這樣龐大的人口基數帶來了巨大的商業需求。如果分析戶外運動參與者的社會特征,則能發現其背后巨大的商業潛力。
根據《北京市戶外運動產業營銷現狀消費者調查問卷》等第三方調查的結果來看,戶外運動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21-40歲的人群,占調查人數的67.1%;其次是20歲以下人群,占調查人數的13.7%。從年齡分布情況大致可以看出,戶外運動消費群體的年齡分布比較集中,多為青年人群。
青年在消費時喜歡能表現個性心理的商品,追求時尚,而戶外運動作為一項新興的活動正切中了青年的這一心理,他們愿意在如跑步、騎行、爬山等戶外運動上購買更專業的裝備,尋找更好的運動環境。
許多城市也看準了這個機會,將大量的辦賽熱情投入到了辦馬拉松賽、辦自行車賽等各種戶外運動賽中。
舉辦比賽問題叢生
自從國務院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各地辦賽熱情高漲,但與此同時也衍生出一些問題。
1、“跟風辦賽”現象嚴重
人民日報體育部主任李中文曾在其文章中指出,各地區更愿意一窩蜂追捧那些風靡全國的熱門賽事,至于說這些所謂的熱門賽事到底能為地區或城市帶來什么,往往在籌辦賽事的前期論證中難以得到應有重視,在后期總結中也難做到理智評估、客觀分析。
以馬拉松比賽為例,自2014年起,中國馬拉松比賽場次呈“井噴”形式增長。
據中國馬拉松網統計,2014年舉辦比賽51場,2015年舉辦134場,2016年預計達到245場。大量的比賽場次背后藏有比賽項目千篇一律的隱患,比賽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從而影響辦賽的收益。
2、比賽檔次較低,經驗不足
馬拉松比賽有5個等級的國際認證,分別是道路認證、賽事認證、國際馬拉松協會認證、中國田徑協會認證和國際田聯認證。中國目前能達到全部認證的只有北京、大連、上海三個老牌馬拉松比賽,半數以上的賽事連最低的道路認證也沒有達到。
取得認證通常需要一定時長的比賽歷史,而中國今年的馬拉松多是首次舉辦的馬拉松比賽,賽事承辦經驗欠缺,和國內外的老牌賽事還有不小差距。
3、比賽組織存在漏洞
在今年4月舉辦的楊凌農科城國際馬拉松賽上,一名參賽者在41公里處倒地搶救無效死亡,這已經是近幾年第三位在國內馬拉松比賽中猝死的選手。一些比賽為了追求參賽人數,對參賽人員的健康狀況監管不力,不要求參賽者在賽前進行體檢。
另外,醫療保障也是許多比賽應該加強的地方,許多馬拉松業內人士認為,任何馬拉松的組織者在賽前,都應該有完善的預防和急救措施。
跑步路線上,一直都有急救車跟隨;每5公里或10公里有一個固定醫療點;每1公里處有一名專業醫務志愿者;此外,每100米處還有一名志愿者,協助醫療救護。
安保也是戶外比賽組織的一項重要問題,在半個月前的環青海湖自行車賽上,一名智障男子突然沖入賽道,正在進行沖刺的運動員們躲避不及,使得賽事出現了較大面積的翻車事故,并且導致6名選手受傷。
相比之下,擁有百年歷史的環法自行車賽,則能夠一直保持緊急狀態,并為了確保賽事安全兩度延長,使得即使在恐怖襲擊的籠罩之下,比賽依舊成功舉辦。
戶外運動如何更具商業性
在上個月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了健身休閑業是體育產業發展八大重點行業之一,而戶外運動隸屬其中。
《規劃》指出制定健身休閑重點運動項目目錄,以戶外運動為重點,研制配套系列規劃,引導具有消費引領性的健身休閑項目健康發展。
對于如何讓戶外運動更具商業性,互聯網+體育有以下觀點:
告別“千人一面”,推出創新跑法
一座城市舉辦馬拉松、自行車賽的商業目的通常是通過其全方位的展示城市面貌,作為城市的名片來吸引投資者的目光。但是千篇一律的比賽造成審美疲勞,使影響力和吸引力都有所下降。
對于普通跑步愛好者來說,完成42.195公里或許不是每個人都在追求的,在跑步中放松身心,拓展自己的社交圈是更深層的目的。而一些新推出的創意跑步賽事就能滿足這些跑者的口味。
例如近些年從美國興起,剛剛登陸中國的color run。雖然color run的路程只有5公里,但是一場活動的參與者可以達到20000人,超過中國60%的馬拉松比賽參賽人數。
龐大的參與人數帶來了巨大的社交機會,據color run官網統計,The Color Run彩色跑見證了87,410次“一見鐘情”,9670次“第一次約會”,654次求婚和35場婚禮。
這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的參與,正如前文所言,青年人群是戶外運動消費的主力軍,更多的年輕人的參與能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
所以對于比賽舉辦者而言,與其跟風辦馬拉松比賽,不如想想如何辦一個吸引年輕人的賽事。
告別“閉門造車”,增加媒體露出
對于一場賽事而言,媒體露出是必需的宣傳途徑。就目前而言,一些大型的戶外運動比賽通常通過電視臺的轉播,例如經常可以從央視看到的北京馬拉松賽和中國龍舟大賽。但是在傳統媒體上的轉播推廣的味道濃重,適合吸引投資。但就普通觀眾而言,電視的收視率并不高,觀眾并不買賬。
針對這一情況,戶外運動可以可以和現今流行的直播相結合。相較于傳統媒體,直播的成本更低,但是受眾的粘性更高;直播是從一個參與者的角度介紹比賽,對于潛在的戶外運動參與者吸引力更大。
告別“單打獨斗”,結合其他領域
對于中國戶外運動,有兩個方向可以拓展并且有相應的產業與之結合。一是面向專業戶外領域,并與戶外用品合作。對于戶外用品零售商來說,最好的廣告莫過于大街小巷有穿著其品牌的運動者;對于比賽組織方,更專業的體育用品贊助也可以助力賽事的進行。
另一個方向是面向大眾戶外市場,和戶外運動旅游結合。與專業戶外運動相比,大眾戶外運動人群所參與活動強度小、參與頻率低,更多以追求體驗為主,戶外理念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帶動戶外旅游在國內逐漸興起,消費空間廣闊。
目前戶外旅行市場格局相對分散,大型戶外零售商專業的戶外文化、豐富的戶外活動組織經驗、多樣的戶外裝備支持將使其在戶外旅游市場中占據一定先發優勢,積極介入將分享戶外旅游行業發展紅利。
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尚處幼年,雖然得到了國家“5萬億”的一針強心劑,但不代表在發展中可以揠苗助長,一口氣吃成胖子。
多方面學習國外先進賽事的組織經驗,同時利用國內大量的潛在用戶群,為戶外運動產業培植用戶的土壤,才能使其健康發展。當全民健身不再僅僅是戰略而成為目之所及的現實,戶外運動的豐收季才會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