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以場景角度切入這場智能穿戴江湖,智能手環、智能手表和VR,三者命運相同又不同。
智能可穿戴產業最早是從運動手環開始做起的,從單一的運動場景,后欲延伸至醫療健康領域,已代表過去時;而總體來看,目前智能手表在功能上走不出手環、手機違和疊加的陰影,試圖多場景延伸卻陷入瓶頸,反而“恐嚇家長式”的兒童智能手表市場出奇的好,代表現在時;VR最受寵,從自嗨的小眾圈子,到“蓄謀已久式”的配著AR圖片談VR,冒失得像能切入任何場景,但短期內卻落不了地,代表將來時。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本文將借智能手環過去時,淺談智能手表場景應用現在時,并從數據、旅游場景和B端C端的關系,探討智能穿戴設備在旅游業存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數據是子母龍鳳環:能捧也能殺
以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來看,智能手表市場依舊處在發展初期,在產品定位、應用等方面存在爭議,尤其根據今年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二季度,市場寡頭蘋果手表因新鮮度已過導致出貨量大幅滑落,相比去年同期減少32%。這份數據更無異于給市場潑了一盆冷水,加速了這個發展初期產業的動搖,正可謂“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2016年第二季度排名前五位的智能腕表供應商出貨量、市場份額及同比變化(單位:百萬枚)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對該領域的良好預期。根據Gartner的報告,2016年、2017年智能穿戴市場保持平均18%的增長,其中智能手表和頭戴式設備將保持50%以上的增長。
2015-2017年全球智能手表和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測(單位:百萬)
對此,冠義科技聯合創始人曲潔先生認為,把市場產品細分后,正是因為同質化、缺乏顛覆性和場景創新的產品出現,倒退的窘境才發展成了必然,穿戴類市場已經進入某種靜默期。
所幸最后IDC預測,全球智能手表市場到2017年或將出現反彈。那么會如何反彈,智能手表的突破口又在哪兒?
場景是天機棒:天機不可泄露卻無處不在
場景賦予產品意義,當在使用場景中切入后,變革已然爆發,產品、定價、品牌、營銷、渠道都在發生顛覆性的改變。產業價值的判斷標準不再是品牌,而是使用的人和所處的特定場景,對智能穿戴設備來說,場景是新流量的入口和革命。
場景為什么不可以是旅游?
經過多年發展,智能手表已經完成對市場的教育任務,正如暢銷書《場景革命》作者吳聲先生所說:“人們喜歡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所處的場景,以及場景中自己浸潤的情感”。當市場都把智能手表應用場景押注在兒童看護和醫療健康領域中后,又形成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亂局,所謂深圳模式便是如此。
再看旅游這片江湖。與運動場景主要監測數據不同,在旅游場景中智能手環無法形成可視化體驗,也沒有更多服務功能,所以在運動領域得勢的手環在旅游領域幾乎沒有發展空間;而VR似乎風頭正勁,那么智能穿戴設備在旅游業的發展路徑會選擇跳過智能手表、直接布局VR嗎?這樣是否有些矯枉過正?行程中最需要的服務手段,甚至更重要的用戶體驗真的是VR可以改革的嗎?還是只能幫助做行前決策?其中各種問題尚需細致分析。
智能手表為什么之前落不進場景,更不必說旅游場景
第一是定制場景缺失,大家都在趕大路,鮮有走山丘。以旅游為例,之前旅游與智能穿戴領域形同陌路,毫無交集。旅企習慣了“手機+App”解決一切的模式,沒人費勁為游客創造一個屏幕,或者想著為App再找一個可視終端,殊不知手機屏上已是萬馬奔騰,低頻的旅游App隨用隨刪。也鮮有人用創新的方式解決語言、社交、團隊管理(導游定位找人,信息發布)還有親友遠程關注的親情問題等。現實情況是,在旅游層面這種產品是缺失的,看似很輕的App很難擠進沒有忠誠度的用戶眼球。
第二是市面產品天生失去獨立性,附屬意味死亡。脫離手機獨立發展才是智能手表真正的出路,產品初始便要有與手機決裂的決心,手表就是手表,一定是獨立的、不依賴手機的。在旅游層面,首要基礎就是擁有通話和網絡功能,同時切不可小覷行程中解放雙手的必要性和良好體驗;當然還有B端C端都關注的定位問題,這正是手表而非手機所能解決的。
第三是大品牌側重布局大眾產品,忽略細分市場。在市場初級階段,大廠商蘋果、三星、華為等,從其產品看手機還是唯一核心,做手表的出發點僅是戰略布局需要。即使推出了智能手表產品,也是走中規中矩的通用功能和大眾市場。反而是一些小而美的企業在真正考慮用戶體驗和應用場景,放眼國內外目前也只有冠義科技的iguan watch是唯一關聯旅游場景的智能手表。
旅游+場景的選擇性分析
早期穿戴場景應用:簡單實用
代表:Pebble為國外智能手表領域先驅,尊崇簡單易用和價格適中,起初主要瞄準3個功能:提醒通知、運動健身以及定制化的表盤界面。短期看單一的場景確實讓品牌快速占領市場,但后期產品同質化嚴重,銷量下跌,轉而專注硬件完善和鼓勵軟件開發,并向開發者開放SDK。
此類產品已經在智能手表中加入場景概念,有特定的客群,滿足所需。但場景單一,依賴性太強,想做成大眾產品是沒有機會的。初期可能市場火爆,但隨著同質化競爭導致利潤下降,便只能迫切轉型或者淘汰。
后期穿戴場景應用:多場景交叉,服務大消費
pple Watch,但嚴格來說蘋果手表并不屬于這個范疇。支付、運動以及健康數據監測、社交短信等功能多數與智能手機重合,簡單說就是這塊手表基本依賴手機,看似功能很多實則缺乏場景支撐的Apple Watch,今年第二季度銷量會跌超過60%,根本不足為奇。
后期智能手表的場景應用泛而無力,更趨于失控狀態。沒有獨立場景的手表很難走出來,但獨立場景意味著低頻,低頻場景在切入中如何兼顧高頻應用,這是對試圖走出上述悖論的下一個行業產品的考驗。
未來穿戴場景應用:旅游+日常場景應用是智能手表的最優組合
實際場景中可同時滿足對象(用戶)、動作(需求)、情景(場景),每個又能再次細分交叉,其實已經超出低頻范疇。
創新永遠是按下葫蘆起來瓢,在場景是否獨立、是否高頻低頻中,旅游恰恰提供了這種可能。旅游作為本地生活異地化,讓已滿足基本需求的國人在消費升級背景下,越來越模糊旅行和日常的界限,旅企“說走就走的旅行”也同樣是在試圖塑造這種生活方式。回到產品來看,低頻應用也自然延伸至日常場景:實時翻譯能否演變為學生和白領學習外語的神器?定位能否成為家人與孩子、老人親情關注的橋梁?電話通訊能否延伸為商務人士的第二部手機,在跑步、開車等場景中解放雙手?
綜上所訴,曲潔先生認為智能手表的優選場景是低頻切入與日常應用的結合,比如處于穩步上升期的出境游市場。從低頻細分的出境游切入,解決行程中語言翻譯、定位軌跡、行程直播、團組管理等痛點問題,尤其輕便的腕式語音翻譯,非常適合出境短交流場景,如問路、點餐、購物、入住等,進而延伸到常見生活場景,如日常通話、運動健康等,甚至外語學習、留學游學領域。通過日常互動保持住用戶的黏性,這也正是冠義科技的產品思路。“產品+場景,既要有銳度又要有橫切面,這不是平衡更不能違和,而是起步初期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本質,除非你不想think big!”曲潔先生如是說。
智能乃小李飛刀:是例不虛發的暗器,也是冠絕天下的正氣
智能穿戴與旅游的結合,能否把這些痛點一網打盡,以一種新的出境游模式為B端企業和C端用戶提供新的服務手段和應用體驗?與有屏但不專屬的手機屏和沒有屏的出境Wi-Fi相比,如何利用手表這樣一塊隨身屏,做出BC兩端都需要的獨特內容和信息,這是成敗關鍵。
旅人(C端用戶)
總量:2015年我國國民出境旅游總計1.2億人次,相比周邊國家,前往歐洲和美洲旅游的人數分別增長了34.46%和26.75%,遠距離的出境游熱情逐漸提升,消費升級與中產階級崛起趨勢毋庸置疑。
游客:目前80后是出境游主力,并帶動中國游客整體素質的提升,同時90后增速迅猛,這是千禧一代的機遇。英國《金融時報》曾發文稱,中國千禧一代在出境游上一般每年出國四次,是亞洲其他國家同齡人的兩倍,也遠高于平均家庭游頻次,這是巨大的流量入口,攥住這部分群體無異于提前享用120億留學市場的紅利。目前正是游學旺季,冠義科技已經提前布局與游學留學相關的教育機構、旅游企業,同時借智能手表的外語學習和電話功能,擴展到中小學生校園場景替代手機,家長可同步關聯孩子定位,三大場景構成了學前、學中、學后的金字塔結構。
導游/領隊&達人:境外的團隊管理是比較令導游/領隊頭疼和費心的事情,存在著各種問題,如游客未在指定時間地點集合、實時翻譯交流、定位安全及特殊危機處理等。不同用戶出境旅游的需求是多樣化的,而如何基于位置獲取目的地信息同樣是導游/領隊和達人的一大挑戰。
旅企(B端企業)
旅行社
飽受OTA“狼來了”威脅多年,旅行社對新技術的出現是陌生又急迫的。一方面旅行社謀求轉型升級,以擺脫OTA越發沉重的傭金和直采威脅;另一方面,旅行社又急需用實體產品來連接消費者,利用直面游客的機會拓寬盈利途徑。從去年旅行社組織出境游人次達4874.80萬人次、同比增長24.52%來看,巨大的需求下是實體市場的空缺。
舉措:以智能旅游手表為載體來增加科技性和服務,直接管理消費者和導游/領隊,真正提供行中服務,恰逢其時。當然,智能手表本身就是一個可以獲利的產品選擇。
線上服務商
資本助推下的OTA們,悲哀在初期階段很少將鎖定和關懷用戶作為關鍵。在缺乏自我造血的大前提下,不計產出做營銷與獲客,最后卻得出結論——旅游原來是低頻的,鎖定用戶長期獲客是不可能的,虛擬技術實現不了持續維護。就目前發展來看,旅游行前規劃、行后攻略,包括“機+酒”等已經完成標準化,機會不大,但在行中,真正能作用于游客本身是缺乏手段的。
舉措:以冠義科技解決場景為例:
1.自動定位,不像手機需要主動開啟(通常這非常困難),基于游客行程中的實時位置,進行景點門票和合適內容的推送;
2.旅企App植入手表,而不是僅在手機上,二者關鍵差別仍在定位獲取上。基于手表智能生態,著力在線導服、當地玩樂、目的地服務和資源整合應用開發;
3.后臺自動生成結構化數據,如行程軌跡、停留點及時間、消費頻次等,數據化游客需求和行為,這是真正有價值的旅游大數據。
線下供應商
線下同樣需要好產品。以主打定位和通話的兒童智能手表為例,僅2015年國內銷量已經突破800萬塊大關,各種品牌超過了200類,實際產品并無真正技術含量,比如真正有難度的跨境通訊和全球定位問題。因此專屬的旅游類智能手表如真正落實以上痛點,其市場接受度是可以預見的。
舉措:供應商線下產品應定位中高端,多點分銷,上游打下游,優先打包B端資源;對策上,無論是利潤和規模的反比關系,還是成本和產能的正比關系,關鍵還是在于抱對大腿,多與大企業合作協同,聯合定制專款表。最后,產品成功的關鍵是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旅游
歷史的決擇
歸本溯源,今天所謂智能穿戴設備的很多新產品、新思路,其實歷史上早就有發展脈絡。比如20年前蘋果推出的原型機“牛頓機”正是如今iPad的原型,而最早的機械式智能手表甚至可以追溯到1941年。巧合的是,1841年正好是世界近代旅游業的誕生年,這就是歷史有趣的地方,百年后的選擇。
智能手表的歸宿
智能手表要作為獨立終端,最需要突破的瓶頸是數據準確性,形成“終端硬件+軟件應用+內容/數據+服務”的模式。而數據的價值等同于公司的價值,結合數據的助力和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必將顛覆更多行業領域,不僅僅局限于旅游。
未來的期望
智能手環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智能可穿戴產業的無限可能,而智能手表必將承擔某種歷史性角色。目前冠義科技已經展現出了先行者的銳利和勇氣,但“智能手表+旅游”還未形成成熟局面,仍有諸多痛點和新需求待挖掘,如導航、支付、接入物聯網等。只有在保證應用場景化和產品差異化的前提下快速匹配,有場景、有連接、有內容,才有可能實現商業閉環。畢竟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
山外的古道上,正有兩個人在行走著,斜陽的余暉照著他們的衣服,林中的歸鴉被殺氣所驚,紛紛飛起……
——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本文作者:周起屹,執惠旅游專家作者。個人微信號:zj-Parker,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