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春曉資本創始合伙人何文,擁有十年投資經驗。曾在北大方正、中糧集團、聯想控股等多元化投資控股集團從事投資并購工作,曾主導或參與過汕頭海洋集團重組、保寧醋、高龍水產、沃林農業等項目的投資工作,對傳統行業有著深入的研究,其對產業互聯領域獨特的理解被旅游衛視、36氪、經濟觀察報等媒體熱點報道。加入春曉后,主導了對泰坦云、棉莊、零壹空間、象輯科技等項目的投資。何文先生擁有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工程專業經濟學碩士學位。
本文內容提煉自何文演講環節:
什么是產業互聯?
消費互聯網,可以看成一件商品從生產到抵達消費者的整個過程中,得到信息化的一小段。但反觀產品生產的上游,如從石油變成塑料、把塑料造成杯子---上游的生產鏈條非常長。
換句話說,原料商-生產商-最終生產商-流通商-終端銷售,環環相扣,這一鏈條的每一節被信息化都是大勢所趨。而終端銷售--消費者,這一節已被阿里巴巴、京東等B2C企業解決。
鏈條非常長、環節非常多,它們的信息化就是未來的一個大機會。而一個產業鏈條的信息化,就是產業互聯。
產業互聯網有三大創業機會:“B2B電商、企業服務SaaS、基于線上數據的供應鏈金融。”對中小企業來說,缺的不光是信息化,還缺金融資源,而金融供給的不足也是整個產業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的主題。
SaaS分為三大類型
SaaS領域的創業機會可以分為通用型、應用工具型、垂直行業型。通用型就是解決所有企業都適用的,應用工具型是大部分企業都能用的,垂直行業型是針對某一類行業的。
對通用管理型或者應用工具型的SaaS來說,用戶群體可能是十萬級以上,甚至幾百萬上千萬,收費模式靠軟件租金就可以,單靠收SaaS的年費也能支撐其成為一個比較大的企業。但垂直行業的SaaS,比如說幫助美容店解決內部客戶的管理,因為他的客戶數量不多,這個行業可能也就幾萬家客戶,光靠這個軟件去收費是不夠成為一個大企業的。
所以大家過去一兩年講的故事都會說,先免費讓你用我的軟件,逐漸的在里面植入一些電商,讓你能在平臺上買東西,這是我最終盈利的來源。但是不太好的一個消息是,大部分講故事的企業最終都沒有做通,所以多數企業交易難度非常大。今天大家關注的點不再是你講的一個故事,而是你這個交易的可行性是不是真的靠譜。
因此,觀察通用型和應用工具型SaaS的幾個重要指標是:
LTV(Life Time Value)客戶生命周期價值;
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獲客成本;
Churn(客戶流失率):一般按照月為單位來計算,一個好的SaaS公司的Chrun值應該小于5%;
MRR(Monthly Recurring Revenue)月收費;
NPS(凈推薦值):對你的產品贊成的用戶百分比減去對你的產品有消極看法的用戶百分比
此外,銷售能力和產品對需求痛點的解決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垂直行業類SAAS則會考量商業模式的可行性,離交易是否夠近,A輪階段和交易相關的月凈收入是否達到十萬級。而銷售能力和產品對需求痛點的解決程度同樣非常重要,產品并不看重做得多么的大而全,最重要的是能快速的推出去。
供應鏈金融也是其中的創業機會
除了前面幾篇文章中提到的B2B、SaaS,產業互聯里面還有很重要的一個主題就是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我先放在整個大的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機會里面,整個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有三大塊。
第一是資產端的創新,它以構建新的優質債券資產為核心。其中包括供應鏈金融、消費信貸、房產信貸、圍繞供應鏈金融的工具和平臺;
第二是資金端的創新,它以C端和B端的財富管理為核心。其中包括財富管理、智能投顧、信息平臺、記賬工具、證券經紀等;
第三是科技創新,它以效率為先。其中包括大數據征信,電子貨幣、區塊鏈、支付工具及解決方案等。
我們講的產業互聯網主要指資產端的創新。現在很多傳統的金融機構沒那么好做了,因為大企業做得差不多了,所以他們遭遇了資產荒。
有了產業互聯網,使得在這些領域形成優質的債券資產成為可能,所以他們會挖掘這個領域的機會,研究怎么能夠把錢和中小企業對接上。所以今天中小企業需要錢不光是自身的需求,也是傳統金融機構的需求。中間的鴻溝需要創新的機構滿足他,因為要把中小機構和銀行連接起來,銀行做不了,中小企業本身也做不了。
所以現在會出來很多第三方金融服務公司,他們把這些中小企業,把B2B的電商平臺,把SAAS企業和傳統的金融機構連接起來,這個領域里面我們覺得也是產業互聯網的一些非常新的創業和投資的機會。連接中小企業和傳統金融機構之間鴻溝的,其實是一些新型的互聯網的數據金融公司。
產業互聯網的冰火兩重天
消費互聯網往往一旦機會出來,會有N多創業者往里擠,比如說最近火熱的共享單車。但是對于產業互聯網來說,它的機會是來自于各個垂直行業跟互聯網的結合,是要求你對產業本身有非常多的經驗才可以,不是簡單的說我做過幾年互聯網,就要去做的一個機會。所以產業互聯網有一定的門檻,而且是屬于很多人,不會是那些巨頭能夠簡單覆蓋的。
產業互聯網的機會多于To C的消費互聯網機會,并且馬太效應不那么明顯。它最終不會形成像消費互聯網那樣的721定律,大部分的垂直行業里面都是多個企業并存的狀態。
我們今天在淘寶上買東西,會在上面買視頻,買衣服,是因為淘寶這兩個字已經占據了人腦的心智,只要在網上買東西就會想到淘寶和京東。可是產業互聯網領域,像B2B電商,所有的客戶都是一個個非常理性的主體,是由HR、采購部、財務部門發出的決策,他們不會因為一個平臺給我提供了財務服務,就會在你的平臺上采購人力資源服務,所以他的機會足夠的分散,會有足夠多。對投資人來說也是好事,因為機會很多,不會因為錯過了一個項目就趕不讓這趟班車了。但是我們需要對行業有相對深的研究,否則很難理解他的模式。
我們認為,產業互聯網項目對投資人來講要有非常合理的預期,它不是暴利項目,不會像滴滴打車這樣快速的成長,也不會成為像BAT那么大的平臺,所以一定是回報合理的項目。在經過前面一兩年生死存活期的項目,其實破產、死掉的風險沒有那么大。我們覺得它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因為它是當前這個環境下面為數不多的系統性的,能容納大資金投入的領域。所以產業互聯網是一個非常火的領域。
但是,每一個風口起來都會有泡沫。所以之前無論是創業的數量、項目的估值都有很多泡沫,大家現在會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回歸商業本質。很多創業者的估值也有些松動,開始回歸他項目本身的價值。我們也可以看到好的地方,有些企業慢慢的淘汰,但留下來的企業在很多領域已經具備了造血能力,已經具備了跟傳統企業去掰手腕的規模和實力。所以現在留下來的企業都是金子,都是很好的一些項目。
總之,產業互聯網今天的局面就像北京天氣一樣,外面是霧霾滿天,可能遇到了困境,看不清方向;可是這個大廳里面仍然感受到非常的火熱,暗潮涌動,未來的機會還是無限的。所以對創業者、對投資人,未來五至十年都是產業互聯網的黃金時期,我們應該好好把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