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1月24日,以“Blur-模糊生態 | 突破空間界限,重置文旅度假新場景”為主題的SMART度假產業峰會在北京金茂萬麗酒店舉辦,論壇結合城市微度假、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全域旅游等四大場景設置主題論壇,以文旅新場景的方式實現度假無界、文旅重置的新場景,邀請了文旅度假產業政府機構、文旅度假產業專家、文旅新場景實踐的先鋒人物,一起深挖文旅產業生態的本質與內核,共同探討文旅及商業領域的新標準。啟行營地教育發展中心創辦人趙蔚出席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趙蔚表示,營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最佳場地,也是旅游板塊里面重要的內容。因為營地教育是一個提供多場景學習的一個環境,并且有教育的內涵,而且通過了履行的方式去到達。“我們所有孩子都會面臨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到社會,再到職場,以及進入自己的家庭,在這過程中,知識以外的核心能力也非常重要,這些核心能力就是溝通合作、創新以及批判性思維。這些能力在我們過去的知識和課本學習里面很難實現,而營地教育卻能滿足這一點。”
以下為趙蔚演講全文:
大家下午好,可能我和剛才分享的專家有一點點不同,他們是來自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而我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十年前,我是基于我自己家庭的需求,我的生活方式,做了一個公益性的項目,也就是說教育類的一個項目。而這個教育的項目的確是在我孩子上學的過程中,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國際學校滿足不了我家庭教育的需求,我在思考什么樣的教育場景才是我的家庭需求以及我周邊的朋友的家庭的需求。經歷了十年,我們從一個基金會到一個非營利機構,再到三年前的商業化的運作,我們這十年是一個自然生長的十年,是基于我們自己教育的需求,社會的教育需求問題的解決的十年。經歷了這十年之后,大家也看到了消費的升級,而消費的升級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升級,是我們看見了非常好的美好的東西,而這個美好的東西是什么?就是成人的知識付費以及孩子們的體驗式的學習。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還是大學生,還是創業者,這個時代大家都在想成為一個終身的學習過,過有意義的生活,以及有品質的生活。
那么要滿足這樣的一種訴求是什么樣的一種場景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呢?啟行營地教育帶著這樣的思考走了十年的探索,這十年的探索中,特別是在去年在座有投資者,也有身為父母的人,也有企業家,我們會看到在去年很多的投資者,包括地產商,在關注教育的場景,關注到新中產階級消費里面他們關注的是什么內容,而在這一些關注里面,恰恰素質教育又是大家最為關注的,為什么大家會關注到素質教育呢?因為我們剛剛發布的北京市中學生的升學的里面特別強調了孩子們的綜合實踐,以及科技的實踐的學分要納入到他升學的分數里面去。而這些恰恰是在這樣的一些政策的推動下,我們的素質教育成為一個剛需,這個素質教育里面涵蓋了營地教育,科技的,體育的,藝術的。我們說孩子們的知識學習,大多數的家長還依舊在這里焦慮,那么素質教育只是說讓我的素養和情緒,讓我的視野更打開一些,為什么成為剛需。這些可能是有的做教育的人可能也了解到了,包括做地產業了解到,在去年,前一年十二月十九號,國務院發布了一個意見就是教育部聯合了十一部委鼓勵兩億青少年走出校園的學習。就是鼓勵孩子們進行研學旅行,這個研學旅行是用硬件的方式聯合了十一部委推動,這樣的一些政策,在一些國家,比如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20年前,甚至是30年前都已經推動了,特別是澳大利亞以法律的要求,鼓勵所有的學校,包括了家庭,每一年在營地里生活和學習不能少于七天。這不能少于七天的學習過程中,其實是有政府,包括家庭去共同的買單來支持孩子在一個多場景化的環境里面去成長和學習。這是我們看到的孩子們學習的一種狀態,那么素質教育里面哪一種教育最能夠體現素質教育的,我會簡單的分享一下在150年前美國的一名老師在他的教學過程中他發現知識不能夠完全的組合一個孩子成長的需要,所以他就帶著孩子離開了學校在野外扎賬篷,翻山越嶺,劃船,經歷這樣一個真實的學習場景,去學習如何敬畏自然,學習如何團隊合作,去學習植物,地理,其實他在150年前這位老師就在跨學科的帶著孩子們認知這個世界,體驗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的學習,這也是大家在行業里面,在營地教育行業里面談到的營地教育的鼻祖。
營地教育是素質教育最佳場地
其實全球大家公認的是營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最佳場地,為什么他是最佳的場域呢,我們可以看到營地教育是一個提供多場景的學習的一個環境,并且是有教育的內涵,而且通過了履行的方式去到達,剛才也有一位朋友問我說,營地是不是要在海邊,要在山邊及我說當然要進入到大自然,進入到真實的場景里面,孩子們一定是遠離城市的,也許是離開自己所在的生活的城市,離開自己的熟悉文化,以及語言的環境里面。可以去到世界各地的營地去跨文化的學習,大家可以從照片里面看到在假期的時候,孩子們就是在這樣的一種場景里面去學習,而且這個場景,文化的,藝術的,體育的,團隊的,合作的,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都能夠在這個場景里實現,甚至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里,一個小木屋里面,住著四個國家的孩子,這四個國家的孩子可能是通常在用不同的語言在對話,也許他并不會說英文,也許他只會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去表達,而恰恰就是這樣的一種學習環境,讓孩子們去突破自己,去挑戰自己。去看到未知和不可能。
營地教育為什么會是旅游板塊里面重要的內容呢?因為我們孩子要進到大自然中去學習,而在我們的旅游地產里面,通常你會選擇自然環境好的地方,那么,好的地方里面有沒有關注到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的,能夠長時間停留下來生活和學習,以及消費的這樣一個場域。營地教育是一個最好的親子的,伙伴之間的,共學共享的平臺,啟行所做的營地教育我們始于營地,并非止于營地,是因為我們在探索一種對未來而教,為未知而學的新的學習環境,因為我們所有孩子都會面臨不斷的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到社會,再到職場,以及進入自己的家庭,那么進入到這一個一個的過程中,除了知識,還有什么是他們必須所要具備的,那就是我們所說的,非常重要的知識以外的核心能力,而這些核心能力是什么,就是溝通合作,創新以及批判性思維。這些能力在我們過去的知識和課本學習里面是很難實現的。孩子們看完一本領導力的書,也不見得是具有了領導力,看了一本游泳的書也不會游泳,而我們說就是要讓孩子在真實的場景里通過和同齡人,甚至是一些比他還年長的年輕人,或者是說不止是向父母、老師那樣的一種身份的人來創造一種共學的空間,而這個空間會讓孩子打開視野,大開眼界。他會在不同的同伴身上學到積極的思維,會從大學生的身上學習如何有同理心,從一些專業領域的專家和學者身上去學習那些堅韌、專注,而這些恰恰是營地教育能夠實現的,在短短的兩周,四周,或者是說七周的時間,在中國的營地里面,在海外的營地里面,創造了一個這樣的共學的空間,榜樣的力量,同伴的積極影響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們。
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大多數的朋友也會認識這個建筑,就是在南戴河的阿娜雅的一個海邊教堂,一個有詩意的建筑的海邊。
我要分享一下我們作為一個教育機構如何和一個地產的旅游度假社區進行合作。就是說從海邊詩意的建筑開啟的學習之旅。圖書館,大家都不陌生,孤獨的圖書館,如何成為孩子喜劇的課堂,我們會邀請香港的戲劇老師帶著孩子在圖書館里閱讀莎士比亞的作品,和小伙伴們一起在圖書館里去演繹書中的角色,同時也鼓勵他們去改編角色,然后這樣的一種學習,其實是孩子們最愿意挑戰的,最愿意接受的。我們也在海邊的教堂里開設大師課,美國的頂級音樂學院的教授為孩子開設小提琴的課程,讓孩子近距離的結接觸大師,聆聽美妙的音樂。
社區里面24小時的燈光,體育場,足球場,也是孩子們為團隊,為小組榮譽而戰的地方。
社區里面的濕地,也是孩子們與自然對話的地方。無論是濕地里面的生物,植物,還是海洋里面的,都是孩子們在這個假期里面要學習的。孩子們會學習如何敬畏自然,去學習如何和這些動物、生物去友好的相處。在阿納亞這樣一個大社區的水上中心我們會為孩子提供水上的項目里學習如何團隊合作。
在海邊,在沙灘,在篝火,一切美好之外的10%,是什么?無論我們給孩子建設了多么好的一個營地的建筑,我們設計了多么好的課程,社區里面所有的公共空間給我們孩子們提供什么樣的服務,這一切一定有不完美的時候。我們去接納和接受這些不完美,因為我們是想和孩子們一起,和我們的老師們一起,以及專家和社區里所有人一起去創建一個更好的,或者是說改善一個更適合我們的環境,留有這些不完美會讓每個人變得更有創造力。
孩子們會在馬場,在茶室,一起去學習。我們在一個社區里有我們固定的營地,有很多的學習空間,有住宿的地方,但是我們也會和社區共處,把它所有的公共空間都賦于教育的內涵,賦于教育的內容,讓他這些有時候成人到達的時刻被活化起來。這一切我們都是基于我們十年在教育內容的深耕,以及對孩子需求的研究,以及社會未來對人才的需要和一些要求,我們共同和專家、學者,以及孩子們包括父母一起去打造符合我們的學習模型,而這個學習模型是基于中國素質教育里面核心提出來的,教育部發布的核心素養,包括了大家看到的綠圈之外的這些核心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是美國P21學習組織在十多年前,五百強企業,在人才培養以及人才使用的時候發生的困惑,帶著這些困惑,他們出資組建了一個非營利機構,就是說P21。成立這個是解決什么問題,孩子們無論從大學還是說研究生,名校畢業的,當他們離開大學的時候,他們能不能很快的去適應這個職場里面所需要的能力,包括了一些知識,包括問題的解決能力。
這些專家和學者聚合在一起發現進入職場需要四十多種能力,我們所理解的數學的能力,閱讀的能力,寫作的能力,都在其中,但是,有四個能力是最最核心的,缺了它很少能夠在職場里面能夠解決問題,那就是溝通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創新的能力,以及批判性的思維,這樣一個組織在全美非常有影響力,以及在全球非常有影響力,是他們把他們的研究知識框架運用到了大學的教育里面,運用到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里面,同時運用到了校外的活動中,而啟行恰恰在六年前介入到了這樣一個專業化的組織里面,接觸我們在中國落地本土營地教育的時候有一些專業的,學術的支持,這十年,啟行可能和別的教育機構不太一樣的是我們專注的只做一件事,就是營地教育,從最初的基金會,鼓勵孩子去做社會的服務和實踐,我們給專業的支持和小額資金的支持,讓孩子去做事情的過程中獲得學習,一直到我們借力了中國第一個營地的教育研發中心和秦皇島的政府,和北京的歌華集團作為非營利機構三方的營利合作,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營地教育研發中心,和全球的專家學者一起在這個營地里面去研發適合中國孩子的教育課程和活動,有的專家是來到這個營利住半年,三個月,甚至是最長的住在我們營地里面兩年之久,和我們的專業團隊一起去服務學校的過程中,去研究中國孩子的能力學習。一直到2015年,當這個行業慢慢復蘇的時候,或者是說慢慢需求變大的時候,啟行聯合了中國的十家素質教育機構,也就是說我們可能聽說過的新東方、世紀明德、萬科等專業機構一起發起了中國營地教育聯盟,來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一直到2017年,啟行的第二個營地,第三個營地分別投入建設使用。
啟行的營地教育實踐
在過去的2017年,啟行一共在北戴河和南戴河兩個營地里面服務了來自于21個國家,165個城市的500多所學校的七千多位青少年和教育者。但同時,啟行立足于國內營地的建設和服務,以及運營之外我們還把世界作為孩子學習的課堂。這是孩子們在阿爾卑斯山的滑雪。在澳大利亞的森林里,在美國也有我們同時帶著家庭去到世界各地的不同場景里,在富士山一個露營酒店,家長和孩子們能夠一起學習,一起共處。
啟行已經和全球的三十個國家的非常好的營地,以及教育機構建立了這種戰略合作的,通過體驗式學習,通過項目式學習,通過服務式學習來把世界作為孩子的課堂,那么,包括了體驗式學習可能更多的是在營地里面體驗,項目式學習是對于高年齡的孩子,基于一個問題的解決的學習,還有服務學習,就是鼓勵孩子們去看到社區,社會,以及這個國家所存在的一些你可以去行動,去改變的一些服務。
我們為4-18歲的孩子提供全場景化的學習,我們的孩子會在非洲學習生物的多樣性,會到大西洋上去航海一周,甚至是一個月去學習海洋生物,地理和航天,航空等等的知識,都是跨學科的,而他們是和全世界不同的國家孩子一起去學習。
啟行同時還鏈接我們的政府、企業、家庭提供營地的綜合解決方案,這是啟行在北戴河的第一個營地,已經運營了六年,今年是第七年,這是阿來亞集團在海邊為我們建的一個太空營地,這個太空營地是張力設計師設計的,而這個建筑更多的是給孩子們很多的想象空間,孩子們學習和住宿都在里面,而我們合作的戰略合作伙伴是美國頂級的太空營,他們與美國太空署已經合作了40年,共同研發了適合孩子們的科技與太空相關的一些知識學習,這個營地過去已經服務了150多萬青少年。
2018年我們也和阿拉亞集團合作在日本的北海道建立了我們第一個海外營地。今年7月份會投入使用。未來啟行也會在中國建十個營地,現在已經有五個營地,兩個營地已經建成,五個營地正在逐步的實現過程中。海外也是布局了全球五個營地,日本是我們的第一個營地。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