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今年3月,Facebook發布了《2017年Facebook旅游行業海外營銷手冊》。手冊中有一句話令人矚目:
Facebook是刷屏時代的最佳廣告平臺。
這句話把主語換成“社交媒體”可謂是放諸全球而皆準。作為界面的媒介,它作用于信息生產、閱讀、復制、編輯等生產環節,同時承擔著連接用戶、溝通情感、維系社交環境等作用,并且對人類設計、使用以及抉擇等具體行動的開展造成的影響。
在中國,微博同樣是刷屏時代的最佳廣告平臺之一,它也在通過一系列手段重塑旅游行業。讓旅游用戶,旅游紅人,旅游目的地,旅游周邊服務以及各地旅游局等生態元素結合在一起。
社交媒體對旅游行為決策、廣告決策的投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在社會公共效益層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平臺的進化
早在2011年,Facebook就在社交旅游探索,那年Facebook專門成立了一個專門與旅游品牌保持業務聯系的團隊。2012年10月起,Facebook甚至還挖來了Expedia億客行的員工擔任全球旅游業務負責人。
早期的社交旅游更多只是根據大數據對用戶進行廣告投放。比如說在2014年,Facebook內部津津樂道的一個案例就是,酒店預訂服務應用HotelTonight通過Facebook的移動應用的下載廣告,當日預訂點擊安裝量曾翻了十倍。
社交旅游產業最早的功能幾乎只有2種,不管是內容和營銷都很初級。
1、在內容層面,給用戶旅游目的地靈感啟發,但這些內容往往不是專業旅游博主生產的,只是普通旅游用戶無目的、無意識的記錄。
2、在營銷層面,幫助旅游廣告主精準投放廣告,廣告投放的形式也相對比較簡單,只有圖文,視頻內容比較單薄。
經過多年發展,社交旅游已經從早期的純大數據精準投放,發展到了更高的階段,這和微博在中國市場的探索密不可分。
Facebook常旅客人數將近5億,微博的旅游興趣人群大概在1.94億左右。雖然說從絕對人數來看微博并不占上峰,但是微博在內容生態、KOL生態以及MCN生態的建設上并不輸Facebook。
1、內容MCN化
內容MCN化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大批專業的旅游內容生產者誕生,這些旅游博主的身后往往有MCN機構扶持。
微博上,MCN培育旅游KOL時形成了“篩選簽約、細分定位、內容規劃、多平臺運營、個人品牌建設、商務變現”的全套培養孵化流程。這類MCN滾雪球式的紅人培養速度,讓微博的旅行內容天然形成了競爭壁壘。
如今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旅游內容除了旅游用戶自生產內容之外,更多則是旅游博主生產的專業內容,這部分內容才是頭部內容。
2018年,微博上旅游旅游領域MCN簽約數量就高達到69家,達人簽約MCN的數量達到1056個。專業旅游內容的增長,養成了用戶使用社交媒體發現旅行內容的閱讀習慣,這也是微博強于Facebook的地方。
2、決策KOL化
垂直領域大V們的意見對于粉絲們的旅游決策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不管是Facebook還是微博都在呈現這樣的趨勢。
微博上“@旅游約嗎”、“@北石同學”這一批旅游大V不必多說,各地旅游局甚至都需要在Facebook或者微博開通賬號“KOL化”。像湖南旅游就在以微博、Facebook、Twitter為核心的全球六大知名社交媒體平臺全覆蓋。僅Facebook一個平臺,就收獲了50多萬粉絲,微博則是有近50萬粉絲。
用戶閱讀KOL的內容一方面是純粹是為了內容消費,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旅游決策。
3、創意視頻化
《2018年微博旅游白皮書》數據顯示,從今年11月微博上旅游用戶發博類型占比來看,視頻內容從2018年2月的19.83%上漲到了27.26%——這對廣告主、創作者來說都是一大利好。
廣告主需要用視頻內容豐富動態創意廣告,讓社交原生內容轉化率更高。純圖文往往很難展現全面,視頻化才能給用戶更直觀的感受。
微博上,2018年旅游短視頻創作正在呈現爆發的態勢,周雙更旅游短視頻節目超過227檔,已有42檔頭部節目成功接入微博的酷燃視頻。短視頻內容加上專業的長視頻內容讓視頻生產讓孵化了一批高質量IP節目,這也是微博目前相對更強的內容。
Facebook目前只是為用戶提供了視頻內容表達形式,這塊形式比較豐富,比如全屏畫布互動視頻、圖片變視頻等等,主要是給廣告主、內容生產者提供相對豐富的富媒體策略。微博則是更注重內容生產,以及跨界互動IP化。
生態的建設
社交旅游內容生態的建設可以形成完整的內容、廣告、用戶的流量循環。這個循環跑動起來之后,會把用戶、旅游KOL、廣告主甚至是旅游目的地都圈進游戲之中,獲得各自的收益和價值。
1、對旅游用戶來說
《2018年微博旅游白皮書》數據顯示在微博上,旅游興趣人群主要以高學歷的90后、95后為主。其中90后比重高達29.02%,95后比重則是高達23.91%。用戶使用社交媒體生產、消費旅游類內容目的無非就是記錄生活、策劃旅游。
微博上圖文+視頻+直播的形式,則是形成了沉浸式原生內容的體驗,從主動搜索到無意識瀏覽,高度相關的廣告能夠讓他們花更少時間和精力去規劃旅程。沉浸式的轉化廣告也能夠幫助用戶直接在社交媒體上下機票、酒店的訂單。
用戶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旅行經歷,滲透入人們旅行靈感、決策、記錄、分享的每一個環節。尤其是在微博上,用戶甚至在出現旅游事故時通過微博維護自我權利——去年的“青島大蝦事件”就是微博用戶爆出,最終媒體跟進得到監管部門重視最終完成整改的。
2、對旅游KOL來說
內容生產-粉絲積累-廣告收益的良性生態循環,讓旅游KOL們能夠持續豐富內容創作,真正有利可圖。
像微博旅游頭部用戶(粉絲規模>2萬或月閱讀量>10萬的用戶)在2018年有了極大程度的成長。根據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頭部用戶數量增長了100%,多媒體發博量則是增長了105%,日均閱讀量則是增長了56%。
頭部用戶們不僅僅在微博上凝聚了粉絲,還獲得了廣告主的青睞,可以通過生產圖文、視頻原生內容的方式獲得廣告收益。微博旅游的KOL生態,恰恰正是Facebook所不能比擬的。
3、對廣告主來說
不管是航空公司、酒店還是線上旅游服務平臺,可以跨越設備和復雜的接觸點,呈現給用戶需要的廣告信息。
比如說定制化行業標簽。借助深度挖掘社交和服務大數據,提煉挖掘出出國、周邊游、親子游,春節返鄉人群親子游等標簽,這把旅游用戶進一步細分,以提供定制化的服務信息。
根據微博大數據顯示來看,親子旅行搜索總量、搜索增幅排名均靠前,度不斷攀升。3/4/5月“親子旅行”微博搜索量進入波峰狀態,顯示出微博成為親子旅行的前期決策平臺。出行方式上,周邊自駕游和長線跟團游成為主流。這一系列信息對廣告主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信號,可以讓廣告主投放廣告時更加有的放矢。
除此之外,廣告主還可以可使用智能動態創意系統,根據旅行用戶的狀態變化,投放符合其需求的廣告內容,在旅行用戶在準備出行計劃時,推送目的地信息;旅行用戶到達目的地之后,推送酒店及本地服務信息,持續跟進旅行用戶在旅行中的狀態。
價值的統一
社交媒體甚至在旅游業正在推動實現用戶價值、媒體價值、社會價值以及商業價值的統一。微博社交旅游生態的建立,讓旅游成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生意。微博的用戶價值、媒體價值、社會價值,在商業化步伐加速后,同樣實現了很好的平衡。
商業價值和用戶價值在前文已經有了大量闡述,而媒體價值、社會價值才是社交媒體最核心的價值。
“帶著微博去旅行”已經成了中國社交媒體歷史上的品牌IP,它已經成了每一年現象級的用戶參與社交事件。旅游政務微博的存在更是帶動了社會公共效益。
各地旅游局之所以要在微博、Facebook上開通自己的社交賬號,目的就是要傳播當地文化,讓公眾全面了解當地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
旅游局開通政務社交媒體,一方面在辟謠時可以形成上下聯動的層級網絡,使得官方聲音傳播的范圍更廣,能輻射更多的公眾,還能從擠占謠言的生存空間和土壤。
各種旅游事件讓網絡輿論已經向秒速傳播發展,比如旅游被宰等等,觸及網民痛點的問題基本“發布即傳播”,旅游政務微博的存在則是可以推動相關部門跟進事件,讓問題及時得到妥善解決。
一手帶動商業價值,一手創造社會效益,這也正是社交媒體對旅游業最大的價值。
*本文來源:品圖商業評論,本文作者:深幾度,原標題:《社交媒體的旅游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