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讓文物活起來”成為近年來博物館行業內的普遍呼聲。關于這個問題,我想先從博物館文創說起。
2017年,我指導一個文化遺產方向的研究生撰寫了博物館文創方面的碩士論文(趙冰清《試論博物館文創的幾個問題》),論文討論了國內外博物館文創的不同案例,得出的主要觀點之一是“博物館文創是博物館教育功能的延伸,不宜提博物館文創產業,博物館文創也無法形成產業”。
2016年,國家文物局等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落實文件和措施,鼓勵博物館依托館藏資源開展文化創意活動,積極探索文物活起來的有效途徑。有關部門相繼推出《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博物館界也積極響應,有中國國家博物館天貓旗艦店上線、故宮博物院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等實質性舉措,這一年幾乎每個月都有關于博物館文創的利好消息,因此,2016年被媒體稱為博物館文創元年。
但是,在叫好聲中,也有不同的聲音,如馬繼東的《中國博物館IP開發不容樂觀》、魏金金的《博物館文創開發如何突破困境?》,有的文章以標題直言《2016博物館文創:激情遭遇體制性頭疼》,甚至認為《博物館就不該做文創》。
博物館文創產業的全稱由四個部分組成: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在我看來,博物館文化創意活動首先得明白自己作為一家博物館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是不是基于博物館自身的定位和資源,是不是引領了文化的健康發展。
我們常說博物館是非營利機構,這并不意味著博物館不能營利、不能參與市場競爭,但是得要考慮到營利性的行為,在博物館發生之后會對博物館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可能有經濟收益,可能有社會效益,也可能會產生某些爭議。不是說有爭議的事情就一定不能去做,也不是說有收益的事情博物館就一定要做,博物館應當對這些問題有全面的考量。但是,國內外的博物館沒有哪一家是靠經營文化創意產品的收入去作為自己博物館的主要財政來源,更談不上形成了市場經濟所定義的產業。
博物館可以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專業人才隊伍的實際情況從事一定的文化創意活動,但是,將這種活動與產業直接劃等號,以為博物館文創能夠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甚至形成產業規模,會對博物館行業形成誤導。博物館文創活動的實質是“把博物館帶回家”,是其教育功能的擴展。
除了博物館文創以外,“讓文物活起來”的呼聲下還存在著片面追求博物館觀眾數量的傾向。
博物館當然需要觀眾,門庭冷落自然無法發揮博物館的社會職能,但是,博物館是不是參觀的人數越多越好?博物館參觀人群過于龐大,除了帶來管理上的一系列問題之外,我們還需要認真分析一下,我們是否達到了讓觀眾參觀的目的?上海博物館2002年舉辦“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的時候,觀眾通常需要排隊數小時才能進入展廳參觀;故宮博物院舉辦“石渠寶笈特展”的時候,為了看《清明上河圖》,甚至引發了“故宮跑”。這些現象似乎說明,博物館的展覽正在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歡迎。但是,人多未必是真看懂了。
筆者曾經參與“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維持秩序的工作,也作為專場觀眾,參觀過“石渠寶笈特展”。這兩個展覽的展品都很珍貴,不過,引起觀眾興趣的主要是《清明上河圖》,從每個人只能有幾分鐘在畫前參觀的時間看,觀眾更多的是好奇和從眾心理,是景點休閑的游客而不是博物館學習的觀眾,刺激眼球卻未必刺激了大腦。因此,不能片面地說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和形成了媒體的熱度就是把文物搞活了。
與之相關聯的一個現象在于,我們的許多展覽習慣動輒以“一級品超過百分之多少”作為宣傳的熱點。中國博物館界現在每年要舉辦兩萬多個展覽,許多展覽籌備時間短、精品集中,對于館方而言操作簡單,對于觀眾而言看起來熱鬧。但是,實際效果如何呢?以2014年北京APEC會議期間主辦的“絲綢之路展”為例,業內一位資深人士在微信中評論:“這場‘絲綢之路展’無法復制”,“因為出借文物,陜西歷史博物館還關閉了一個展廳”,“除了媚寶,沒覺得什么歷史文化,感覺展覽水平真對不起文物。”現在國內的許多博物館千館一面,展覽的同質化日趨嚴重,為了拉近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增加觀眾體驗,一些博物館過度依賴數字技術,片面強調博物館文創,而沒有在深入探討文物本體的價值內涵上下工夫,也就無法真正將博物館的資源,轉變為國民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
當然,合理利用媒體資源、加強宣傳不可謂不重要。讓文物活起來經常需要多領域共同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理解不同合作方的難處。如《國家寶藏》播出了兩季,有些地方從考古、文物專業的角度看表達得不夠準確,有議論說“靠明星拉流量捆綁文物”的做法可以休矣。我的看法是《國家寶藏》改變了過去鑒寶類節目片面宣傳文物的市場價格,試圖用比較生動的形式闡釋文物的文化價值,編導組的努力值得肯定。專業上的問題可以多請專業的人士把關,可以更多地考慮德藝雙馨的演員,而不僅是在年輕觀眾中的知名度。站在博物館的立場上,需要我們有勇氣去積極探索不同的途徑。
但是,這種探索始終應該不忘初心,時刻考慮到博物館存在的宗旨是什么?要想清楚當遺產被展示利用成某一個樣子之后,于自己、于社會的意義何在?作為社會文化機構,要避免“觀眾就是上帝”的想法,一味地去迎合觀眾心理是不可取的。
2016年秋季,我們與央視紀錄片頻道的編導合作,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開設了“考古類紀錄片的制作與傳播”課程,希望在高校中培養復合型人才,能夠在準確地傳達文物文化內涵的同時,也能夠懂得新的傳播方式。在合作的過程中,央視的編導們剪輯了幾個數分鐘的短片,分析了現在年輕人的觀看習慣,用了比較多的網絡語言,可以說央視的記者們是很盡心盡力的,他們有收視率的壓力,不然籌措不到資金。我們的老師看了之后,覺得北大和央視合作的項目,希望既能考慮適當迎合現代年輕觀眾的心理,也能適當引導年輕人的文化走向,也就是說既要有迎合,也要有引導,我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能夠找到共同的契合點。
總的來說,“讓文物活起來”并非易事。文物工作的十六字方針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保護不是文化遺產工作的終極目標,所以“合理利用”和其他十二個字一樣,是文物工作者必須考慮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什么是合理的尺度?
如何“讓文物活起來”是新時代遇到的新問題,在文物本體得到有效保護的前提下,應該允許有不同形式的探索。中國的文物古跡有自身的特點,材質不同、國情有別,因此,我們在認真學習國際同行先進的保護理念的同時,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探索更加符合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和方法,用于指導我們的具體實際。
中國古代的建筑以土木結構為主,在成為遺址之后,觀賞性差,對于那些價值高、范圍大的遺址,我們設立了考古遺址公園加以保護,但是普通的觀眾難以理解。在考古發掘中,過去的做法都是發掘到生土,既然發掘到了生土,為什么不能在發掘過的地方考慮建設適當的展示性建筑?或者考慮公園屬性的公共設施建設?片面地強調保護,容易占據道德高地,但近幾十年的實踐表明,由于沒有綜合考慮到國計民生和中國考古遺址的特性,許多部門并沒有將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加以妥善利用,而是當成了社會發展的一種羈絆,實際的保護效果并不理想。談“合理利用”我們文物界不能劃地為牢,而是要積極尋求社會力量的多方面參與。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文博中國”(ID:wenbozhongguo),作者:杭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原標題:《杭侃:讓文物活起來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