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日前,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出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東區第214期經管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吳必虎表示,遺產的活化利用需要解決三個問題:產權、資本、品質。一是重視物權,保護產權,提高精品建設積極性;二是提高投入,沒有資本參與不可能有精品留史;三是慢工出細活,不要趕工快速建設。要建立新的遺產觀:與歷史對話,為未來留史。
以下為演講全文:
今天我給大家匯報的題目是“文化遺產的形成機制與主要動力”,主要分享三個觀點。一、文化遺產形成強烈依賴古代建設活動;二、商業活動是形成文化遺產的主要動力;三、今天的遺產活化應為未來留下遺產。
文化遺產形成強烈依賴古代建設活動
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就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一些歷史地段、建筑物或者建筑遺址,從整體來看,它的保護、形成、使用是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體驗或者能看得到的東西。城市的歷史地段、傳統的村落或者傳統的村鎮,都是文化景觀。
“景觀”一詞,“景”在古代漢語里面,除了視覺方面的意思以外,還有高大、高尚、高品位的意思,“觀”就是大家能看到的,所以景觀非常強調形態方面的表現。但是文化在很多時候是非物質的,所以文化景觀有時候會具有非具象性。比如語言景觀,普通話問“你在哪讀大學?”,武漢話問就是“哪里讀書(xū)”。“讀書(xū)”就是武漢話的景觀。文化景觀不一定全是建筑,也可能是非物質文化景觀。
不管是文化景觀、世界遺產、城市的歷史地段還是古村落,這些概念中我們聽到比較多的就是“保護”這個詞,很多相關法律、法規、憲章也叫保護。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它的名稱強調遺址、遺跡。像日本的《文化財保存法》,用的是“保存”。
文化遺產是建出來的
從歷史來看,遺產是建設出來的,保護只是輔助性的。不能光講保護不講建設,要深刻地認識到遺產的建設過程。《岳陽樓記》寫到“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就是滕子京不僅要重修而且要擴建岳陽樓,還請范仲淹給他寫了一個序言,文化遺產就這樣建起來了。
再舉幾個世界文化遺產的例子,都是全世界最牛的建筑。
曲阜的孔府孔廟,嚴格來講,是孔氏家族自己的物產,但是歷朝政府都會拿錢支持它的建設,因為不管哪個朝代,中央政府都會把孔子作為維護中央政權,集權統治的一種工具。平遙古城的城墻作為公共產品,是政府花錢蓋的。但是平遙古城城墻里面被保護的房子全部是晉商蓋的,全是私人的房子,所以平遙古城屬于是古代官民共同建設的文化城市。蘇州園林,5月16日去世的著名建筑師貝聿銘,他家在民國時候就住在蘇州拙政園里面,蘇州園林是私人建設的經典園囿。
西遞宏村是徽商自行建設的成果,是私人的財物。開平碉樓是海外華僑匯款回故鄉建設而成。福建土樓,是歷代客家人辛勤建設的成果。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廈門鼓浪嶼,是中國近代化通商口岸的私人建設成果。甚至是哈尼梯田里種的稻子的地方也是私人開墾建設出來的。麗江古城也是人類建出來的一個一個商家,要么是賣馬,要么賣茶,所以叫茶馬古道。因此所有的文化遺產全部都是一朝一代的人建的,沒有一個是保護出來的,或者是政府給撥款建設的。
商業活動是形成文化遺產的主要動力
商業并非道德缺陷
商業活動歷來就是“背鍋俠”,明明不是它的錯,卻非得說是它的錯。我上課的時候就會和學生們講,旅游多么好,多么偉大,救了很多村落。講風景園林課的老師就會講,旅游很壞,在泰山上修索道破壞了風景。學生就很疑惑,到底是聽哪個老師的呢?這就是旅游破壞文化景觀的背鍋例子。
過去的生產生活方式造就傳統村落,在工業化以后,人類進入到城市化過程,過去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不存在,因此傳統村落就不可能存在。我們現在找到一種方法,過去的農村只生產糧食,現在的農村向社會提供兩種服務,一種是農業服務,一種是提供鄉村生活方式的服務。因此住在村子里面的不一定是農民,也可以是城市居民。真正農村的發展要進入商業化,而商業化不僅是農村發展的一條道路,所有的文化遺產基本上是商業推動的結果。
旅游是古村的“救命恩人”
文物保護法第24條,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不得轉讓、抵押。建立博物館、保護所或者辟為參觀游覽場所的國有文物保護單位,不得作為企業資產經營。所以認為保護單位是不能運營,運營就屬于違法。當然現在文物保護法正在修改,增加了一章叫合理利用。
文化遺產有脆弱性,搞旅游有可能會影響遺產的保護和可持續的傳承。所以很多人就誤以為旅游就是破壞文化遺產的最主要原因。其實不然,旅游是古村的“救命恩人”,因為旅游有創造經濟價值的條件,所以旅游不是破壞古建筑、傳統街區、歷史街區等,而是創造文化遺產。比如徽商是皖南古村落群的主要建設者;晉商是平遙古城、磧口古鎮、晉中大院群的建設者。
一帶一路是兩大商業成果
再看看全世界開發的那么多遺產,比如絲綢之路其實是歷史上的歐亞大陸通商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于西漢,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該通道歷經西漢、東漢、魏晉時期、隋代、唐代、宋元時期,直至明清時期才走向沒落。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與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其雛形在秦漢時期便已存在,后經過魏晉與隋唐時期的發展,在宋元時期達到鼎盛階段,雖然在明清兩代由盛及衰,但卻依舊是東方文明向外傳播的重要傳輸帶。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都是中國兩大商業的成果。
商業帶來文化交流和發展機遇
5月23日,萬里茶道剛剛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17世紀萬里茶道源于中國武夷山,從18世紀的漢口、福州、九江三大集散地,演變到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中葉的漢口、上海、福州三大集散地。漢口,一直是近代中國的主要茶葉集散中心之一。
世界文化遺產中有很多商業的遺址,比如茶馬古道,中國西南地區農產品與畜牧產品商品交流骨干道路,源于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戰中后期最為興盛。還有川黔水運沿線的串珠狀古鎮,是四川和貴州兩地商業往來的寶貴“結晶”,商業的活力,為閉塞的鄉村地區帶去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機遇,不僅帶領當地村民致富,更促進了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所以商業是非常重要的。
旅游傳承鄉村記憶
鄉村也是商業做出來的嗎?是的,因為不做生意的農民建的房子一般是泥巴墻、蘆葦布頂,過20年就要重新蓋一次。我們所謂的鄉村遺產建筑是由過去鄉村的鄉紳或者是鄉村的那些讀書或者出去做官和做生意回來的人創造的。
總的來說,中國旅游人次和入境游的高速增長,為傳統文化的挖掘提供大量需求。一方面鄉村是中國文明向外國傳播的最好窗口,另一方面中國人本身對鄉村遺產、田園社會的需要非常強烈。所以未來的鄉村應具備兩大功能,第一生產糧食,第二生產精神。這樣年輕人就可以重新回到鄉村或者鄉村的農民就地城鎮化,把中華文化一代代傳下去。可以說商業不僅創造了過去的遺產,而且可以拯救今天的遺產。
今天的遺產活化應為未來留下遺產
遺產不排斥多種用途
我們要創造未來的遺產,不能天天用老祖宗的遺產來賺錢。要通過今天的建設,締造未來的遺產。活化是一種積極的保護理念,最本質的保護就是要保持經濟使用功能。活化的目標就是讓文化遺產被看到,被讀懂,其次是可參與,要能碰,然后要周邊化,延伸文創產品。所以遺產活化要多學科參與、游客參與、社區參與、資本參與。
遺產活化目前中國做得不好,國際上許多遺產不排斥多種用途。比如土耳其的棉花堡是世界文化遺產,古羅馬人在那洗澡、泡溫泉,現在游客還在那里泡著。楊貴妃和李隆基當時泡溫泉的華清池現在只能干巴巴放在那里。西澳大利亞州唯一一座世界文化遺產弗里曼特爾(Fremantle)女子監獄,被改造成為青年旅館,游客可住在布滿鐵絲網的“牢房”里。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卑爾根木屋古街布里根(Bryggen)基本上都在商業經營,一點也不會影響文物保護和社區可持續發展。
遺產活化中的原真性理論
理想化的遺產活化有三種理論,分別是客觀主義原真性、建構主義原真性、戀地主義原真性。
第一點客觀主義原真性,即考古遺址與原樣重建,重點在于客觀主義原真性的呈現,在歷史信息保存較完整的條件下,重建要求原址、原材料、原工藝、原功能,如臺風后重建的浙江泰順廊橋——文興橋,將完全按照原貌重建的巴黎圣母院。
第二點建構主義原真性,即價值觀表達與風貌再建,重建舊構,再現物質景觀,基本輪廓和主題風格可考,不必原材料原工藝,允許、鼓勵新功能植入,如洛陽隋唐古城定鼎門保護罩。
第三點戀地主義原真性,即忠于原址與新構創建,重點在于原址呈現歷史空間信息,歷史地段符號化、舞臺化,提供現代功能,居民與游客參與,建筑風格,應用科技和創新的材料工藝。
原址地方感
為什么必須原址重建?因為文物的原址地方感有早期場景價值。原址中包涵的歷史事件、歷史場景與場所精神,比建筑本身更需呈現。原址所攜帶的場所基因和精神價值,要遠遠大于文物建筑本身的價值。同時我們在場景的進化與歷史場景呈現中,重建、再建、創建,難以做到修舊如舊。例如,厚重體態的六和塔必須直面洶涌錢江潮,響應錢塘江口杭州灣大潮的風水意義;唐宋元明多次原址重建的黃鶴樓必定矗立于江面狹窄的龜蛇二山之間,因為地處長江岸邊龜蛇二山之間最狹窄江段,流速湍急,航行的人看到黃鶴樓在,心里就更踏實。武漢的黃鶴樓其實歷史上多次重建,唐宋元清,規制、規模各不相同。
建立新的遺產觀
今天的活化利用需要解決三個問題:產權、資本、品質。一是重視物權,保護產權,提高精品建設積極性;二是提高投入,沒有資本參與不可能有精品留史;三是慢工出細活,不要趕工快速建設。
我們要建立新的遺產觀:與歷史對話,為未來留史。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那么我們今天的旅游開發,要利用傳統文化,不要老想著利用,要先設計好,然后找到好的資本,來做一個真正的流傳后世的遺產。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大地風景”(ID:besconsultinggroup),作者:吳必虎,原標題:《吳必虎:文化遺產的形成機制與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