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特色小鎮已經成為國家破解城鄉二元、產業集聚、文化傳承的重要“鑰匙”。遍地開花過后,問題也隨之而來,一些地方打著“小鎮”旗號,行“圈地”之實,淪為房地產開發的翻版。
翻開國內百強房地產企業的名單,大多數房企都不同程度地參與到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當中。在地產調控趨嚴、融資受限,財政吃緊的大環境之下,房企“過冬”,地方政府“勒緊褲腰帶”,都面臨增長壓力,特色小鎮似乎是“天降甘霖”,一些地方和房企習慣性地“躁動”起來。
走土地財政、房地產開發的老路,搞“假小鎮、真地產”,是把“好經念歪”了。一些地方在特色小鎮的政策紅利下,用建設工業園區的思維,規劃特色小鎮。開發商借助特色小鎮的“帽子”,獲取廉價工業和商業用地,行房地產開發之實;為了彌補前期投資,從當地政府手中通過一級土地整理拿到不少優質且便宜的二級土地進行開發,通過價差謀取暴利,推高了當地房價。
我們要謹防再次出現泡沫破滅。雖說一些特色小鎮早期投資建設離不了地產開發,甚至需要地產的銷售和出租來回血??膳碌氖欠科笥^念不轉型,用過去“短平快”的賺錢方式來開發小鎮,重營銷輕運營,用故事和概念吹高當地房價,讓企業和人才望而卻步,自己賺錢走人,留下“空鎮”“鬼鎮”。
特色小鎮的開發和經營,是細活,更是慢活,要用“繡花針”的精神來對待。不能搞成了就是政績,搞砸了就是試驗。我們應該對特色小鎮項目科學認證、嚴格審批,特別是涉及一二級土地市場聯動和大量一次性購地行為,避免部分不良房地產開發商背離國家建設特色小鎮的初衷,鉆政策空子,變相搞房地產。
特色小鎮在我國的發育水平尚小且新,難免要經歷從“亂”到“治”的過程,要有“久久為功”的準備。此前,監管部門劃定了小鎮建設中的四條紅線:“嚴防政府債務風險、嚴控房地產化傾向、嚴格節約集約用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也對一批不合格小鎮進行了摘牌處理。真正有生命力的特色小鎮,是產業內生循環,文化獨具一格,百姓安居樂業,絕不是高樓大廈、形象工程。特色小鎮的培育過程一定是長期的,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行政手段命令不來,錢砸不出來。
特色小鎮的發展要順勢引導、因地制宜,適合當地的風土人文,經得起歷史考驗。在實踐中,需要有的放矢,根據各地經濟特點,重點圍繞現有產業基礎與區域未來規劃,選擇性進行特色小鎮建設試點,不能一窩蜂上馬,大干快上,需要謀定而后動,量體裁衣,通過精細化培育,探索成功經驗后再逐漸鋪開,使特色小鎮建設真正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文化傳承延續的重要載體。
*本文來源:央視網,原標題:《央視網評丨假小鎮,真地產!切忌將特色小鎮的“好經”念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