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疫情當前,抱團取暖,共克時艱。
執惠攜手業內數十位一線大咖,聯合國內外重點文旅行業協會、釘釘以及阿里淘寶大學,為文旅企業免費推出60期文旅一線大咖公益課直播。
直播課程橫向涵蓋產業分析、旅游金融、目的地、文旅綜合體、資本市場、文旅科技、文旅營銷、主題公園、酒店民宿、景區、文創等20余個領域,縱向覆蓋一個個細分項目和細分領域、直至產業鏈的深剖分析。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免疫力,是抗御及奮進之力,希望持續為文旅業者、企業“戰疫”前行提供更多助力。我們希望就此重啟按鍵,蓄力、前進,共同完成一次蛻變。
知識戰“疫”,共克時艱。待到寒冬褪盡,共迎產業之春。
文旅大咖公益課直播第七期課程,我們邀請到了中國旅游發展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厲新建帶來《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以及發展建議》主題分享。
厲新建表示,若疫情覆蓋整個上半年,按往年數據估計,“停擺”將造成全年旅游收入45%左右損失,能否在下半年彌補要看恢復速度強度;2020年春節期間的旅游業損失約在5500億左右,如果疫情持續到清明節,那清明節可能損失大致在530億左右,如果持續到“五一”,那“五一”假期的可能損失大致在1400億左右。
對于旅游業“停擺”的影響,厲新建認為,從行業類型看,對旅行社、住宿領域的沖擊較大。從企業規模看,對中小旅游企業沖擊會更大,因為自身抗風險能力相對較低,主要靠業務帶來現金流維持正常運轉;大企業如果不提高單客盈利能力,不提高技術能力,不提高人員現代能力,那“大”不僅不是優勢,反而是劣勢。
厲新建進一步表示,業務停滯對中小企業來說是生死存亡的考驗。旅游行業中的大企業、集團性企業,尤其是有市場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仍是少數;旅游行業中還是中小型旅游企業為主,它們抗分險能力弱,但與穩定就業、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激活消費等國家戰略密切相關。也正是因為中小企業對政府宏觀目標具有重要影響,所以政策高度關注。
厲新建認為,疫情并不會改變旅游業長期向好的趨勢,旅游已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但旅游業的發展還是要立足長遠,而不是簡單地期待短期的所謂“報復性反彈”。
厲新建建議:
第一,不要盲目樂觀地估計疫情結束時間,要有底限思維、積極思維,要密切關注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相關消息。
第二,要客觀看待。疫情結束后市場會有一個心理緩沖期,旅游需求難以快速爆發性增長,而且各地為了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應該會非常謹慎對待市場啟動問題。
第三,要考慮長遠發展,而不對所謂的報復性增長有不合理的期待;要適應疫情對人們消費心理的影響而增加的相關檢測設施與防疫舉措,要面向企業員工進行的相關知識培訓。
厲新建表示,成熟的企業關注的是“恢復性增長”“趨勢性增長”。疫情對人們的消費行為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購買行為的線上化滲透率會進一步提高。旅游企業自身的用工模式、機器人應用發展、社會營商環境改革與優化、產生生態風險分擔機制和應對模式、產業競爭格局等都會發生一些改變。這些都給旅游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也會帶來新的挑戰。
厲新建認為,疫情持續的時間越短,市場恢復的可能就越快;疫情持續的時間越長,市場恢復可能就越慢。疫情時間長短會將顯著影響到公眾對響應機制、衛生安全、危機處理能力的擔憂程度。
對于哪個行業能先復蘇?厲新建表示,因為商務需求等方面的剛性,住宿業會優先于景區行業復蘇;景區有較強的冗余能力,補損能力強,尤其是環境優美的自然景區;旅行社保險需求尤其是健康相關的保險產品面臨新機遇,對OTA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包括集中度、滲透率、美譽度、資源控制、市場規模等方面都會有所提升。自然研學、戶外生存技能研學、個性化定制產品、小團產品、深度游產品增長會較快。
厲新建認為,當前的政策重點在于保住供給側的生產服務能力,疫情過去之后,還需要迎來需求側的動能,激發具有旅游需求組織能力的企業快速運轉起來。他認為,有流量、能帶貨的才是王道,需求能匯集,市場才能復蘇,供應商才有飯吃,產業才能緩過來。旅游業想要順利恢復,就要加強此次疫情有關知識的普及。下一步如果不加強相關的科學知識普及和正確對待的觀念引導,市場的恢復會存在一定障礙。
厲新建認為,疫情時期,創新行動就是減少當前損失,暖心行動就是爭取未來客戶,競合措施就是鞏固市場地位。對于行業未來的發展建議,他表示,要立足解困,著力長遠。要破局的思考,不要破產的哀嚎;要加強相互溝通,保障發展能力。同時,呼吁政府臨時政策支持和既有政策的改進,政府可立足長遠進行政策評估。
厲新建表示,“強者之所以強悍,在于當別人瑟瑟發抖的時候,他們能夠越過困難,提前投入到那個終將到來的未來。”厲新建表示,我們在關注如何生存之余,也要思考究竟是延續舊有業務和模式,還是開拓新的方向和格局。我們需要借這次難得的時間冷靜思考以往因為業務繁忙而沒有時間停下腳步思考的轉型問題、戰略問題,發現創新的空擋。
疫情影響下,企業期待獲得政府的補貼和政策支持是需要的,但最終還是要靠企業自身的能力,靠自生能力。就像游泳可以借助救生圈來學習,但最終讓你學習游泳的還是你自己。疫情已是既成事實,那只能把疫情作為企業發展的外部壓力,視為推動優勝劣汰、推動改革創新的力量。要習慣于面對困難,并構建抗風險能力是企業發展的前提。沒有經歷苦難、沒有經歷挫折、沒有經歷衰退的企業,很難真正成為強大的企業。
厲新建建議加強對替代業務發展形勢的分析,提前研究潛在的替代業務對現有業務的負面影響和可能的沖擊;要加強對行業內定制類潛在標的進行收購分析或被收購的洽商,盡力避免錯誤吃進不良標的。此外,還要加強對非接觸旅游模式的研究,如無人酒店等,還要加強對小規模、自組織、開放性等細分市場的研究,比如自駕游、小規模定制游、家庭游、自然教育類研學等。
此外,厲新建還建議加強與境內外(尤其是境外)相關業務鏈企業之間的溝通協商,爭取上下游供給廠商的理解和業務支持,避免因疫情而導致的交易取消帶來的損失。他表示,大企業要從保護旅游業生態系統的角度,充分考慮到中小企業(供應商)應對危機的能力,長期而言要建立共商共建共擔的突發事件或危機的應對機制和行動框架。同時,要打通各個企業尤其是集團性企業內部資源的鏈化通道,做好對抗擊疫情群體的獎勵性旅游市場的需求預測、資源整合、產品研發。要圍繞這個市場做好疫情結束后的公共形象性的運維和市場層面的盈利性考慮。通過網絡學習等方式引導員工在線培訓等事宜,在身體健康之外還要給予員工知識增長方面的支持。
厲新建表示,企業和政府都需要從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看,考慮到旅游業具有很強的外部環境敏感性,除了尋求政府部門的政策性補貼外,還要做長遠謀劃,包括建立中小旅游企業發展基金等。此外,還要共同推動休假制度的調整,積極推動落實帶薪休假、完善帶薪休假相關制度建設,尤其是在疫情可能造成假期透支的情況下。他認為,這是如何權衡當前困難和長期需要的問題,實行帶薪休假等便利化措施,可以降低集中出游消費,從而在未來碰到類似公共事件時也有利于降低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