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如今,“小鎮青年”們變了——無論是在消費習慣還是花錢意愿上,他們都開始變得和一二線城市白領越來越像。
因此,下沉市場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巨頭之外,大量創業者都在追逐風口,紛紛涌入下沉市場。
火熱的下沉市場還是藍海嗎?創業者們到底活得怎樣?「創業最前線」跟3位創業者聊了聊,發現下沉市場或許存在你不知道的AB兩面。
A面,有餐飲從業者在西寧開16平小店賣炸串,高峰期曾月入45萬;B面,9成to C產品已消失,其中8成死于資金鏈斷裂。
下沉市場的概念也正在被模糊化。多位從業者表示,哪里有市場,就到哪里去,是否下沉變得不再重要。
消費升級的“小鎮青年”
國慶節期間,回到福建老家的范雨發現,和親戚朋友相比,自己反倒成了“混得最慘”的一個。
“因為別人都有房、有車、有閑,我雖然在北京賺得不比他們少,但什么也沒有。” 范雨對「創業最前線」說道。
令她感到驚奇的是,和自己愈加保守的消費觀念相比,老家的朋友們卻在經歷著“消費升級”。
“老家的朋友們消費都挺高,各種奢侈品買買買,從不手軟。在人家眼里,北漂就是‘小可憐’。”
范雨的姐姐住在村里,但每周末都會帶著小孩去商場吃大餐,平時購物的品牌、常逛的淘寶店,都跟她平時在北京相差無幾。
她還發現,老家的消費習慣也正在向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靠攏。
比如,村里通了快遞,大家開始在網上購物;村里也可以點外賣,餓了么、美團都有。
“一杯奶茶均價15元,一份外賣也要15元起,價格與北京相差不大。老家的朋友每次出去吃飯,也都會選擇海底撈、小龍坎之類的餐飲店。”范雨稱。
對老家的朋友來說,出國游也很隨意。“我有一個朋友,高中畢業就工作了,前幾年已經帶著弟弟去泰國玩了一圈。”雖然老家朋友出國游的目的地大多是東南亞國家,但已經比從未出國游過的范雨好了太多。
火爆的電影市場也反映出小鎮青年“爆棚”的消費欲望。近兩年來,隨著返鄉潮和春節、國慶家庭觀影習慣的養成,很多三四線城市的電影院幾乎場場爆滿,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狀況。
這幾年風靡三四線城市的社區團購,也在逐步拉平和一二線城市的差距,海鮮、進口水果也出現在他們的餐桌上。
這些都是小鎮青年生活的一個縮影。他們沒有太大的壓力與成本,可支配收入較多,在衣食住行上的整體消費,可能比一二線城市的用戶還要好。
2019年11月,要客研究院、京東聯合發布了《2019中國小鎮青年奢侈品消費報告》。報告顯示,小鎮青年正在成為奢侈品消費的新生力量,他們敢于花錢且決策流程短,生活、消費和娛樂方式已經逐漸向一線城市看齊。
疫情期間,年輕群體掀起“回鄉潮”,在一定程度上,他們也有望成為老家下沉市場的意見領袖,進而縮小了不同城市用戶之間的消費差距。
小鎮青年可支配收入的增多,以及消費潛力的上升,再加上一二線城市流量紅利的消失,導致眾多品牌開始下沉。
到廣闊的下沉市場中去
近幾年,下沉市場的龐然生長,很大程度上可以從拼多多、趣頭條等企業身上尋找到蛛絲馬跡。它們的“狂奔上市”更是一絲希望的火,讓那些為流量枯竭而苦惱的創業者看到光明,從而一窩蜂地涌入下沉市場。
那么,下沉市場到底有多賺錢?勇敢的掘金者們收獲又如何?
“下沉市場甚至比一二線城市更賺錢。”夸父炸串集團創始人袁澤陸對「創業最前線」表示。“我們在西寧有一家16平米的店,夏季高峰期時曾一個月賣了45萬。”他說。
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下沉市場的租金、人力成本更低。比如同樣是茶飲企業,在三里屯開店一天的營業額是10萬元,但是它每月的房租可能就得30萬。而在縣城,雖然一天的營業額只有2000元,但這里每月的房租可能也只要2000元。
在縣城,一天賣夠2000元不是件難事,可是要想在三里屯一天賣夠30萬,難度則有些大。
另一個原因在于,下沉市場用戶的收入和教育水平相比一二線城市可能有差距,但他們的消費意愿并不低。
“我們發現,在任何一個城市,有一個東西的差距是可以最快被拉平的,這就是審美。”袁澤陸稱。
得益于互聯網和短視頻的普及,各個地區之間的信息差正在被抹平。有人雖然在小縣城,但他們也想擁有跟一線城市一樣的東西,比如喝一杯喜茶、吃一頓很有設計感的炸串等。
“我的兩個小侄女每周末都去上書法、芭蕾舞、繪畫等課程。”范雨稱,“對于縣城的家長來說,每個月花幾百元在孩子的教育上,根本不是問題。”
這是縣城家長普遍的狀態——他們與一二線用戶之間的收入、購買力雖未被完全拉平,但他們已經有了消費的意識和意愿。下沉市場的消費空間,也在被逐步打開。
9成to C產品消失
最初,從業者們相信,下沉市場是一片藍海,肯定能挖出金子。可惜的是,在一個正常的行業生態中,注定有人活得風生水起,有人卻不得不以創業失敗告終。
場景營銷和社交互動平臺“紅信圈”創始人李遠航還記得昔日搏殺的慘烈。
“那兩年,大量創業者拿著下沉市場的概念去做to C的生意。” 李遠航對「創業最前線」表示。他發現,那段時間,光模仿他們的產品就有近300個。
當時的很多創業者拿到融資后,就開始補貼用戶買流量。雖然產品快速吸引了一波用戶,但并沒有合理的商業模式來支撐,一旦補貼行為放緩或者停止,很快就會被用戶拋棄。
所有企業還面臨一個終極難題——變現。
“我看到9成to C的產品都消失了,其中約8成都是因為資金鏈斷裂。”李遠航表示。
除了跟風者,更多的企業是為了長遠發展,不得不下沉。
比如,在一二線發展放緩的喜茶、奈雪的茶、星巴克等品牌,他們直接將門店開到三四線城市。今年6月,DT財經發布的數據顯示,這三個品牌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開店數量,已經超過了二線城市,且正在接近一線城市。
另一個下沉趨勢明顯的品牌是海底撈。其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海底撈在大陸共開了700多家店,其中500多家都是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一線城市的店面數量不到200家,且大多數是2015年之前開的。
除此之外,京東、天貓、美團、蘇寧……幾乎所有的巨頭都在下沉。
對于初創公司來說,下沉雖說是迫不得已,但夾雜在時代洪流中也意味著機會。
“中高端市場已經成為紅海,初創公司很難突圍,反其道而行,好好打磨產品或許才有機會與巨頭博弈。”李遠航表示。
在袁澤陸看來,消費領域的企業只有形成超級規模,才能降低成本,產生更多利潤,進而成就超級品牌。
至于如何形成超級規模?答案還是下沉。
他表示,在北京,一個品牌最多也就開200家店,而主打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已有近萬家店。
大語文在線教育品牌“出口成章”創始人吳建寧也表示,從K12教育行業來看,下沉市場的用戶反而是最多的。這可以從各地區小學生的數量中看出來。
他指出,中國大約有1.03億小學生,其中,北京約有90萬,深圳約90萬,上海約80萬。而在非一線地區中,河南的小學生是950萬,四川是920萬,山東將近1000萬。 河南、廣東、山東、四川,這4個省份中K12用戶占全國的比例是40%。
“從用戶規模來看,K12教育的市場恰恰不在一線城市。” 吳建寧稱。“目前教育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其實都在下沉,他們很大的一部分用戶也都是在下沉市場。”
與最開始追逐風口不同,如今企業的下沉,更多是為了尋求更廣闊的市場。而事實是,下沉市場的概念也正在被模糊化。
“在我們看來,并沒有絕對的下沉市場,只有還沒被滿足的需求。” 李遠航稱。吳建寧也表示,“教育行業沒有下沉趨勢。哪里用戶多,我們就應該到哪兒去。”
曾主打一二線城市的品牌忙著下沉,而那些一開始就扎根在下沉市場的品牌,未來也會想辦法挺進一二線城市。
畢竟,“哪里有市場,就到哪里去”是創業者們的終極信條。
*本文來源:創業最前線,作者:李小反,原標題:《下沉的創業者們:9成to C產品消失,8成死于資金鏈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