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疫情到底什么時候結束?2022年是更困難的一年,還是將守得云開見月明?
恍惚兩年如一瞬間,我們個人或行業征程中已被鑿下的深刻印痕,清晰可見,但這些越加縈繞我們腦際的問題,卻還沒有一個明晰答案。
黎明曙光終將出現,被黑夜侵襲的肌體終會迎來新陽的沐浴。
疫情第三年,我們能做的依然是奔涌向前。
于此,執惠推出春節特輯,邀請文旅業者大咖執筆成文,凝練所行所思,以撥云見霧。
第五篇來自職業投資人韓澤先生,他對過往新消費和投資等進行了深入分析,預測認為2022年新消費將“一地雞毛”,為何?對我們更立體全面理解“火熱”新消費以及文旅消費/市場的當下和走向,有哪些重要參考?
新消費領域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品牌、那么多資本前仆后繼地進入?又為什么要搶著去上市?難道投資人們不知道做成一個品牌很難嗎?持續燒錢的背后是資本不懂?還是我們看不懂?
商業世界最終追求的是結果,各種層出不窮的網紅產品、此起彼伏的融資事件僅僅是表相。本文為您揭開這個結果。
最近剛剛追完白敬亭主演的《開端》,里面講了一個“循環”的概念,其實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在往復循環。投資也是這樣,風險投資的成功率不超過10%,一地雞毛之后,又是一個循環。
2020年初火爆起來的社群團購已經被證明是偽命題,補貼換不來用戶,渠道優勢替代不了商品和服務。巔峰時期社區團購相關的創業企業數量達到18000家,2020年下半年開始社區團購陸續經歷了關店、裁員、被監管、十成已去其九,社區團購的頭部企業也是在幾十億級別的虧損。這個循環,基本上已經閉環了。
2021年新消費又火了,奶茶、咖啡、氣泡水、低度酒、拉面、炸串、中式糕點……,一個新的循環又火了。很多投資機構為了搶項目,TS(投資意向書)上的公司估值和投資金額都是空白的,留著讓創業者自己填,投資機構這樣的不講武德,是因為“好項目”實在太少了,也太貴了。大家對于“好項目”的共識就是在各細分領域擴張最快、規模最大且拿了最多錢的。投資其實是一門玄學,閉著眼睛投行業第一就對了,所謂的公司盡調僅僅是為了強化和佐證這個觀點,并沒有任何決定性意義。投行業第一就算是投錯了,投資人對于投委會和LP也有交代:“畢竟人家是行業第一啊,而且那知名的XX資本不是也投了嗎?”言外之意是就算是我們傻,那XX資本也傻嗎?
這個,還真不好說。
做品牌,就沒法快
做品牌是很難的,尤其是消費品牌。農夫山泉的品牌在1996年就創立了,距今天已經26年了。1999年,農夫山泉宣布停止生產純凈水,只生產含有礦物質的天然水和礦泉水,陸續砸錢在中國十大水源地開始布局,在水源地周邊都建立了引用水生產基地。拿源頭水源并且建廠,這樣的壁壘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持續的人力財力的投入。商業競爭的哲學之一,就是我不斷強調的“慢就是快”,一旦壁壘形成了后面就順了,畢竟我們都知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然而投資人們投資新消費的邏輯恰恰相反,他們希望迅速拿錢砸出一個品牌。
瑞幸只用了18個月就以火箭般的速度完成了上市,但最終被證明是數據造假,被罰款1.8億美元。試問如果晚兩年上市,瑞幸是不是就可以不用財務造假了?就財務數據方面而論,我認為是完全有可能的。
奈雪的茶2021年6月份上市,作為新消費的茶飲第一股,風光一時無二,當時就獲得了散戶431倍的超額認購,但是2022年年初公司市值就從上市時的300億港幣跌到了120億港幣,腰斬都還要帶拐彎。資本市場向來愛聽故事,但是做消費品不就是要看銷售額、毛利率、復購率、客單價和凈利潤這些指標嗎?網紅也好,爆款也好,甚至元宇宙概念也好,只要是消費品都要回歸到這些基本指標,公司如果盈利能力上不去,股價又怎么能高呢?這個帳普通投資者都能算明白。
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對于從這些公司及時退出的投資機構來說,他們的確成功了。他們不是要拿錢砸出一個品牌,而是盡快實現自身的套利。
燒錢換市場,對于消費品是行不通的
新消費品牌拿來投資人的錢主要是用來建渠道和搞營銷,因為這個是最快能帶來銷量的方法。建渠道的方式之一就是開店,如果仔細看新消費項目拉面、咖啡、炸串等等的融資新聞稿,你就會發現開店是資金使用的主要用途之一。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投資人一定要把錢砸在開店這么傳統的事情上嗎?線下門店的特點就是規模不經濟,開100家店的單店成本,未必比一家單體店更低。連鎖店所謂的集中采購也好,統一裝修制式和標準也好,僅僅能節省部分一次性的投入,但是每個月的租金和人員工資,都沒法節省。開店本質是運營的生意,單店業績的好壞,和地理位置還有門店的店長都有直接關系,這些因素根本沒法批量復制。
互聯網之所以可以燒錢換來市場集中度,是因為充分利用了邊際成本為零的特性,通過線上的平臺聚合產品和服務,再通過線下物流來實現交付,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服務全國的用戶。拿拼多多來說,通過百億補貼這樣的營銷活動吸引來了用戶,并且提供海量便宜的商品供用戶選擇,就留住了用戶。但是新消費品牌呢?僅僅是單一品牌,本身用戶的粘性和復購就弱,即使燒錢拉新用戶,那結果就是有補貼時有用戶,沒有補貼了,用戶就去別的品牌消費了。燒錢換來的用戶,大多數都是“薅羊毛”心態,這就是人性。
線下開店的新消費品牌就更難了,店鋪是基于地理位置的,想靠補貼引流難上加難了,所幸還是要感謝外賣平臺,現在一些連鎖品牌的咖啡店、茶飲店的外賣銷量也能占到門店銷量的30%左右。
從創立到上市只用了三年,曾經在2020年讓無數投資人歡呼雀躍的完美日記,現在卻被集中詬病。從2021年160億美金的市值縮水到了10億美金,極其魔幻。完美日記被說得最多的,就是高居不下的營銷費用。2020年實現了52億的收入,營銷費用34億,凈虧損27億;2021年第三季度,完美日記收入13.4億元,凈虧損3.6億元。其中營銷費用為9.1億元,占總收入的67.9%。截止到去年Q3,還是靠營銷換收入,在前有國際美妝巨頭攔路,后有雨后春筍般出現的國內品牌追擊的情況下,這樣的局面能延續多久呢?
中國消費者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消費者,因為新的品牌、新的產品層出不窮,投資圈里流傳一句話:“所有的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這對于消費者來講是大好事,但是對于消費品企業來講是殘酷的現實:在消費領域每天都有無數的新人前仆后繼地涌進來,他們剛剛拿到融資兩眼通紅、踩著前人還沒有涼透的尸體……,然而他們還沒有站住腳跟,就被身后沒有聽說過的“網紅產品”和“爆款”一槍刺倒。
投資新消費的底層邏輯
我前面講的這些問題,我相信很多雙眼睛都看得很透徹。
投資一定要投盈利的企業嗎?如果是靠著講故事并配以一定數據,就可以把公司吹得夠大,然后迅速上市登陸資本市場,難到不香嗎?前面講到瑞幸咖啡、奈雪的茶、完美日記都是上市公司,有哪一家在上市的時候就盈利了呢?沒有。至于什么時候能盈利,那就不是投資人要考慮的了,反正上市以后投資機構就要考慮退出了,剩下就是企業創始人的事兒。或者都不用等到企業上市,就能找到接盤俠,中國3000、4000家活躍的一級市場投資機構,大部分都是投不到“好項目”的,在“適當的時候”分給他們一些份額,那不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嗎?這些機構還得感激涕零吧?
按照資本市場的設計,股價就是大眾對一家公司未來的預期,資本市場之所以允許虧損的公司上市,就是在賣大眾對于這家公司的預期。更本質的邏輯是:股市是對于商業模式認知的變現。在中國講新消費的故事是所有人能聽得懂、看得到的、能摸得著的、坐擁14億的巨大的消費市場,還有太多的消費品類沒有頭部品牌、沒有壟斷品牌,想一想都興奮……,這套邏輯對于美股的投資者同樣適用。
做消費品牌,我的邏輯是要慎重拿投資,因為做品牌就不是一個短期的戰斗,品牌不是一把能燒出來的,這是一個長期的事情。資本進來就是要求快,但是消費品的品類溢價能力就沒有那么高,說白了你是賣茶葉蛋的,不是賣導彈,技術含量低,所以投資回報率也相對較低。如果是拿市場規模來換公司價值,也得一口一口去吃,資本又等不了。所以,只能迅速燒錢做規模,講新概念、新故事、搶各種“第一股”先上市再想其他的,這一系列的操作要快,慢了就穿幫了。但這其實透支的是公司自己,燒錢做品牌和賺錢做品牌,是兩件不同的事情,雖然看起來并不矛盾,但是其實背后是兩種心態,習慣了大馬金刀式地燒錢打仗,一味追求快,奔著上市目標沖刺,往往是根基不穩、給后續的很多事情都埋下了隱患,輕則陣痛,重則致命。
即使短期能上市,對于企業來講,這也遠遠不是終點,咖啡不還是要一杯杯地賣嗎?該來的競爭者一個也不會少啊。消費品牌做成曇花一現的網紅品牌容易,但是想活下來就得練內功、深耕供應鏈了,2021年元氣森林斥資55億投建了五家工廠,第四家工廠正式進入到了設備安裝調試階段,把護城河挖深才是王道。
愛奇藝的另外一部劇《淘金》里面有一句很經典的臺詞:“這個世界上干任何事情都要交換。”迅速燒錢上市,交換得可不是只有錢。
消費品這個生意比起2010年的電商難做多了,不過也對,畢竟都十幾年了,簡單的事情都有人做了。
(作者韓澤,職業投資人+財經類內容創作者;全網百萬粉絲財經類KOL;現任某投資機構合伙人,全國勞動模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友會理事,中國文旅產業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