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作為文旅業者,我們都期待能對這個不斷趨前、變換不斷的文旅時代的每一個重大事件、每一個關鍵節點,有著更多的了然于心,知曉它的變革、冷暖及趨勢。
于此,執惠統籌分析一周文旅最新動態,試圖從這些鮮活的元素中尋找發現每個領域中值得再加記錄的最新事件或信息,基于一定的框架、視角或維度,來探析它們帶給文旅業發展,帶給我們的價值點。
文旅惠評【第136周】,文旅一線情報,一周深度評析。
文旅巨頭行情
本周的巨頭行情關注上市文旅行業上半年的財報。
近日,大多數旅游上市企業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據不完全統計,除華僑城預計盈利外,其他幾乎全是虧損。
云南旅游預虧2400-3600萬元,眾信旅游預虧7500萬-1億元,中青旅預虧超2億元,桂林旅游預虧約1.37億元,三特索道預虧5000-6500萬元,錦江酒店預虧1.1-1.5億元,復星旅文預虧1.5-2.5億元,黃山旅游預虧1.5-2.15億元,ST凱撒上半年預虧1.3-1.6億元,華僑城預計盈利8900萬-1.32億元。
此外,上周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的麗江股份預虧4800-5700萬、曲江文旅預虧約9100萬、新華聯文旅虧損超9億元、首旅酒店預虧3.6-4.2億元、張家界1.05-1.3億元、長白山預計虧損超7100萬元。
不難發現,此次虧損企業覆蓋面廣,旅游上市景區、旅行社、酒店集團、綜合旅游集團均不能幸免。其中,虧損企業又分兩類,有的是虧損收窄,有的是由去年同期的盈利轉虧,比如,中青旅、黃山旅游、首旅酒店、長白山等。
如果把航空公司加入,整個上市旅游企業的虧損情況更為嚴重。國航、東航與南航三大航司與海航上半年虧損均超百億元,以公司公布的虧損下限計算虧損570億元以上,其中最為嚴重的國航至少虧損185億元,平均每天虧損超1億元。雖然華夏、春秋、吉祥等民營航企虧損程度相對較少,但也都由盈轉虧,虧損程度是去年同期盈利的數倍。
大多數上市文旅企業虧損主要原因是,疫情突發多變致營收時間減少。上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持續性和反復性影響,疫情防控政策收緊,“跨省游”或省內游旅行禁令仍未恢復或完全恢復,各大公司營業時間大大縮短,以旅游景區、旅行社、旅游交通等為主要的旅游企業尤為如此。最后的結果是,游客接待量下降幅度大,營收銳減,經營業績不及預期。
2021年上半年疫情相對穩定,旅游復蘇較好,端午節、五一小長假等假期對旅游上市企業的業績有很大的拉動作用。所以,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市旅游企業業績下滑更加嚴重。很明顯,受疫情影響,居民出游時間或長途游時間減少,旅游相關消費下降。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國內旅游數據也能作證這一點。
據文旅部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統計結果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旅游收入(旅游總消費)1.17萬億元,比上年下降28.2%。其中,城鎮居民旅游消費0.94萬億元,下降26.7%;農村居民旅游消費0.23萬億元,下降33.8%。2022年上半年,國內旅游總人次14.55億,比上年下降22.2%。城鎮居民國內旅游人次10.91億,下降16.6%;農村居民國內旅游人次3.64億,下降35.4%。
上市旅游企業的整體虧損只是上半年國內經濟因疫情出現下滑的一個縮影,尤其是3、4月份受到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沖擊的影響,主要經濟指標下滑明顯。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7%,低于全年3%左右的預期目標,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1%。面臨更大的挑戰是,數百萬企業倒閉或注銷,1076萬大學生畢業,就業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
不過,5月份以來,國內疫情防控總體向好,經濟運行逐步企穩回升。特別是6月起,隨著全國多地恢復“跨省游”,包括上市旅游企業在內的旅游企業主要項目經營情況已明顯復蘇。截至目前,全國高風險地區近600個,中風險地區超600個,相比過去幾天有所下降。疫情防控措施較此前更為寬松,跨省游禁令不再“一刀切”式的在全國各地實行。
世界旅游業理事會(WTTC)最近發布的報告預測,中國旅游業有望在明年恢復至疫情水平,甚至有超越的可能,不管預期目標能否實現,目前是國內旅游業最為艱難的階段。
目的地投資晴雨表
本周的目的地關注國際旅行相關的海外旅游目的地。
近日,新加坡旅游局發布預測數據,預計本國2022年的國際旅客數量為400萬至600萬人次,2025年左右國際游客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加坡接待的國際旅客數量達到150萬人次,幾乎是去年同期的12倍;旅游收入接近13億新元,同比增長213%。
此外,印尼(28.2萬人次)、印度(21.9萬)、馬來西亞(13.9萬)、澳大利亞(12.5萬)和菲律賓(8.1萬)為新加坡的五大客源地,今年上半年的旅客數量占國際旅客總數的56%。
不難看出,國際旅行限制解除,跨國旅游復蘇加快,各國都在秣兵厲馬,出臺各項措施,吸引和應對國際游客入境。
比如,7月18日,泰國國家旅游局發布了2023年旅游振興計劃,目標是在2023年將水、陸、空運力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的80%,旅游總收入達到1.73萬億泰銖(約合3200億元),相當于泰國2019年旅游總收入的80%。
據執惠了解,同樣為海外旅游熱門目的地的馬爾代夫,去年在中國游客缺席的情況下,開放邊境后迎接130萬國際游客,實現既定目標。馬爾代夫總人口只有55萬左右,旅游收入占GDP的四分之一。
截至7月20日,馬爾代夫接待的國際游客已超過90萬,同比增長57.5%,2022年設定的160萬目標已經沒有太大問題,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減少4.7%。該國目前游客數量最多的五個國家分別是印度(14.7%)、英國(11.6%)、俄羅斯(10.5%)、德國(8.1%)、意大利(5.8%)。
7月初,WTTC發布最新的經濟影響報告(Economic Impact Report,EIR)顯示,2021年國際游客消費僅增長1.4%至403億美元,但遠低于2019年的1909億美元。報告提到,中國、印尼、韓國、沙特阿拉伯、日本等國家旅游業增速較快,部分國家旅游業最快有望明年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未來十年,這些國家旅游業迎來高速發展期,旅游業增速高于本國GDP增速,創造數百萬新增就業。
印尼旅游業未來十年每年將以10%的速度增長,而其GDP預計每年增長5.1%,旅游業的收入將占印尼整個經濟的7.2%,預計到2032年,新增就業500萬個,旅游業從業人數達1600萬。
今年年底,印尼旅游業收入同比增長57.2%至455億美元,占其GDP的3.6%。不過,就業僅增長2.1%。疫情期間,印尼旅游業就業人數下降15%,旅游業對經濟的貢獻下降超50%。
韓國旅游業未來幾年發展將十分迅速,到2032年,每年增速為4.8%,高于GDP1.8%的整體增速。報告預測,在此期間,韓國旅游業每年創造4.9萬新增就業;預計2023年韓國旅游業收入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達到83.4萬億韓元,僅比2019年減少4.7%。
報告還預測,韓國旅游業今年預計增長超過30%,為韓國經濟貢獻3.5%GDP,就業崗位保持在130萬左右。
日本旅游業最早明年可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為其GDP貢獻40萬億日元,與2019年相比僅僅相差2.2%。
報告預測,未來十年,日本旅游業預計每年平均增速為2.6%,高于日本經濟0.7%的增速,預計為日本的整體經濟貢獻7.8%。預計今年年底,旅游業的收入占日本GDP的比例達6.5%。此外,預計到2032年底,日本旅游業每年就業6.8萬個,總計新增就業68.3萬,行業從業人員達620萬人。
沙特阿拉伯旅游業增速的中東地區最快的國家。報告預測,到2032年,其旅游業平均每年增長11%,是國家經濟增速的六倍。到2032年,旅游業收入的貢獻占GDP的比例到17.1%。
報告還提到,沙特的就業未來十年將會翻番,新增140萬就業,旅游業從業總人數接近300萬。預計到2023年,沙特旅游業增速比疫情前水平高出二個百分點。到2023年底,預計旅游新增從業人數增長14.1%,整個行業從業者數量將達180萬。
此外,報告對中國的預測包括,到2023年底,旅游業對中國的經濟貢獻收入超過13萬億元,同比增長32%,旅游行業的就業超過疫情前水平,新增76.6萬就業崗位,行業從業者人數總數超過830萬,到2032年旅游業從業人員超過1.07億,收入達25.2萬億元(13.7%GDP)。未來十年,中國的旅游業的平均增速是9.7%,遠高于GDP平均4.4%的增速。
中國與眾多海外旅游目的地最大的關聯點是,中國何時能放開出境游,世界各地的旅游目的地期盼中國游客出游,更看重的是中國游客不俗的消費能力(2019年超2000億美元,連續多年排名第一)。近日有泰國媒體報道稱,泰國已準備好10月1日歡迎中國游客入境,但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中國要開放邊境,應對入境游和出境游(歸來的)游客,顯然需要更多的時間全方位考慮,充分做好各方面的準備。